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引导学生提问的教学案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问】
 

引导学生提问的教学案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问】

发布时间:2019-01-28 03:57:19 影响了: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尤其是提出有创见性的问题至关重要。多年来,虽然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问题教学已经成了我的基本教学模式,但是要把提问的权利“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还没有切实有效地实践过。静心琢磨,喜欢提问题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让他们针对客观事物提出问题是符合思维发展特点和学习心理需要的。
  心动不如行动。我开始把“让学生提问题”当做自己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新学期初,我在初一年级开始进行“让学生提问”的尝试。我首先向学生说明了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并主动提问的好处:“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每节课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由老师提出的,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我们的思维水平和创新精神。如果我们的思维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就会使我们的探索精神受到抑制,从而只会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东西。若我们自己能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就等于完成了一半的学习目标,还能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为了引导学生针对学习内容提出有一定质量和价值的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提问内容,提前预习新课并针对新课提出问题。(2)问题数目,每人最少提出一个问题,也可提出多个问题(多者表扬)。(3)可以独立提问,亦可自由组合,多人共同提出问题。(4)对提出有价值的好问题的同学加分并计入平时成绩。
  当我们在思想方面有某些收获时,总希望能立即付诸行动,并尽快看到预期的结果,但作为课堂教学范围内的改革不可能立竿见影。
  在向学生动员后的第一节课上,我满怀期待地说:“请提前预习了新课的同学举手。”结果,50名同学中举手的只有25人,其他25人低下了头。我又说:“请提出问题的同学举手。”只有14人举手,又有11人低下了头。
  情况怎么会是这样呢?不但自己课前的预期没有出现,反而教学秩序也被打乱了。怎么办?是仓促上课还是解决问题?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我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作为我的课堂的首要任务,因为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需要,更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需要。
  “请大家拿出一张纸来,回答老师下面的问题。第一题:写出没有提出问题的原因。第二题:你有哪些关于提出问题的好建议。”
  经过分析,学生没有提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面对新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那简简单单的几段文字,四顾茫茫,不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更不知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学生的建议最多的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第二,可不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分配任务进行预习并提问?第三,如果是在课前预习中提不出问题,能不能在课堂上以回答问题的方式作为补偿?
  总结完学生的答案后,我进行了反思。我的初衷是好的,但学生们说的也很有道理。反复思量后,我修改了提问的要求:(1)提问内容,提前预习新课并针对新课提出问题或针对教师课堂授课过程提出问题。(2)提问人员,按已有的学习小组(七个小组)轮流提问。(3)提问形式,每组最少提出两个问题,也可提出多个问题。可以独立提问,也可以自由组合,多人共同提出问题。
  关于什么是有价值的好问题?也有了这样的标准:(1)自己在阅读自学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2)针对重难点提出的问题(重难点教师提前指出)。(3)与社会热点有关的问题,与同学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逐渐由不适应到积极按要求去做,提问教学渐渐步入了正轨。那么,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如何才能让学生提出真正有价值的好问题呢?在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我逐步总结出以下三种做法。
  第一,创设提问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要想让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创设学生提问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如果教师针对一些教学内容只是生硬地说:“好吧,现在你们提问题吧。” 学生是很难张口的。那么,怎样创设问题情境呢?问题来自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就要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知识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很多时候,问题情境就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需要老师刻意创设。学生只需要把自己生活中不能理解,不能判断的事提出来就是很好的问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就是设法发掘出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的已有认知与他们将要学习的概念之间的结合点。
  第二,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兴趣是激发人们研究、探索的前提条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就等于牢牢抓住了他们的思想。如果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首先要把握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他们提问的欲望。如“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的教学内容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提出的问题一个接一个:(1)如果父母不在家时来了一封妈妈的航空快递,我应如何做?(2)有一次上课,我给同学传纸条被老师抓到并当场念了出来,老师的这种做法对不对?(3)我是一个集邮爱好者,有一次,我在传达室的信堆里看到一枚特别漂亮的邮票,趁着没人就把它撕了下来,我这种行为是不是侵犯了别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4)我爸爸在部队工作,他每次跟我和妈妈打电话,旁边都要有一位叔叔听着,这算不算侵权行为?(5)有一次,我把同学给我写的信放在书桌上忘了收起来,妈妈收拾我的屋子时看到了,这算不算侵犯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行为……这也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火种。
  第三,消灭“含金量不高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所谓“含金量不高的问题”,就是无须深入思考就能得出答案的问题和书上写得比较清楚的问题。这类问题给一些不愿思考,想偷懒的学生提供了机会。当“提出问题”已逐渐成为一种学习习惯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水平,消灭“含金量不高的问题”。诚然,要真正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应该先向学生讲明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先提出一些问题给学生做示范。如我曾向学生出示这样一道材料分析题:“小红最得意的是自己有个小书桌,书桌上有个抽屉,一把小锁就可以将自己的小秘密锁在里面。有一天,小红放学回家,发现自己的抽屉被人砸开了,里面的东西好像被翻过了,急忙问妈妈,妈妈笑着说:‘不要慌,书桌的锁是我砸开的,我想看看你抽屉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小红听完后,又气又恼。”然后,根据此材料提出以下问题:(1)对此案例你们有什么感想?(2)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偷看子女秘密的做法对不对?(3)这种行为侵犯了小红什么权利?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绝大多数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一些提问的方法与技巧,课堂上越来越多有价值的问题涌现了出来,辩论也越来越富有思想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提问,让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其实就是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教学,这直接体现着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现代学习理念和教学观念,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也有利于有效地完成三维教学目标。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自己提问,让学生在提问中成长,在提问中发展。
  作者单位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中学分校
  (责任编辑 田欣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