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如何提高个人创新能力【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个人创新能力【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9-02-02 04:16:38 影响了:

  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的教学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育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1)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使其能从问题中归纳出所学内容。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教师及时引导、启发。(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宽松和谐的环境。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二、创新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1)利用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2)满足学生好胜心,培养学生创新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3)鉴赏数学中图形美,培养学生创新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三、生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
  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通过学生自身对生活的体验感受,促使学生开发自身无穷的想像力、创造力,形成良好的品质。为以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发展性思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呼唤创新,高中数学教学必须注意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爱护和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新之花”在学生的心中熠熠绽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