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诗歌教学浅谈] 幼儿园如何游戏化教学
 

[诗歌教学浅谈] 幼儿园如何游戏化教学

发布时间:2019-01-24 03:50:59 影响了: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像,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瑰宝。面对着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究竟该如何去品析教授呢?      一、日积月累,长期积淀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熟读的重要性。我极为赞同孙立权先生提出的“三年积累300首诗”的构想,并将它付诸教学实践之中。
  首先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读诗讲诗的能力,即每节语文课前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朗读诗歌并轮流讲诗。开始可由老师为学生示范,使学生清楚诗歌快速讲析的步骤:示范朗读一学生练读―介绍作者背景一疏通诗意一赏析诗歌一快背诵。这样每学期可学习大约50多首诗词,每年即可至100余首,初中三年结束时可以达到300余首诗词。这样的积累,学生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将会有一笔惊人的古诗词知识财富。但是,光靠课前的五分钟学诗未免显得太微不足道了,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诗歌的掌握,我尝试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财富:有分小组每天早读时间相互背诵的活动,有诵诗会,有写诗习作小组等,促进学生对诗词的背诵、讲析、习作的活动。常言道“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学习古诗词更要有“天天读,周周练”的毅力,所以,在早读时间中,每周至少要抽出两个时段让全体同学诵读诗词,并试写诗作及赏析作文,让大家在吸纳新诗之时,巩固旧诗,长此练习,收效甚佳。
  
  二、引之入门,培养兴趣
  
  古典诗词简意丰。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不利于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研读能力。因此,面对传统语文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用以下四法融和新课标主动探究的理念,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研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
  
  1、熟知背景法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生活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欣赏诗歌,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完全洞悉词中蕴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闺中少妇独处之闲愁,缺乏联系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诗意的误区,个中原因是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波折之故所致。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他们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更有罹难昔日,悲叹未来之愁,这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词中最后用了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
  因此,欣赏古诗词之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诗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文化氛围等等的认识了解,将文化知识的积累,转化为社会知识的积淀,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作者的作品及该时期其他作者的作品,架了一座桥梁。
  
  2、推字敲词法
  诗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作品之中,而一首诗有“诗眼”,抓住诗眼,赏析诗词,可避繁就简,举纲收目,捕捉作者创作时进发的情感火花,体会炼词炼句之妙境。教师在赏析过程中,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让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更能纵横联系,举一反三,加强古诗作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此峰之玉,攻他山之石。
  如:在赏析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一“闹”字使得全诗境界尽出,此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春日里,万紫千红,青山朗润,幽泉清冽,春泥润泽,红杏满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枝头上春意盎然,展现一派勃勃生机的春天景象。这“闹”可能是杏花争春之喧闹,可能是散着芬芳的红杏同嫩枝绿叶、春风春雨的窃语,亦有可能是红杏枝头那勤劳的蜜蜂与翩翩起舞的彩蝶在采蜜争春,时有你争我夺的情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令人遐思万千,百般回味,一字竟能演绎出一幕生意盎然且色彩绮丽之景。吟诵之后令人思绪飘荡,随之联想起杜甫那绘春夜细雨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幽静、轻柔的境界来了。还有苏东坡那为惠崇僧人之画而题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也浮涌心头,欣赏至此,一幅清新、淳朴之画展现于前,美不胜收。
  
  3、领悟意境法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连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欣赏诗歌首先应抓住意象,品味意象特征,然后作整体理解,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
  意象大致分类为:
  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
  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竹、莲、梧桐等。
  动物类:鸦、猿、鸿雁、鲤鱼、青鸟、鸳鸯等。
  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箫,吹笙、捣砧、饮酒等。
  上述意象的象征意义常常是:
  景观类:如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如斜阳,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植物类:杨柳,芳草多含离别之情。如,刘禹锡《竹枝词》中言:“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又如《送别》一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行为类:凭栏,多为思恋他人、发泄心中忧闷之意。如,蔡伸《归园乐》中言“独自倚朱阑,波面双双彩鸳戏”抒发其对人思恋之情。吹奏笛、笙、箫等,多暗含离别之苦、想思之情和内心孤独之境。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在了解意象及其象征含义后,学生形成一些感性认识,便能理解诗人拟化事物的用意,从而把握意境,较为贴切地赏析诗作。
  
  4、重塑意象法  什么是“重塑意象”?“重塑意象”就是借助原诗的文字,引导学生联想情景,揣摩诗人的创作情态,从而让学生在想像中重塑当时的创作情境。诗是语言的至高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达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像、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领悟诗义之后,以诗般优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想像,以多变的手法,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整体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认识水平、分析能力、实践应用等多方面的能力,并能将诗歌理解得更加透彻。 如:赏析宋代名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我将鉴赏诗歌的任务放手给学生研读,引导大家从独特的视角,以各种不同方法鉴赏此诗,稍加讨论研究后,学生们各抒己见,或多或少都谈出了自我独特的感受。有些学生采用了意境想像重塑法,其中有位同学转换角色吟诵:“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时,泪水已从脸颊滑落,同时唱道:“窗外铅色的天空越发沉重了,天地昏暗一片,海上波涛如怒,浪头一个个掀上船板,我心也正如此水呀!山河已碎,我又身陷囫囵,孤苦伶仃,被缚于此,零丁洋啊!零丁洋!你宽阔无垠,却装不下我心中的忧愁。”接着又慷慨激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易安的这句诗又响彻我的耳边,我决心已定,决不投降,决不叛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段欣赏,得到热烈的掌声。不难看出,运用这种欣赏方法极有利于学生欣赏诗歌,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旧诗与新诗融会,赏析与习作结合
  
  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旧体诗。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必须告诉学生,无论“旧诗”还是“新诗”,它们必须有“诗”的特质,必须有诗的“共性”,这个共性,概括起来,那就是:
  
  1、从内容上看,是“诗言志”,诗既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流露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2、从形式上看,“诗”是通过简练的“诗行”及较为固定的“诗节”表现出来的,它的结构完全不同于散文和小说。
  
  3、从表现手法上看,“诗”主要通过“意象”的连接以及“意境”的塑造,来表现诗的主题内容,它不同于小说的用“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4、从语言技巧上看,诗要讲究节奏和韵律,讲究对仗与押韵等等。
  以上四点,即是诗歌的共性,无论学习旧诗还是新诗,都要从这几方面去疏理它,去欣赏它,去领悟它,才能吸取到诗的营养。
  《诗大序》里曾说:“诗者,志之所向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对于诗歌的教学,我认为,一方面,应秉承传统诗论的方法“以悟性表达为主,传达出对审美对象的整体把握,表现读者的真实感受”;另一方面,又要借鉴西方的评论方法,从理性分析人手,对诗歌的“特色”加以点拨,从而做到:既把握诗歌的意象特征,又理解诗歌的深刻意蕴,更好地领略“诗歌”这块瑰宝之真貌,为学生奠定厚实的文学基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