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让语文教学回到正确的轨道】 回到正常生活轨道句子
 

【让语文教学回到正确的轨道】 回到正常生活轨道句子

发布时间:2019-01-29 04:04:20 影响了:

  〔关键词〕 语文教学;回归;课堂;激情;美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A)―0029―01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让语文课充满文学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对于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以讲授《阿Q正传》为例来说明:
  上课开始,先是十分钟左右的学生活动――每节课都有的美文赏析:由学生自己找一篇好文章,然后上台朗读,其他同学在下面听。读完之后,由朗读的同学提问,大家一起评析这篇文章。 第二个环节是分析阿Q性格(第二课时),这个环节的主角仍是学生,只不过方式稍有变化。本轮由上节课讨论胜出的同学代表本组发言,不完善的地方由其他同学补充,而我则把大家的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结果完全可以想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言中很清晰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期间,有几位同学精彩的论述还博得了阵阵掌声。
  
  二、点燃激情的火花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是说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必须要渗入读者自己的情感。但是,在许多老师眼里,教材不过是传授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例子,不过是考试范围中的内容而已。教师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将文中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 ,各种考试有可能从哪方面出题,哪一段是重点,怎样讲才不失分……
  毫无疑问,这样的语文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主观体验,教师只是把自己的“客观经验”强加在学生身上,使语文教育逐渐变得索然无味、支离破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一眼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智力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老师的分析,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感情丰富并会“煽情”的人,要能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激越的情绪中产生联想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累积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在讲解富兰克林的《哨子》时便设置了这样的一个学生活动:首先,我从课文论点――不要为无用的东西花费太多的代价出发,从有形的“哨子”――恩宠、名望、财产、寻欢作乐、漂亮的外表、讲究的住宅、高贵的门第等映射出无形的人生真谛――自由、品德、朋友、舒适的生活、他人的尊重、可贵的友谊、甜美的爱情。然后列出一个特殊的“选择题”:让学生在自由、父母、老师、生命、爱情、友谊、金钱等七个选项中逐项选择,在一步步的取舍之中,让学生阐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让他们明白什么才是我们最应该珍惜的。
  
  三、让美撞击每个人的心灵
  
  语文具有独特的语文美,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美、意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中的形态美等。同时,还有充分体现教师自由创造本质力量的教学美,如教学过程美、教师教态美、教学节奏美、教学语言美等等。而在这诸多美的形态中,教材内容的情境美和教学语言表达的美,无疑最能产生震撼力,同时,教师的教态美也最能产生亲和力,可叩开学生久闭的心扉。
  教学语言作为传输知识信息的载体,作为连接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如果运用得恰到好处,同样能收到“沁人心脾”的效果。因为,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情、播情、诱发美感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学语言应该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之上加以提炼升华而形成的,是被强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可产生令学生回味无穷的美学效应。那些僵硬死板的文句,单调而无节奏的语调,冷冰冰毫无感情色彩的词语绝不会产生美的效果。鉴于此,倘若教师做到叙述娓娓动人、丝丝入扣,描写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说明事实明了、简洁清晰,议论深刻有力、逻辑严密,抒情如出肺腑、亲切感人,那么,学生在听讲时定会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嗅其味。
  但是,仅成为一个驾驭语言的高手还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教师的教态美同样应引起人们的重视。教师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舒缓平和的语调以及富有感召力、亲和力的表情,会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相信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远比在“暮霭沉沉”的气氛中好得多。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