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语文基础知识
 

[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语文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19-01-28 04:09:14 影响了: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素养,就是提高思想修养,增加语言积累,发展思维品质,培养审美情趣。针对这些内容,如何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略谈几点看法:
  一、德育渗透,提高思想修养
  教育学生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有人说过,学生的身体不好是废品,智力不好是次品,而品德不好则是危险品。这种说法确实形象地表明了德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有意地将思想教育自然地渗透其中。不同类型的课文,不同的训练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思想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渗透”上作文章。
  如在讲《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在我国的东海和南海有许许多多的岛屿,像颗颗珍珠点缀在祖国的海面上,西沙群岛就是我国南海上的一颗明珠。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做导游,带你们去欣赏这个美丽的地方,好吗?”这样的导语使他们一开始就对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有一个美好的印象,油然而生地产生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另外,还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起到强化渗透的效果。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学生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制度加以比较,通过比较使学生增强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自豪感,产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语文教学的阅读写作为师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挖掘写作素材,更要引导学生提高认识,挖掘深刻的生活内涵,准确地表达出生活的积极因素。我比较重视作文的讲评,除了写作知识、写作技能、纠正错误意外,也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步骤。小学生天真无邪。作文中往往流露出真情实感,教师可通过作文抓住起思想状况,引导他们做人。如一位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叙述,他的妈妈说话不算数,答应过的事做不到,还无端的发脾气。言语中流露出对妈妈的怨恨。因此,我在讲评中让大家讨论文中的观点,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关心体贴父母使我们应该做的,父母可能因为工作中的压力和忙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但是我们应正确面对。”课后,我还走访了他的妈妈,使母子关系得到了改善。
  二、拓宽视野,增加语言积累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当网络以势不可挡之势走进我们的生活时,学生还有多少能静下心来阅读?在教学中,我尝试着把《大学》、《论语》、《中庸》等古典书籍拓展到我的阅读课上,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诵读。学完《孔子游春》一课后,我让学生联系《大学》中有关修身养性的段落,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古人是非常注重修身的。事实证明,这些经典著作学生背诵起来一点也不比唐诗宋词难。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古典文学的魅力,正所谓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
  学生掌握了阅读这把金钥匙,就打开了知识宝库的大门,看到了广阔的天地,增强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量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对课外知识的补充。如教完《海上日出》一文后,介绍峻青的《沧海日出》给学生,让他们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注重了知识的补充。每学一篇课文,我都要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并且在课堂上作相应的积累。学了关于孙悟空的成语,我布置学生找关于其他师徒三人的成语;学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成语,我让学生分成四季小组搞竞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的多,然后评比,再让学生抄在卡片上积累。这样的练习,学生也很感兴趣。这样的作业还很多,学完《孔子游春》,让学生找关于孔子的故事,名言;学完李清照的《如梦令》,让学生找李清照其他的词来背诵。学生的书中,加了许多的纸条,上面记录着不同的收获。我用这样的方法来弥补学生课外知识的匮乏,我希望学生的课本在一个学期之后变厚了,头脑也跟着充实了。此外,还组织学生办板报、手抄报,以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质疑问难,发展思维品质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对比,他说,中国留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的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强。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更为重要。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这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这也是新课标中体现的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最佳环节,这个环节处理得越充分,越得当,学生的能力提高的就越快。经过自读课文,大部分问题学生可以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经小组讨论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学生答疑,或者老师引导着理解。由于小学生知识能力有限,所以可以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1、从课文重、难点入手提出中心问题
  这主要抓住课文中的疑难处让学生讨论,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特殊的葬礼》一课,在学生自学探究完课文中描写瀑布前后样子的段落后,我提出了一个引发思考与争论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变得奄奄一息,即将消亡?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和已有知识讨论:因为瀑布周围建了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水资源。森林被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最后导致瀑布水量逐年减少,再进一步问学生:人们为什么要在瀑布周围建工厂?为什么砍伐森林?(因为利益的驱使,浪费自然资源)最后问学生:是赚钱重要呢?还是环保重要?学生各抒己见,形成两派,有的说环保重要,有的说应该多赚钱,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最后,达成共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同样重要,人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在不破坏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通过讨论,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升华了课文主题。
  2、从课文的空白处生疑
  课文中往往有很多省略的部分,这部分如果学生能深入挖掘,对拓展学生的思维,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如《爱如茉莉》一文中“爸爸没有听我的解释,也没有吃我煮的饺子,直奔医院”。我让学生思考,爸爸怎么就知道妈妈住院了呢?经过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妈妈从来没有给爸爸吃买的饺子,都是自己亲手包的;妈妈都是等爸爸回来一起吃饭;妈妈煮的饺子和女儿煮的饺子不一样等等。由此,爸爸断定,妈妈一定是生病住院了。经过这样补充文中空白点,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学生们更加体会到父母之间非常熟悉、了解对方,这也是父母朴实挚爱的表现。
  3、注重课堂中“生成”
  除了老师预设的疑点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反应,有时疑点还是“生成”的,如果善于利用“生成”,就能够激活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就可能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产生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并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如我在教《狐狸和葡萄》一课时,有学生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抓住这个时机,让他来问。他说:“书上说狐狸想尽了各种办法,它都想了些什么办法。”这也是课文中的重点问题,我顺势引导学生想象,狐狸会想出什么办法够葡萄。学生的情绪马上来了,想出了很多种办法,最后我们得出结论,狐狸把这些办法都用上了,也没有吃到葡萄,这就是用“尽”了各种办法,学生也充分理解了这句话。
  四、激发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就是通过理解、玩味语言文字,得到赏心悦目的、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美的各个领域。《桂林山水》、《庐山的云雾》的自然美;《小珊迪》的心灵美;在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中,这些都构成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用饱满地热情,真挚地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创设一种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领着他们登堂入室,去发现美、认识美。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声情并茂的课文,教师应从美的角度指导朗读和想象,让学生去体味优美的语言文字,去欣赏人物的英雄形象和美好精神世界。如《草原》一文,通过品词析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以进一步体会课文的音乐美、意境美,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抒发美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使语感训练与美感训练得到有机的统一。通过朗读指导,把对草原由衷的赞叹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途径很多,但是我想,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是我们长期的任务。所以,只要扎扎实实地教学,学生的整体素养就会得到全面提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