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困境与出路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困境与出路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1:48 影响了:

  【摘要】本文有感于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分别从摄取材料,运构文思和寻找“感觉”这几个习见见闻而又令人多所困惑的方面中比较深入地探析“困境”之成因,揭示了审美知觉麻痹,思想缺席,积养贫弱的致命危害,并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作文困境 审美知觉 思想缺席
  
  将“困境”一词缀于“中学作文教学”之后,并非危言耸听,亦非笔者的“发明”:“准八股文”,“贫血”,“缺钙”,“缺氧”以及诸如此类早已见诸报刊的论断多少反映了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些现状。作为教学一线的一名语文老师,感同身受之余,对这一“老大难”的问题,自然也有所思索,本文所整理的正是笔者平日沉思默想的几个片断。
  一、“没啥好写”与审美麻痹
  对“没啥好写”这一常常挂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嘴边的“口头禅”,老师们可能也是“熟听无闻”。其实,它恰恰反映出了这些视作文为畏途的学生的真实心态。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自然跟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脱不了干系。毋庸讳言,由于长期以来以“标准化”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的严惩束缚,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作文教学从观念到实践都还是畸形化的。除了教材例文陈旧,缺乏时代感,新编之后读写分编于一书,教师很难把握中学生写作的根本问题,因而也很难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等原因之外,学生也往往困于作业太多,负担太重,生活圈子太小,活动空间狭窄,生活内容单调,很少接触电视,报刊,文学名著。因而他们的精神贫乏化和心灵粗糙化也就不可避免了;加上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一贯制的单调的作文命题,也逐渐麻木了他们的视觉神经。学生中出现的这种“审美知觉麻痹”显然也是不能单靠几次美学讲座或几次观察指导所能救治的。若问“突围”之路何在?笔者以为有这么几条:
  其一,注重审美感受。即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贯穿审美教育,通过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指导学生在倾听万籁,仰观宇宙,俯察品类中重新唤醒和拥有自己那双“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觉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语),以便足以促使学生们“触景生情”,产生“发表”(包括写作)的欲望。
  其二,保持发展“童心”。这方面,最便捷也最有效的莫过于向儿童学习。诗人牛汉讲过一件事。一天,他正在写东西,他的外孙女突然伤心地大叫:“爷爷,花灭了!”当时,牛汉以一个成年人的权威口气矫正道:“不对,应是‘花谢了’!不是‘花灭了’!”外孙女坚定地抗议道:“花真的是灭了,花就是灯!”对此“抗议”,也许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会不以为然地付之一笑。但是,它却“如五雷轰顶一般”使牛汉“惊愣得哑口无言”。在孩子眼里,灯是有生命的,花是有生命的,儿童的言语所幻化出来的世界是成年人从未想象与经历过的,这一世界不是他创造出来的,而是直接遇到的,随处都可以遇到的。
  其三,命题出新求活。所谓“新”和“活”,标准有二:一是能够启人“心闸”,使人“眼睛一亮”;一是能够震颤心灵,让人产生写作的渴望。比如,同是回忆高中生活的话题,《高中生活回忆录》就显得平板、老气,而且缺少“切入点”,改为《高中生活剪影》或《我的2001~2004――高中生活片断集》就多少有点画面感,令人平添某种怀想,而且还能让学生联想到相关课文而有所借鉴。又如“个人总结”之类不能不写的老题,换成《2003学年,我这样“走”过》,《我的同桌》之类常写易烦的旧题,变作《同坐在一条板凳上》,感觉就不一样了,要问为什么,除了角度、切点等形式因素之外,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多了一样叫做“情感”的珍贵元素。
  二、“没啥思路”与思想缺席
  只要稍微留心一下作文课上那些搔头挠耳的同学然无绪的神态,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各种作文包括考场作文中那些呆板平庸苍白无趣的文章,你就会发现“没啥思路”并非只是一部分学生借以逃避作文的“托词”,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批中下游学生作文致命的“贫弱症”,其主要症状往往表现为:1,不明文体,不知重点;2思路混乱,缺乏思想;3运思无术,不会联想。如果说1,3两种尚属技术层面,可以通过专门训练来弥补的话,那么第2种就不那么容易短期奏效了,因为它属于思想见识层面,是作文也是做人的灵魂,非经长期修养不可。而这一点恰恰又反映出了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的一个“致命弱点”,即思想缺席!
  虽然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业已高高举起语文素养的大旗,并在界定语文课程性质时郑重宣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自觉的教育实践。事实上,作为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其目的性,也并未得到矫正。
  我们并未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要培养的首先不是“挣分”的能手,也不是“文学家”,而是“思想家”,也就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习惯,意识和精神;我们更未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观察和思考主要是指向人生和社会,历史和现实,文化和精神等领域,这才是中学作文教学能够而且应该做的事情。
  过分地注重形式而忽略思想,中学作文教学中这一最大问题,可以说是由来已久。过去,我们动辄归咎于高考“指挥棒”,比如批评高考作文命题的立意大多并非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中分析思考所得的自己的见解,而是命题者事先寓于题目或话题材料中的结论,且大多流于空洞,却无法证伪,因而无须思考,只须举一些现成事例,说上一堆大话,空话,套话就行。可是事情还有另一面,即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倘若我们能引入“生活的清流”和“时代的活水”,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敢以直面正视的无畏之眼全方位地摄取生活的原生态,透视深蕴其中的生活真谛和本质,那么“真相”便会取代“假象”,“真问题”“真思考”便会取代“伪问题”“伪思考”,“真思想真感情”也就不会为“形式和技巧的操练”所取代。这也正是先后击中我们教学“软肋”的去年和今年那两道高考作文题,给予我们的启示之一。
  有感于此,也有鉴于读写之间的天然联系,笔者以为在阅读鉴赏教学中,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激情导趣,创设氛围。这自然与导语的优劣有关。“活跃”不应作为唯一指标。为了实现文学作品“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鲁迅)的功能,有时候更需要深沉和肃穆。有时候悄然无声胜过万语千言,因为那往往意味着“未成曲调先有情”。
  2.因文捉脉,感受“文电”。面对那些情浓理丰,养心益智的美文,与其按部就班地搞一些“尸体解剖”,不如先让学生诵读,整体地感知课文,然后根据文中表情达意的或隐或显的言语标志,从而沿波探源,把握文脉,引领学生感受“文心”。
  3.抓住根本,质疑问难。所谓“根本”,笔者认为应该是文中最能体现思想感情的“关键”和足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穴位”,找到并抓住了它们,也就等于掌握足以“撬动整个地球”的“支点”了。
  三、“没啥感觉”与积养贫弱
  学生在作文之前“没啥感觉”,也就是脑海里一片空白,没有那种灵感勃发,左右逢源,文思泉涌的状态出现。倘若只是偶尔有之,那只是“思维短路”;如果总是如此,问题就不小了,而事实上作文时总是这样的同学并不在少数,这只要看看各类考场作文中大量的平庸之作就可略知一二了。至于问题的“老根”,我以为不外乎学生平日的生活积累、读写修养贫弱与教师垂范不够,指导不得法这两方面。
  在此,笔者冒昧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倡导随笔,“收藏生活”。《生活》栏目主持人文清有一句广告语,叫“用心体会,生活原来有滋有味。”话虽朴素无华,却也颇有理趣。许多教师的教学经验证明,写课外随笔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渠道。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第二,悉心指导,促进“神来”。写作时,它可以使一切需用的生活记忆,诸如经验积累,情感积累,思想积累等等,都燃烧起来。因此,我们可以相信这“神来”的内核,就是作者“自己的心”与“生活的心”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培养潜藏于每个人心灵深处的那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探索奥秘的感情,指导学生去开掘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的思维和创造的不竭的源泉,通过“信息轰击”,“知识焊接”等方法,迎来“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神奇境界。
  第三,教师“下水作文”,以身垂范。这是已经为实践证明了的救治“没感觉”之症的良方。可是不知为什么,多少年来,语文老师对“下水作文”多“敬而远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述而不作”,还美其名曰“眼高手低”。窃以为,这也是学生作文“没啥感觉”的一个重要原因。每念及叶圣陶,朱自清,夏�尊等老一辈“下水作文”的理论与实践,钦佩之余,也暗自效仿,平时也跟学生交流写作心得。这些交流虽然以点滴的随机的为主,但积以时日,学生不仅会喜欢上作文,认识到写作和阅读一样是现代人的必备修养,而且还可以体会到作文好坏的标准以及寻找作文感觉的途径,最终达到“自能作文”的理想境地。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