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说说文本的“潜”与“跳” 潜文本
 

说说文本的“潜”与“跳” 潜文本

发布时间:2019-01-20 04:04:26 影响了:

  不少语文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只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语言文字,忽略了读中孕写、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阅读教学成了“残缺”的教学。出于对这种“残缺性”阅读教学的忧虑和补正,笔者提出“完整性”阅读教学的概念。
  “完整性”阅读教学由读通和读懂文本、记诵和迁移文本知识四个环节构成,体现从语言的理解吸收到语言的运用表达这样一个“转知为能”的心理进程。前者,笔者谓之“潜入文本”,后者,笔者谓之“跳出文本”。这一进程的操作要义如下。
  一、疏通文本,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就是对某个语言产品的“外观”形成整体认识,了解其全貌以及大致的结构状况。就阅读课文而言,就是对课文内容建立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这个整体印象包括:课文主要讲述了何人何事,或描写了何景何物,大致以何种顺序来记人、叙事、状物和写景,我们在此人、此事、此景和此物中初步感受到了什么。
  整体感知,是课文阅读全程的起始环节,它在阅读操作上主要表现为对文本的疏通,即扫清课文文字障碍,初步掌握生字新词的音、形、义等,在此基础上,把全文语句流畅地读出来,把课文内容扼要地陈述出来。显然,整体感知是深入理解课文语言,深刻认识课文语言特点,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中予以高度重视,扎实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比如,《黄鹤楼送别》(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饯行”、“俯临”、“伫立”、“脍炙人口”等,是学生比较生疏的新词,教学时首先应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再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弄懂它们表达的意思,接着要求学生将课文逐字读对、逐句读通、全文读顺,对李、孟二人话别的情景形成初步印象,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轻读或者默读,有重点、有选择地再次感知课文,使李、孟二人话别的情景逐步清晰起来。在学生自主阅读,形成上述表象的基础上,可开展合作学习,组织交流,口述梗概,总结整个送别的基本要点:默默无言→深情话别→凝望孤帆→吟诗寄情。
  有了这样一个整体感知环节,接下来的深度解读便有了一个很好的依托和生长点。
  二、细读文本,理解感悟
  自疏通文本整体感知开始,理解语言的过程也就展开了。不过,这里的理解语言,主要是领会语言文字的内在意蕴,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只有正确深刻地理解语言,才可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语言。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语言文字呢?首先,应坚持自主体验的原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换言之,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要将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独特见解。其次,应采取重点感悟的策略。每一篇课文的语言文字,就其内容而言,无非是陈述人物、事件、景致、物像,但就其表达方式或技巧而言,就有直白与含蓄、质朴与华美、豪放与婉约、典雅与稚朴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风格差异决定了理解难度的不同;同时,处于文本不同部位的语言文字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也截然不同,这种作用差异决定了思维方式的不同。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那些意蕴深刻的、文字生涩的或语言经典的语句语段,重点引导学生去揣摩,去体验,去感悟。其三,应运用反复体味的方法。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体味,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去读课文,在能够顺畅读通、初步了解梗概的基础上,以反复轻读或默读的方式,使情境表象由相对模糊逐步变得比较清晰,情感体验由比较肤浅逐步变得比较深刻,意义直觉由不够准确逐步变得比较深切,真正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让感悟与体验渐入佳境,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三、记诵文本,积累语言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其中有传统名篇,有时文精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是祖国语言之典范,是人类语言之精髓,读之,可以领略“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或直插云天,或横拦绿水”的雄姿;(《索溪峪的“野”》)可以观赏“白浪翻滚”,“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的气势;(《钱塘潮》)可以感受“小家伙”“一点点挨近”,“蹦到我的茶杯上”,“俯下头来喝茶”的淘气劲儿;(《珍珠鸟》)更可以回味小金花“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的动人故事(《再见了,亲人》)……
  宋代文豪苏东坡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意为:只有广博阅历,才能从中撷取精华;只有丰厚积累,才能得心应手付诸运用。语文教材选取这么精良的范文,其一当是教授阅读方法,培养读书能力之“范”;其二当是呈现语言范式,提供文章样本之“范”。阅读教学中,不仅应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扎实的阅读能力训练,也要凭借教材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实现由“潜入”到“跳出”的转化。
  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呢?传统语文教学中广为运用的记诵方法仍值得借鉴,尤其对机械记忆处于相对强势的儿童,可采用指导反复吟诵、经常温读的“强制”记诵方法来铭记语言材料;而对具备一定理解能力的儿童,宜从理解意义入手,借助逻辑联系先进行整体记忆,然后找出各个意义所对应的语言文字,作为连续记忆的支撑点,再依次逐句进行分解吟诵,由视文记诵(看着文本吟诵记忆)逐步转为背文记诵(不看文本回忆吟诵)。一份语言材料完成初期记诵之后,还要按照记忆规律,先密后疏经常温习记诵,这样便能将语言材料深刻印记于大脑,融入自己的“语言群体”,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图式”,一旦表达需要,便可随时“调用”。
  四、迁移文本,灵活运用
  为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迁移文本的训练,即“跳出文本”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正确、深刻、生动的表达,解决“我口言我心”、“我手写我口”的问题。
  实践表明,迁移文本的训练较为有效的形式有:(1)词汇移用的形式,即说话写话时将课文中的新词、好词移用到自己的话语中,可以是用一个词语说(写)一句话,教材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这种训练题;也可以是用一组若干意义相关的词语说(写)一段话,这种训练,有赖于教师主动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资源,自觉穿插训练。(2)格式仿用的形式,即模仿课文中某些固定句式或某些修辞方式写句写段。比如教学《三顾茅庐》一文,可以让学生仿照“来到……只见……”的句式描写一处景色或一种场面;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让学生仿照“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句式描写一处景色、一种物体或某个人的特点。(3)内容借用的形式,即将课文中优美句段直接(或稍加改动)贴切地用到自己的话语或作文中,不留痕迹地“据为己有”,与自己的话语或作文融为一体。如,学习了《燕》一文,其中诸如“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之类的优美语句,都可以直接“为我所用”,使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动、形象。(4)综合运用的形式,即要求学生将前面所述两种以上形式合并运用,进行说话写话或较大篇幅的习作。经常进行这类训练,可使学生对范文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得到不断强化、深化和内化,形成灵活自如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