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游戏发展国安卓汉化版_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展方向探析
 

游戏发展国安卓汉化版_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展方向探析

发布时间:2019-02-15 04:12:09 影响了:

  摘要从完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科学性、相似性、相关性和指导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实施中的数据采集与后期利用作了系统分析,阐述了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宏观发展方向,以期为同类专业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326-01
  
  2002年,我国颁布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全面总结了我国现有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监督和监测工作,规范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规程》主要包括了4个方面内容:一是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组成、职责和任务,监测站网布设原则和选址要求;二是宏观区域、中小流域和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三是遥感监测、地面观测和调查等不同监测方法的使用范围、内容、技术要求,以及监测数据处理、资料整编和质量保证的方法;四是不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的监测项目、监测时段确定和监测方法[1]。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善其科学性、相似性、相关性和指导性是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
  1完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科学性是监测工作的基础
  一是监测站点设置要有典型性。监测站点的位置要能够代表流域的特征,可以在山、平、洼、滩及城市开发区,选择地理位置较好、观测较容易的地方设置监测站点。二是监测小区建设要有统一性,监测项目要具有规范性。水土保持监测项目较多,发展也不平衡,对各种水土流失在监测过程中采用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如在对比试验中,有工程措施和无工程措施坡耕地土壤侵蚀量的观测,在坡度选择上就有5°、8°、10°等不同选择,1个监测站一般只能选择1个坡度进行对比监测,这样就造成了不同监测站同一监测项目数据不具有相关性。在一个流域或水系监测站点中采用相同的坡度进行监测,得到的数据才能科学地反映该地区水系的水土流失变化趋势[2-3]。三是监测网络要具有全面性。监测网络是由很多监测站点以点、线、面、网的形式形成的。点具有小流域的典型性,线具有流域、水系的典型性,面具有大江、大河的典型性。这样才能对全国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实现网络化管理。
  2相似性是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的前提条件
  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形成小流域联网到大流域的联网,就要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注重点、线、面、网的相似性。点是指监测站点监测项目、监测技术要规范统一;线是指根据流域的特点,形成流域内部特有的监测体系;面是指大江、大河的监测,也是以点、线的形式为基础的,因此在布置点、设置线的过程中,监测项目既具备本身水系的特点,也要考虑相邻流域的特点;网是指建立完整的全国水土流失监测网络。由于地理位置、土壤、降水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因此监测网络在设置站点、监测项目等问题上不可能做到完全统一,只有保证其相似性,才能使监测数据发挥科学的作用。
  3相关性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点
  在科学性和相似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才具有相关性,相关性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点。一是缺少相关性的监测数据是孤立的、单一的。缺少相关性的监测数据只能代表一个点的特性,它所形成的网络也只能是一个由单位监测站点组成的单一网络。单一网络只能反映单个监测单位的特性、特点,不能反映监测单元、监测网络的真实特性和特点。也就是说,缺少相关性的监测网络是静态的,只能反映点的变化和网络变化的总量。二是具有相关性的监测数据是联系的、多元素的。具有相关性的监测数据不仅能够反映单位站点的特性与特点,同时由具有相关性数据组成的监测网络能够很好地反映点、线、面之间地量的变化。也就是说,具有相关性数据组成的监测网络是动态的,能够真实地反映整个监测网络上水土流失变化的趋势。因此,由具有相关性数据建立起来的相关模型不仅能够反映点的真实情况,也能反映出相同条件下周围点的变化。只有由具有相关性数据组成的监测网络得到的监测数据才是科学的、具有指导意义的[4],也是亟需建立、健全的。
  4数据的指导性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真正意义
  在保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具有科学性、相似性、相关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能够真实反映监测网络点、线、面的变化。因此,也不能忽略监测数据的另一个特性,即指导性。监测数据指导生产实践才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真正目的。实践中,可以对相似类型的水土流失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对无监测数据的地区可以借鉴相关监测网络的数据,选择科学的控制、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数据的采集、相关模型建立基础上的。此外,监测数据的共享也是发挥数据作用的关键工作。发行监测数据手册、建立行业内部数据库、流域数据共享,也是充分发挥监测数据的重要手段。
  5参考文献
  [1] 李锐,杨勤科,吴普特,等.中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3):529.
  [2] 郭辰生.水土保持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建议[J].科技资讯,2007(17):137-138.
  [3] 徐虹,王兆福.我国水土保持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200.
  [4] 刘伯超,李舟华.沈阳市水土保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64-6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