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包括哪些 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包括哪些 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9-01-30 04:09:55 影响了:

  信息技术进入教学领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课堂教学有多媒体及网络手段参与,学生可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这一现代化工具,获取信息,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这种学习方式,革新了传统教学模式。
  提高教师的操作水平是开展整合的基础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其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把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不仅仅是教师用来演示),即教师可以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用来进行讲授或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先选择确定一些班级及学科进行网络教学的尝试。计算机专任教师参与到学科教学的活动中,加强对教师和学生计算机的操作培训,解决教师和学生在操作上的技术问题,每学期学校组织教师进行Word、Excel、声音和图片处理、PowerPoint、网页制作等内容的集中培训,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整合教学资源的水平,努力提高教师现代化办公的水平。
  鼓励教师之间(特别是年段学科备课组)互帮互教互学。老教师向年轻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年轻教师向老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经验。根据不同情况安排完成不同的目标。要求年轻教师必须在每学期内开设一堂全校性的多媒体网络课,完成一个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制作,学校可采用安排独立作业的方式促进教师的学习,如布置完成本学科试卷的出题与排版,用word制作一份介绍自己的海报,把自己的一篇论文用PowerPoint制作成幻灯效果的演讲稿,制作一个有一定水平的课件等形式,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水平。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开展整合的目标
  1.改变学习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把所要教授的学科知识通过演示、讲授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但由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程度好的学生认为操作简单、乏味,“吃不饱”,而程度差的学生,虽听完讲授仍不明白原理,学习时“雾里看花”,无从下手,还有的学生虽学会一些知识技能,也只是“依葫芦画瓢”,没有真正培养起真正的自主学习能力。
  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授课为辅”的学习形式,教师起导航、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根据学生的程度确定继续学习的目标,并有意识地让学生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主努力、自主创新,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
  2.合理安排学习计划
  根据实验尝试的要求,在每学期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网络教学授课,由学科教师指定学习的课题和目标,发布教学的课件,作简要的介绍,推荐一些相关内容的网络资源及网址,由学生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在网上相互分工合作,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完成课堂的学习目标,对课堂目标进行评价。这样,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3.鼓励学生自学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学为主。计算机任课教师主动与学科教师配合,将同学分组(家中有否计算机,住居是否靠近为考虑原则),小组成员自己安排课余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进度的学习内容,遇到学习困难,先在小组中探讨,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学校辅导答疑课上,拿出来探讨。这样做,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人翁的作用,发挥教师助手的作用,发挥了学生间互教互学共同提高的作用。
  4.激励竞争发展
  每个学习阶段都以目标驱动形式,要求学生针对学习进度,完成一个相关作品。如完成某个学习目标的课件,就开展作品的评比,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对有明显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小部分学生有可能利用自学时间操作,玩电子游戏耽误了正常的学习。任课教师应该时时注意与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密切配合,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培养学生延伸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协作性学习的习惯,通过“师生同行”学习,让学生的技能得到扎实的提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使得学生具有主动吸取知识的要求和愿望,并能付诸日常生活实践,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自我组织、制定并实施学习计划,能调控学习过程,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估。这无疑在学习方法上进行了一种革命式的变革。通过培养学生进行延伸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协作性学习这一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师生共同”学习这一过程逐步形成,让学生的技能得到扎实的提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网络技术、网络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的本领。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教师的讲授与课本,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师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发现、创造展示。它是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的特点的教学类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各学科教师要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这种应用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为实现这种“融合”,我们不仅要积极建设硬件环境,更要积极探索如何实现“融合”。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要素和环节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