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浅谈象图乡核桃产业发展】 中国核桃产业网
 

【浅谈象图乡核桃产业发展】 中国核桃产业网

发布时间:2019-02-21 04:38:29 影响了:

  摘 要:象图乡气候环境特点,适宜种植核桃。近年来,通过绿色扶贫、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干果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象图核桃已形成一定规模并逐渐成为全乡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文章根据象图乡核桃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象图乡;核桃;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79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50-03
  
  1 象图乡核桃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象图乡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核桃种植有上百年的历史。核桃产业发展主要经历4个阶段:①采集天然铁核桃和零星种植阶段,从解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20多万株铁核桃的管护采收及种植在房前屋后、四边地角,数量约2千多株泡核桃的管理。②项目支撑阶段,1995-1999年以工代赈,绿色扶贫项目种植,主要以水果为主、干果为辅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泡核桃发展处于低迷期,主要是巩固加强泡核桃管理管护和铁核桃改造。2000-2005年结合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项目的机遇,象图核桃的发展达到了高潮,种植了泡核桃6万多株,改造了铁核桃1万多株。③核桃产业规模化发展阶段,抓住剑川县列为“十一五”期间全省20个50万亩以上核桃基地建设重点县之一的机遇,象图乡在“十一五”期间种植了92万多株泡核桃。④巩固成果阶段,2011年补植补造8万多株,铁核桃改造1万多株,使象图乡核桃种植规模达141万多株,产量为207 t(其中:泡核桃91万株,产量132 t;铁核桃50万株,产量75 t。)。直接经济效益为570万元,占全乡林业总收入的96.5%,农民人均收入为992.5元,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2 象图乡核桃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2.1 推广主栽品种,呈现区域特色
  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坚持走区域化发展道路,实现核桃基地良种化、区域化、产业化建设目标。通过人工选育和自然选择,现今象图乡以泡核桃为主栽品种的4个村,大泡核桃、娘青核桃、三台核桃分别占已栽种泡核桃数量的36%、51%、7%,其他品种泡核桃占6%。这些品种无论从商品外观上还是从所含营养角度看都是泡核桃家族中的姣姣者。单果重在13 g以上,出仁率在49%以上,脂肪含量在44%,蛋白质含量在13%以上,因此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其他品种如鸡蛋皮、草果核桃(当地人又称荔枝核桃)在象图发生变异后的品种比原产地表现更为优良,可与美国山核桃媲美,在象图乡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江头村所产铁核桃主要有大麻子铁核桃、滑皮铁核桃和尖咀嘴核桃等,出仁率在17.4%~28%,仁含油率在56.39%~76.26%,在人们对生态产品趋之若鹜的今天,油料产品开发前景非常广阔。因此,象图乡虽属于农用地土地面积人均占有较少的乡,但通过对原有铁核桃高枝嫁接改造和结合新建项目的建设,在今年年底人均占有泡核桃将突破百株。到10年后项目收益期的到来,全乡农业人口人均占有核桃将达220株(泡核桃人均140株,铁核桃人均80株),人均收入在24 000元以上,大多数村庄将达到“山上披绿装、庭院果飘香、市场销售忙,绿海建楼房”的繁荣景象。
  2.2 实行多元开发,加快产业发展
  在核桃产业发展形式上,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实行多元化发展,达到加快产业开发步伐的目的。通过调查,象图乡取得的经验是:采取多种经济成分和多元化发展形式。即一方面,倡导多方融资,实行公司加农户,鼓励大户承包、小户入股分红,推动集体林转让改良改造,引导集中管护、收益分成等多种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实行庭院式开发、乡村道路绿化、沟边箐旁种植、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绿化,实施低产田粮间种、集体果园改造、荒山荒坡搞小果园等形式。做到了核桃蔬菜结合,核桃农作物结合,核桃与养殖业结合。使得核桃建设发展的同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3 适时采收,科学烘烤
  核桃采收和干燥是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象图林农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现已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成熟采摘、科学脱青皮的采收方法。同时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扶持下,烤房建设和烘烤技术也日趋完善,这为象图核桃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增加群众经济收入起到了关键作用。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象图乡的核桃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建设和经营加工没有跟上核桃建设步伐,全乡没有流通设施、设备以及存储设施、流通服务中介机构。在核桃销售上流通形式各异,市场信息不畅,产品价格差别大,经营秩序较为混乱,整个产业效益难以最佳发挥,导致种植户收益率低。
  3.1 加工业滞后,“重面积,轻加工”现象突出
  象图乡核桃基本处于卖原料的初级阶段,经营加工业几乎为零,核桃销售主要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经济优势,对林农增收造成极不利的影响。2010年象图乡核桃产量207 t,产值达到570万元,但经初级加工成核桃油的只有20 t,产值60万元,仅占核桃总产值的10.5%。另外,过分强调核桃种植面积的扩大,造成资源培育业与加工利用业发展不平衡,由于投资发展取向上注重种植规模的扩张,造成产业链过分集中在种植环节,致使产业化的加工环节十分薄弱,下游产业对上游产业无法发挥带动提升作用,严重制约了产业化经营步伐。
  3.2 经营加工不完善,产业链残缺
  培育扶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的举措和力度不足,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的一体化格局还未形成。实施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并发挥其龙头效应十分关键,目前,象图核桃深加工只是作坊式经营,规模小,效益低,市场竞争力低。
  3.3 科技程度低,整体经营水平不高
  传统农户零星种植及投入不足等因素,造成种植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结果晚,单产低,质量参差不齐,平均单位面积效益低,良种丰产潜力远未发挥出来。此外,少数村只注重种植规模,不注重基地管护,抚育不到位,造成核桃成活率、生长率、挂果率“三率”低。
  3.4 宣传不到位,市场开拓不足
  象图乡核桃生产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良种化、标准化程度低、管理粗放、种植方式落后,整体产量果品品质及加工质量、效益低,协会不健全、市场信息滞后。象图乡核桃产量在200 t以上,占剑川县核桃产量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消费者认可程度低。
  4 对策与建议
  要把象图核桃培育成山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象图核桃产业化经营步伐。当前,要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中低产林改造为契机,采取有力举措,创新扶持方式,推进核桃产业经营体系建设。结合存在的问题对象图乡的核桃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4.1 对策
  4.1.1 研究制定核桃产业精深加工的政策措施,着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
  面对省内外不断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要树立加快象图乡核桃产业经营步伐的紧迫感,制定财政、税收、金融等各项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调整资金投向,大力推动核桃精深加工企业壮大发展。有重点地培育和整合,形成一批实力强、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延长核桃产业链,带动核桃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开发,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在贷款贴息、原料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等方面,对重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
  4.1.2 加大科研投入和开发,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上游产业链,着眼于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推动核桃产业的升级上下功夫。制定林改与核桃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做到抓中低产林改造,促核桃产业提升。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环境和立地条件的优良品种作为主栽品种。在用地管理、灌溉、修剪、喷药到采收和加工各个环节,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推广机械化作业,保证核桃的精细管理,使象图核桃以品质和价格优势占领市场。在下游产业链,通过科技创新,在关键加工设备和深加工利用技术的研发上有新突破。
  4.1.3 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打造具有象图特色的知名品牌
  面向州内州外市场,采取系列外宣、推介措施,“走出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不断提高象图核桃的知名度。创造良好的招商环境,谋划建立象图核桃工业园区,积极引进核桃精深加工及销售企业。在工业园区,有重点地培育和扶持辐射带动能力强和新产品研制开发,以品牌拓市场,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绿色食品的管理要求,加强核桃地理标识使用资质认证和有机产品、绿色产品认证工作。加强科技攻关,提升品质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把象图核桃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创办象图核桃文化节,以举办象图核桃产业发展论坛、核桃战略发展研讨会、核桃商品交易会等形式,扩大象图核桃的影响力。
  4.1.4 培育壮大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并发挥其作用,提高核桃产业组织化水平
  加强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引导农民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进行标准化栽培、管理、采收和初加工,提高核桃产量、质量和效益。同时,培养一批核桃种植、经营管理的能人,传送核桃生产的各项技术,通过他们的带动示范作用,提高核桃专业化、优质化水平。
  4.1.5 推进核桃专业市场和信息服务等基础建设,把象图建成全县核桃产业集散中心、信息中心
  整体规划、加大投入,整合提升现有核桃交易场所,高起点打造在州县内外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象图核桃批发市场。鼓励发展经纪人队伍,建立健全覆盖州内州外市场的产品销售网络。加强网络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搭建各种平台,促进信息、技术、科技成果的交流推广,倡导绿色健康消费,挖掘推介核桃美食,培育具有象图地方特色的核桃饮食文化,以核桃示范园、生态园、核桃工艺品、核桃宴为主体,开发核桃生态旅游。
  4.2 建议
  4.2.1 作为农村中心工作来抓核桃产业
  乡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核桃产业发展工作,并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制定相关规定,作为考核村级实绩的指标之一,对村级应把核桃发展纳入年终考核内容。象图乡应制定长效机制,使核桃产业发展的连续性得到政策保障。结合庭院林业搞好综合开发,壮大社会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力争2015年如期建成全乡150万株核桃基地的建设任务。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发挥社会和生态效益。
  4.2.2 作为农村扶贫攻坚项目来抓
  象图乡是一个山区乡,以农牧收入为主,经济实力差。而核桃在象图乡大多适宜生长,产业开发基础条件好,千家万户都可以种植,群众有一定经验,加强优质泡核桃、特色铁核桃产业开发,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形成区域化经济优势,进行系列深加工,多层次增值,增加农民收入,是乡域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对象图乡扶贫攻坚奔小康意义重大。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农村闲置资金、剩余劳动力最佳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4.2.3 与建立和谐、文明的生态环境相结合
  象图乡通过几年来的天保、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森林覆盖率虽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任重而道远。我们在抓核桃基地建设的同时,也是在抓生态环境建设。因为,大量的核桃既能防风固土、保水、保肥,又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浮尘及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生态效益显而易见,整个项目建成后象图乡森林覆盖率将提高7.24%。因此,把基地建设与生态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象图乡核桃产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既有政治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4.2.4 设立核桃项目建设基金
  建设基金用于奖励那些在老品种更新改造、新品种试验示范、核桃病虫害防治以及在核桃深加工产品科研开发上取得突破和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扶持在规模种植建设中作出开创性工作并取得显著效益的种植者和集体。
  参考文献:
  [1]杨源.云南核桃[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2]剑川县统计局编制《剑川县2009年年鉴》.
  (编辑:尤俊丽)
  
  On the Walnut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Xiangtu Township
  Zhao Bangfu
  Abstract: The climate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Xiangtu Township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walnuts.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eries projects including green poverty alleviation, food for work,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dried fruit bases, Xiangtu walnut has formed a certain scale and gradually become the pillar industry for people in township getting rich.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of walnut industry in Xiangtu Township, sums up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roposes specific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ccorfing to the problems.
  Key words: Xiangtu Township; walnu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