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矫正误区_语文人文性的培植误区与矫正
 

矫正误区_语文人文性的培植误区与矫正

发布时间:2019-01-26 03:47:44 影响了:

  在所有的基础学科中,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下语文最本质的目的也是为了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便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人文性深入到了《课程标准》的每个角落中,使语文课堂处处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当前,在贯彻新课标实施人文性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中学语文的人文性内涵
  中学语文的“人文性”,在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1.汉语的民族性,即汉语言文化中所包蕴的民族的思想认识、民族的情感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以汉字为例,汉字作为东方魔块,具有稳定文化的功能。如果全部拼音化、拉丁化的话,那么我们汗牛充栋的经史子集,恐怕只需一代两代人就会失传,这种文化毁损非常可怕。汉语这种蕴含着鲜明的自身特点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不仅指汉语作为表意文字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语言,而且更重要的是汉语言中深蕴的民族思想与情感,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儒家思想是我国文化的主流和精华,儒家强调“内圣外王”的心灵修养,重义轻生,这与西方重实利的观念截然不同。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反复申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明确地表达了这种观念;屈原因其美政理想无法实现而怀石沉江,身体力行地演绎了这种观念。这种舍生忘死、坚韧顽强的精神,培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魂,代代相传,绵延不息。所以,我们才能从《黍离》到《春望》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被一个共同的声音所震撼:爱国。我们的民族尚不发达,在强手如林的世界生存竞争中,这种民族文化的精髓正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支柱和勇气;这也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我们青年一代的最重要的财富。
  2.个体性。即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每个学生的潜能、兴趣、禀赋各不相同。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强调作用于学生的心灵,而且更应该关注尊重学生的理解与选择。把人塑造成人,就是使人拥有鲜活的个性、自由的心灵。《学记》:“强而弗抑,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其中所包含的不仅是今天教育学家为其定义的“启发”的思想,还强调了一种重要的人文方法――不要直接将学生带到某一个固定点,而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广大的思想空间,引导学生在其中自我辨别、自我选择、自我吸纳。惟其如此,学生才有可能在典范的言语作品中读出自己,不断证实自身的某些感悟和幻想:逐步唤醒自己沉睡的意识,觉悟到自身的价值,努力完善自我。
  二.当前语文新课标下人文精神培植的误区
  当前,中学语文在贯彻新课标过程中,对人文精神也进行了培植。但是,其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1.语文工具性的弱化。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基本理念,作为语文课改内容的重头戏,教师们把人文精神的重建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同时又有弱化工具性的倾向。不恰当地认为要弱化知识教育,反对知识本位,加之教材无论是课前的“预习提示”还是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便不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这是偏重于人文性,弱化了工具性的表现。
  2.多媒体使用的泛滥。涉及到语文课改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无一例外的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无论是日常教师授课还是公开课展示。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课堂上的交流也变得越加宽泛,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遵循了学生这一特定时代的认知学习习惯,尊重了学生的个体性及差异性,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似乎也更给课堂带来了一些人性关怀。然而,五彩缤纷的课件总有喧宾夺主之嫌疑。语文新课程仿佛非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不可,但是使用之后的课堂教学是否得到了改善,人文精神是否得到了加强,恐怕还值得商榷。
  3.课堂活动的形式化。在新课改的指引下,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日益被提倡,语文教改异常活跃,教学方法探索尤为热烈,众多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各种优质课、观摩课层出不穷,所有的这一切,都围绕着对人的生命及其发展进行整体关怀。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它可以提高兴趣,开阔视野(如网上阅读等),然而,用心、仔细地阅读却是语文学习获益的根本所在,热闹的课堂与丰硕的收获并不完全成正比。
  因此,虽然历次的语文课改都将人文精神的培植作为改革的重头戏,然在实际的认识以及操作层面,人文精神依旧如“水中花,镜中月”。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的出路何在,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当前语文新课标下人文精神培植误区的矫正策略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但工具属性毕竟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为了矫正当前语文新课标下人文教育培植的误区,我们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教师要树立“全面性”的人文性教育观念。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课标关于语文教育“全面性”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正确认识到:“全面性”不仅指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全面,而是也指对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全面。我们很难想象,教师只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或是只关注少数教育对象的成长,能说是体现了“人文性”。
  2.切忌矫枉过正,工具性不可偏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学生的语言实践,特别是读和写的实践。语言实践的力度不够,语言积累的数量不足,要想提高语文能力是不可能的。语文教学中,“说”的环节还要提高要求,让“说的”尽量接近“写的”。另外,还得把写引进课堂,以短、平、快的方式进行写的训练,训练不能重形式而轻实质。而且,光靠课堂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建立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活动和语文环境为两翼的开放型的教学体系。
  3.文道结合地解读教材。语文是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这就决定了语文教材必然包含着情、意、道的内容。这里所说的解读教材主要指的是教材中典范的言语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文道结合地解读教材,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并有所感悟。在这一环节中,既需要教师深入细致的指导,又要充分考虑到文本意义的多元性以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阅读而感悟,由感悟而选择,以自身所感受到的种种高尚的、优美的情意内容来丰富自己心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辨是非,陶冶性情的过程。这应该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引导者的角色,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其学习的主体地位。
  4.借鉴传统语文好的施教方法。汉字在语义表述上言简意赅,富于灵活性、暗示性、寓意性而意味深长。弘扬人文性的中学语文教学反对条分缕析地剖析作品,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地感悟。而感悟也是要有基础的,这基础就得靠积累。关于积累,我们很可以借鉴古代经史教学的做法:一是重诵读。古人认为读书不能单用眼睛看,必须读,并且要认真地读。强调多读、读准,惟其如此才能准确理解作者的表达,才有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二是重精思。记诵是基础,精思是升华。只有通过精思,才能真正领悟他人的表达;并以所感悟的内容提升心智、陶冶心灵。三是重博览。博览有助于丰富心灵、拓宽思路;一味地沉溺于狭窄的阅读范围里,思维局限、易成定势。唯有博览,才能在比照中明晰思想,使混沌模糊的心智结构逐渐澄明而有序。日日积累,不断长进。个体心智丰厚了,才能理解作家深广的襟怀,理解才会深刻细腻,对他人作品的解析才会运转自如。
  总之,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让我们一些人走了形式化和绝对化的路子,影响了我们教学的有效性,这也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这就需要我们重新领会新课改的本质思想,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发展,真正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共同成长的乐园。
  
  吴粤珊,语文教师,现居广东南海。本文编校:老 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