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学大教育靠谱吗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
 

学大教育靠谱吗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

发布时间:2019-02-02 03:41:17 影响了:

  摘要:“五环三步”教学研模式是基于校本实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科研模式。“五环”,即备课、演课、上课、评课、反思;“三步”,即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实践。该模式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强调“五环”与“三步”的有机融合,旨在构建高效课堂,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育科研模式,“五环三步”;教学研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8-0054-04
  
  在美丽的大运河畔,闪耀着一颗耀眼的教育之星――江苏省泗阳众兴实验小学(原名泗阳县众兴镇中心小学)。该校创建于1961年,2002年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实验小学。目前我校共有66个教学班,教师167名,学生共3856名。多年来,我校在“科研兴校,素质立校”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确立“团结奋进、永争一流、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理念,不断拓宽育人渠道和成才道路,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其中受国家级表彰2人,省级表彰8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该校先后完成了2项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13项市级课题、32项县级课题的研究,今年又有一个省级课题、11个市级课题、78个县级课题立项。近两年,探索出“五环三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科研模式是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取得的又一成绩。
  
  一、“五环三步高效课堂”教学研模式构建背景
  
  近年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我们众兴实验小学全体教师凭着对教育教学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初步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科研模式――“五环三步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研模式。
  何谓高效课堂教学呢?《新词语大词典》对“高效”的解释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课堂教学就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讲,是指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以尽量少的时间和采取最优化的手段,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教学效益的最好;二是要以教师、学生健康、稳定、愉快和持续发展为本,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我们认为,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上述目标,首先要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研究,共同进步,抓好、抓牢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真正打造出高效课堂。所以从2009年起,我校对集体备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并推行了“五备・四统一”集体备课模式,从时间、程序安排、活动监督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重新调整。一个学期以后,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素质迅速提升。一学期内,学校教师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共发表论文10余篇,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
  成绩的取得使我们充满了前进的动力。我们认识到,要想提高课堂实效,既要关注教师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所以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今年我们在五四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环三步高效课堂”教学研模式。
  
  二、“五环三步高效课堂”教学研模式的实践
  
  1.“五环”,即备课、演课、上课、评课、反思
  (1)备课――基于充分把握学情基础上的备课
  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基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理念一直贯穿我们众兴实验小学每一位教师教学活动的始终。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功的一节课的前提是做充分的准备。准备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形成教案并非难事,也并非易事,准备的内容很多,但所准备的内容是否真正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是值得反思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备学情。备课前准确把握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新知识的联系状况,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有“备”而教,因材施教。可以说,把握好学情是我们能否备好课的前提。
  如何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呢?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要指导学生做到深度预习,在提出预习要求前,要对预习内容和方法做出指导。以语文教学为例,预习要求包括:标好自然段序号,读准理解生字词,了解大意,完成课后简单习题,并搜集相关资料,提出质疑。教师编制预习学案,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上课前教师必须认真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效果,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与诊断: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找准新知学习的切入点;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准确定位学习目标,设计课堂教学,把握学习的鼓动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异,根据对象确定分层施教,架好学习的桥梁,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消得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备”学生的过程就是为“学”寻找铺垫,这个工作做得好,找得准,分析得到位,就能使“学”减缓坡度,找到合适的台阶,使所有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获得身心的愉悦,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发展。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许多国际性教育调查均得出结论,学会分享与合作已经是新世纪学习的显著特征。备课时如果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磨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备课时,主备人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对教材的研读向大家陈述“个性预案”,所有参与者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帮助主备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在此基础上,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后,在对学情准确把握的前提下归纳、提升,进行二次备课,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情,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
  实践证明:集体备课中的真诚合作,为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首先,规范集体备课的流程。语、数学科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常识科由教研组长主持。开学初,备课组长首先制定好学期计划,做好分工,每周确定一名主备人。每周各年级各科目由主备人上示范课。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求所有执教老师全员参与,达到共同提高。
  另外,为了避免集体备课流于形式、低效耗时的弊病,2010年2月,我们对集体备课作了以下几点调整:
  (1)时间上的调整。周一下午语文教师集体备课,周二下午数学教师集体备课,其他常识科教师的集体备课则安排在周一和周二上午。充足的时间为集体备课真正取得实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外,全校各年级语文主备人统一于周四上午第二节课示范教学,数学于周三上午第一节课示范教学。
  (2)内容上的调整。以往的集体备课往往只针对一课时的教学进行研讨,现在,我们要求把一周所要上的教学内容都放到集体备课上研讨,包括新授课,综合训练、作业设计、难题解答等。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单元内容有所侧重。从中再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一课作为重点研读,并由主备人示范教学。便于达到以点带面,辐射全周教学的效果。
  (3)环节上的调整。为了使集体备课更具实效,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备课的程序作重新调整细化:
  ①主持人提前宣布备课内容;②人人独立准备;③第一节课针对上周的公开示范课进行评议,主备人及时记录,简单做好教后反思;④主备人说课;⑤其他教师提出备课意见和建议;⑥主备人根据讨论结果和本班学情修改教案;⑦主备人演课;⑧全员参与讨论评议;⑨归纳综合,形成最终教案。
  (4)监督上的调整。以前的集体备课我们只关注教师是否按时参加,而现在,我们更关注教师们是否能全心投入集体备课。所有副校长,教科室,教导处部分领导每人负责一个年级的一个科目,不仅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还必须在备课前钻研教材,备课时积极发言,畅谈自己的见解。本学期我们还要求,所有参与备课的领导实行一月一轮换,目的是达到领导监督评价老师的同时,老师也同样通过比较,达到监督评价领导的目的。正是这些措施的实施,让每一位领导、老师都不敢懈怠。大家备课的劲头更足了,科研的氛围更浓了,集体备课的效果当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2)演课
  演课,顾名思义就是课堂教学的演习、模拟。虽然主备人通过说课,向大家介绍了备课时的理论依据和教学设计、授课方案,但由于没有课堂实践来检验,因此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如何,其他教师提出的补充意见究竟哪个更好、更有采纳的价值,执教者心中没有数。所以我们要求,主备人在修订好教案之后,随即当众表演课堂技艺,把课堂教学任务进行高度压缩,只把与执教人有关的教学任务进行当众表演。以便进一步检验课堂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纸上谈兵”,也利于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演课与之前的说课二者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授课能力,而且能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教学环节,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3)上课――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探究基础上的适时点拨引领
  演课之后,主备人根据自己的体会、其他人的意见以及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案再作一次修订,形成兼具个人风格与集体智慧的教案,并将其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我们规定,每周三上午,各年级语文备课组的主备人上课,周四上午,数学备课组的主备人上课,上课的内容即集体备课中重点研讨的内容。课堂上,教师积极帮助、引导学生进一步自学,将学生通过教师的导学案自主学习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放到一边;针对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先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在本组组长的组织下,各组员各抒己见,群策群力,自己解疑释难;各小组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则提交给老师,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升华提高。
  其他教师听课时,需要认真做好记录,写好评课意见,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需要强调的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所“统”,有所不“统”。因为每一位教师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教学经验、个性气质不同,以及他们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又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所以我们在承认“教学有法、贵在得法”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教师的教学在汲取集体智慧的同时,充分体现自己的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4)评课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听过主备人示范教学后,所有听课教师(包括执教老师自己)在下一周的集体备课上对这一节课进行综合评议。评课时每人至少提出一条改进意见。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总结教学的成败,既要总结出成败的地方,也要总结出成败的根源。
  第二,总结学习的得失,学生学到了什么,该怎样学,如何改进才好,在学习方法上该作些什么指导等。
  第三,总结自己的取舍,要看哪些是成功的,而且值得一学,如何才能学到手;哪些是自己在教学中需避免的,如何避免;还要分析哪些是学其教学方法的,哪些是学习其思想观点的。
  第四,借助测试手段,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如在上完课后,由参与备课的领导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受益面如何,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是否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等目标是否达成。而后通过统计分析对课堂效果做出客观评价。
  这一环节旨在让上课的老师、听课的老师、评课的老师能够热烈地、真诚地、民主平等地辩论起来,从寻找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进一步由具体的问题延伸拓展开去,上升到更高层次和更广的范围来反思、重建高效课堂。
  (5)反思――基于课堂教学及学生课后实践、分层次拓展练习的反馈
  教学反思既是课后备课,又是课前备课的深化和发展。主备人先听取其他教师的评价意见,再认真反思,这样,其原先的经验不断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得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同时,针对本堂课为学生设计的课后实践活动以及分层次拓展练习,主备人及时检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根据所反馈的信息进行归纳,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2.“三步”,即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实践
  (1)课前预习:教师在提出预习要求前,要对预习方法做出指导,经常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效果,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编制预习学案,指导帮助学生课前预习与巩固,有效地检查与诊断学情,为课堂上学生的高效学习,教师的精讲点拨作准备。
  (2)课内探究: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找出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找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精讲点拨,解难答疑,升华提高。
  (3)课后实践: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力求做到两个“考虑”,两个“力求”: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作业的趣味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相统一;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差异,布置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内容,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摘到属于自己的“苹果”。力求布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喜爱的作业;力求布置学生做完后仍意犹未尽的作业。
  
  三、实施“五环三步高效课堂”教学研模式取得的初步成效
  
  自开展“五环三步”教学研模式以来,我校的研究与实践扎实有效,教师迅速成长。近两年,我校培养了省特级教师1人,市名教师1人,市学科领军人物5人,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3人。在省、市、县组织的评优课、示范课中,先后有8名教师被评为优课教师,12名教师承担市县公开教学并获得好评;20余名教师被县教研室安排送教下乡,38名教师的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50余名教师教学论文分别获国家省、市、县各种奖项。学生茁壮成长,特长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发挥。45名学生在省市县组织的作文、书画、演讲等大赛中获奖。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多次荣获市县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对地区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我们已不由自主地将五环与三步进行了有机融合。五环,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课堂环环紧扣,密不可分;三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迈出坚实的步伐,奔向光明的未来。但“五环”中的“演课”一环如何改进更合理有效?预习学案、分层次作业的设计如何更适合学生的需要?这些都让教师素质受到挑战。
   我们认为:“五环三步高效课堂”教学研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在教育这一片广阔的天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精彩。
  
  Reflection on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and Related Practice
  
  XUE Si & LIU Chun-hua
  (Siyang Zhongxi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uqian 223800,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and study model of "five links and three steps" is school-based and effective in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Five links refer to preparation, performance, lecture, assessment, and reflection. Three steps indicate preview before class, exploration in class, and practice after class. The model sticks to the idea of "all for students'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combination of five links and three steps for efficient teaching and teacher's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del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ive links and three steps; teaching and study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