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小学阅读教学应体现三多三少] 三多三少
 

[小学阅读教学应体现三多三少] 三多三少

发布时间:2019-01-20 04:02:56 影响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阅读成为学生独立思考,发展个性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目标,阅读教学中应体现“三多三少”。
  一、少些约束,多些自由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走进现今语文课堂,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总是提出了这样那样近乎苛刻的要求。诸如,坐要抬头挺胸,双手背后;说要先举手。倘若坐得不够端正,就会被视为上课不专心而招致老师的批评,要是发言不事先举手征得老师的准许,就会被当做扰乱课堂秩序而招来老师的训斥。如此的课堂规矩约束着学生,他们的心理怎能不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呢?其实,发展学生的个性是以宽松民主的氛围为前提的,因为只有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与学生建构起民主、友善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上,多给学生充分的心理安全和思考自由。只要学生上课能够神情专注,积极参与,不必对他们有太多的约束,这样才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
  2.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由于忽视了学生个体意识品质和独立自主精神的作用,而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更多的是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学生更多的是无条件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这种越俎代庖式的教学,往往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现代教育理论清楚地告诉我们,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少给学生一些机械的学习指令和约束,多给他们以自主探究的机会。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鸟的天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时,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展开想象。然后说一说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美,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这是一个富有弹性且能启发个性化思考的问题设计,它不仅能展示学生自读自悟课文的过程,而且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创造了条件,有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这不正是我们要追求的教学境界吗?
  二、少些灌输,多些沟通
  个性化阅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它是师生之间沟通与合作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多元思维空间,让对话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给学生创设多元思维空间。学生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由于其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各自对阅读同一篇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不可能相同。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为学生创设多元思维和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大胆地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见解说出来。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将相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这篇课文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总结课文:“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欣赏谁?为什么?”教师这一问引发了学生认知的冲突,思维一下被激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欣赏蔺相如,因为他能言善辩,机智勇敢,胸怀祖国,顾全大局。有的学生说欣赏廉颇,因为他知错就改,勇于自责。还有的学生说欣赏赵王,因为他知人善任,如果不是他大胆地起用蔺相如,怎能完璧归赵?学生不同的理解、感受,正是他们进行多向思维的结果。
  2.让对话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对话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新的认识和看法。如教学《三袋麦子》(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文,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小猪憨厚可爱,小牛勤劳节俭,小猴聪明能干。学完课文,我问学生:“小猪,小牛,小猴都有各自的特点,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说喜欢小猴,理由是他聪明能干。可有一个学生却这么说:“我喜欢小猪,因为快要过年了,小猪得到这一袋上等麦子,做点吃的也是应该的。”还有一个学生说:“我喜欢小牛,因为小牛很勤劳,只要天气好,就把麦子搬出去晒太阳。而且小牛也很节俭,一袋麦子吃了很长时间。爸爸妈妈经常教育我要勤快,要节俭,所以我要向小牛学习。”可见,学生只有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才能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实践证明,把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实践,还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与情感交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三、少些否定,多些鼓励
  一位教师在教学《滥竽充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时,多数学生认为南郭先生是个混饭吃的典型。他不学习,不劳动,靠欺骗过日子。一个学生却说:“老师,我倒挺佩服他的勇气。他混在乐队里吹竽直到齐宣王死,这要经过好几年呢,说明他掩饰的本领不错。如果在战争年代,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可以去卧底,为我军刺探情报。”还有个学生说:“我觉得齐宣王也有很大的责任,如果齐宣王对吹竽人一一考察,南郭先生就没有机会混日子。是齐宣王给了他这样的机会,不能全怪他。”学生的不同理解,说明他们在阅读课文中能独立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对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教师要给予积极评价。对其中一些片面认识,教师要根据课文的价值取向给予正面引导。
  这个例子使我想到,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为了照搬“教参”上的现成答案,给学生设计一条通向既定答案的小径,设法让学生沿着这条小径像捉迷藏似地去寻找所谓的“标准答案”,至于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有什么新颖的看法和独特的感悟,可以不去考虑,他们的回答如果越“雷池”半步,就一概予以否定。这种教学思想往往把阅读教学引入到为标准答案而思考,为教学参考的再现而分析的死胡同。这样的阅读还有什么个性化可言,还有什么“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
  尽管小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不够丰富,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因而,他们都会在阅读实践中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对阅读文本进行独具个性的阐释。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时要善待学生的回答,对他们的回答不能随便加以否定,要积极评价他们思考后获得的结论。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放飞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对此,“三多三少”或许是解决阅读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一剂良方。
  作者单位
  昆明市盘龙区东庄小学
  ◇责任编辑:徐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