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高粮价与粮食危机:粮食价格高粱
 

高粮价与粮食危机:粮食价格高粱

发布时间:2019-02-17 04:24:56 影响了:

  全球粮食安全成了去年最热的问题。   去年世界重要小麦出口国俄罗斯遭遇130年来最严重干旱,小麦大幅减产,俄罗斯政府随即颁布小麦出口禁令,这一举措使得国际市场上的小麦价格狂飙: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价格2010年7月上涨42%,创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大单月涨幅。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10年9月24日在罗马召开“特别会议”,以协调成员国的粮食供应形势。
  联合国粮农组织目前警告称,全球范围内的食品价格已涨至一个危险的水平,小麦、玉米和大米的价格即将超越警戒线,今年6月至11月共上涨26%,飙升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如果各国政府不出面干预,粮食危机即将在2011年爆发,甚至可能引起政治危机。
  粮食问题也引起G20峰会关注,并纳入峰会议事日程。
  在2011年新年贺词中,胡锦涛主席首次提到“粮食安全”,此举,引发媒体及经济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为何连续七年粮食增产,中央领导人还要在新年伊始再提“粮食安全”呢?因为粮食安全是一个政治问题。对于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而言,不讲粮食安全就是对人民不负责。胡主席新年之际首提“粮食安全”,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但是粮食安全有着多方面的因素。粮食危机如果再度发生,会否影响国内粮食供应?
  对此,本刊编辑各方观点,供读者参考。
  
  危机再现:联合国警告粮食危机或在今年爆发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警告称,全球范围内的食品价格已涨至一个危险的水平,小麦、玉米和大米的价格即将超越警戒线,今年6月至11月共上涨26%,飙升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如果各国政府不出面干预,粮食危机即将在201 1年爆发,甚至可能引起政治危机。
  
  世界面临“粮价冲击”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5日发布报告称,去年12月份全球食品价格高涨,该组织编撰的食品价格指数创出了历史新高,超过了2008年创下的历史高点。
  全球食品价格指数的上升主要由食用油、谷物、糖和肉类价格的上涨带动,而这些食品的价格可能依然保持在高位甚至继续上升。经过连续6个月的上涨,现在的小麦价格几乎是6月的2倍,糖价创30年新高,猪肉价格相比2010年年初则上升了25%。粮食暴动、地区局势紧张,全球性通货膨胀和贫困人口饥荒隐忧都是最近凸显的粮食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问题。
  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阿卜杜勒一礼萨・阿巴西安警告说,世界面临“粮价冲击”。他说:“我们担心的是之后几个月,长期的高价可能最终转嫁到这些贫困国家的国内市场,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激发2007年、2008年那些问题事件。”
  当时,高油价、全球食物需求的增长以及一些地区的粮食歉收的因素综合,在较为贫困的进口国对粮食价格形成强劲的推力,并且在埃及、海地、索马里和喀麦隆等国引起了粮食短缺甚至流血暴动。
  但阿卜杜勒认为今年的情况与以往有几点关键区别,非洲中部、西部、和南部的国家去年获得较好的粮食收成,减少了对进口的依赖,谷物价格明显比2007年、2008年时低,大米的出口价格甚至比当年的高位低40%-50%。相比在饮食结构中占有比例不高的糖和肉类,谷物价格对贫困国家人民的粮食预算影响更为显著,此外,稻米和小麦的全球供应现在比危机时期更为稳定。
  
  多重因素导致粮价走高
  可是,真正保证充足的谷物供应有赖于主要出口国今年的粮食收成情况:阿根廷的干旱使得玉米、大豆等作物情况堪忧,澳大利亚的暴雨迫使小麦推迟收成,同时也会影响产量,在美国,干旱恶劣的天气很可能会威胁到冬小麦的状况。
  另外,尤其是在乌克兰和俄罗斯,经历了寒冷的冬天和灾难性的干旱后,夏天的大火会破坏明年种庄稼的种子,因而带来去年那样的严重危机。印度和俄罗斯等国政府实施的禁止出口政策也加剧了国际市场已经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在东亚,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新兴消费、美国等地用谷物作生物燃料都令粮食供应增添了以前所没有的压力。
  近来的原油价格也加深了粮价动荡的风险。许多专家都认为油价发出了某些缓和信号,原油每桶价格短期内正准备再次突破100美元/每桶的关口。2008年,油价到达接近每桶150美元的顶峰,关于伊朗局势再度紧张的任何预兆都可能令这个油价突破这个数字。高涨的油价令运费上涨,间接使粮食价格攀升。
  
  世行呼吁全球稳定食品价格
  世界银行官方网站转载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5日在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佐利克说:
  “随着食品开支在贫困国家民众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增大且呈现波动态势,食品价格上涨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佐利克指出,二十国集团应该采取务实和协调的措施,确保贫困国家的弱势群体不会因为食品价格上涨而得不到所需的食品和营养。
  佐利克引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5日公布的数据说,全球多种基本生活资料的价格已超过了2008年的峰值。
  他建议各国通过加强长期气候预测工作、加深对国际食品价格和贫困国家国内食品价格之间联动关系的研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来实现这一重要的政策目标。
  
  粮食危机比金融危机更可怕
  
  来自联合国的2010年末的报告显示,粮食问题已经困扰了世界上很多贫困的国家。
  
  饥饿问题触目惊心
  大批索马里人正在从受到旱情影响的地区逃离,到谷物价格相对便宜的地方生存。严重的旱情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影响,世界粮食计划署等联合国机构已经行动起来,准备向索马里提供大规模援助。
  科特迪瓦总统选举引发的政治危机和暴力事件目前已经导致约2万平民逃到邻国利比里亚。世界粮食计划署正在利比里亚边境两侧开展紧急行动,为科特迪瓦难民和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首批援助食品五吨高能饼干已经空运抵利比里亚。
  世界粮食计划署12月30日正式批准将目前在孟加拉国开展的援助行动延长一年,直至2011年年底。此举将使当地210万饥饿、脆弱和营养不良人口受益,为该国赤贫人口提供扶持,以推进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根据尼日尔政府2010年12月16日公布的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截至2010年11月,该国患有急性营养不良的5岁以下儿童的比例为15.5%,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15%的营养不良紧急警戒线。
  
  全球粮价急速上涨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影响,估计2009年全球无法摄入充足营养的人口达到10.2亿。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包括农业领域在内的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比上年减少32%。此外,俄罗斯莫斯科大火与澳大利亚洪水使农作物收成不佳,都造成粮价急速上涨。
  如何解决饥饿问题,粮食价格是关键。路透社报道说,世界农业巨头邦吉公司表示,2010年粮食价格飙涨,明年粮食价格 料将进一步攀升,高粮价会刺激农户种植规模,2012年后粮价有望恢复常态。小麦、稻米与玉米等价格大涨,在2010年6至11月期间暴涨26%,已经突破2008年高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表示,2008年粮食危机前,玉米主要生产国――美国将大量玉米投入生物燃料生产,导致玉米价格大涨70%。
  
  面对挑战同舟共济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指出,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1人面临饥饿问题,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贫困国家在粮价上涨、金融危机的时候会伤痕累累。粮食问题、饥饿问题对于贫困国家来说,比金融危机更可怕。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曾说,世界各国应重视战胜饥饿与贫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现在各国领导人重视怎样让经济走出危机,他们忽视了粮食问题。在世界很多地区,2007年到2008年的粮价已经涨了一倍,因为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产生的抗议示威也时而发生。到2050年时世界人口将增加50%,超过90亿,如何保证90亿人口的生存,更是要全世界关心、关注。
  联合国相关机构一直把消除贫困作为自己的责任,力争到2015年将全世界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的比例和数量分别减少一半。世界上有很多贫困地区正面临粮食问题的挑战,这需要全世界共同关注、共同面对。
  
  高粮价下中国难以独善其身
  
  近日,国际部分粮食品种价格再创新高。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布最新报告,粮食价格指数已经达到1990年以来的名义新高,在过去半年的时间里价格上升了32%,甚至超过了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水平。面对全球粮价持续走高的趋势,中国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
  
  粮食属性“金融化”
  2010年,俄罗斯一场大火成了本轮农产品大牛市的导火索。虽然目前大火已熄,牛市得以降温,但是当前阿根廷旱灾、澳大利亚洪灾、北半球低温又给市场扔出了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这些灾害对全球粮食供应或将构成严重威胁,这种隐忧也成为推动后期粮价上涨最主要的可能性因素。
  另外,流动性泛滥正在成为一个长周期、全球性的经济现象。美联储兑现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油价、金价等大宗商品价格均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达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这一年游资身影频繁现身,流动性泛滥背景下的粮食属性“金融化”成为推高粮价的最大推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随着生物能源发展的不断推进以及粮食作为商品在资本市场中的运作,粮食“金融化”的属性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与金融市场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粮食期货在一定时间内被大量热钱肆意炒作,不仅放大了粮食的实际价值,同时也加剧了粮食本身供求关系转变的不确定性和粮价的波动性。
  
  国际影响将不断冲击国内粮价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到全球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粮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国际粮价高企的时候,要保持中国粮食价格的稳定和供需的平衡,关键的着眼点还是在国内。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实行高度自给的粮食安全政策,但是仍有部分粮食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中国2010年的粮食进口量显著增加。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份,中国谷物进口量达到551万吨,同比增长106.3%。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剧,虽然2010年中国大部分粮价涨幅与国际市场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如果进口量仍继续增加,则国际影响将会不断冲击国内粮价。
  由于粮价上涨很容易推动物价结构性上涨,因此中国政府将调控粮价视作是物价调控的重中之重。近来为应对通货膨胀,中国政府打出调控物价“组合拳”收效甚佳,国内粮价出现短期回落。
  但是长期来看,仍有一些推动粮价上涨的因素不容忽视。首先,国际粮价牛市热情并未真正退去,由于定价权不在自己手中,中国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其次,原油价格已突破每桶90美元大关,高油价时代粮食种植成本将维持高位;同时,国内天气仍特别值得关注,山东部分地区已多个月雨雪未见;另外,从近几年的农业政策来看,政府支持粮价稳步上涨,有利于农民增收;此外,可用耕地、可耕地之人逐渐减少,农民惜售在近几年表现得越发严重。综合来看,潜在利多因素仍在,2011年的农产品牛市或将“多飞一会儿”。
  
  化解危机:新形势下明晰新“粮食安全观”
  
  在新的形势和挑战下,中国正在逐步明晰一种新的“粮食安全观”,尽管它尚未被确切定义,但其内涵已初露端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日前表示,近些年政府采取的粮食安全保障政策和实践均能显示,一种新的粮食安全观正在中国形成,而且内涵在不断丰富。
  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实现50年来的首次“七连增”,并创下新的总产历史纪录、达5.46亿吨,这也是首次连续四年保持总产量5亿吨以上。
  中国目前拥有粮食储备近2亿吨,远远高于粮食安全的警戒线。近10年来,中国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
  然而,这些并非意味着中国粮食安全“高枕无忧”。
  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18亿亩耕地红线的守护,粮食安全体系中结构平衡矛盾的突显,自然灾害影响的加重,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空间缩小趋势下的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等,都是中国今后“主要靠自己养活自己”的不可回避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中国新的粮食安全观主要体现三大方面的转变。”
  它们包括:由侧重国内粮食供需平衡转变到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由“调解余缺”为目的的被动粮食进口转变到以“结构平衡”为目的的对市场紧缺品种主动进口;由强调粮食生产环节的增收转变到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粮食产业链效益提高。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日前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粮食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和区域结构矛盾突出,投入品和劳动力价格也呈上涨趋势,越来越直接影响粮食种植的比较效益。危朝安表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粮食生产要在确保总量基本自给的同时,注重品种和区域结构平衡,重点确保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完全自给,并增加市场紧缺品种的生产和供应。
  目前,中国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自给率保持在100%,但粳稻供求形势偏紧,大豆的供应缺口较大,玉米预料也将不再供过于求。
  当前,中国的粮食需求总量在5,25亿吨左右。今后,主销区努力稳定粮食产量,产销平衡区力争稳定增产也是中国粮食安保政策的一个积极强化。
  受访的粮食安全问题专家们认为,新的粮食安全观的基本原则是“立足国内,借力国际”,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力争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稳定在40%以上,棉糖基本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蔬菜实现稳定供应。
  “但是,新的粮食安全观是以世界粮 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强调世界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基础。”李国祥说。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摆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事务的重要位置。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7年颁布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会议指出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
  2008年11月发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2008―2020)》,从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目标和任务、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做了系统而明确的规划。
  在该规划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利用非粮食物资源、加强粮油国际合作、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完善粮食加工体系等,被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主要任务。
  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其中谷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2.6亿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4亿吨以上,其中,稻谷、小麦保持自给,玉米保持基本自给;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重要品种基本自给。
  徐小青说,其中许多内容都体现了新的粮食安全观,不过,它仍需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完善和补充。
  “从规划到政策,从技术到投入,从市场到储备,一整套粮食安全观念和政策措施的目的都是动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他说。
  
  创新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根本出路
  
  隆冬季节,在海南省陵水县的一处稻田里,几位头戴草帽、卷着裤管的“农民”正在一株一株地查看秧苗长势;与别的稻田不同,这里的秧苗被划分为地板砖大小的一块块,每一块里都插着一个小标牌,写着不同的系列号。
  这不是一片普通的稻田,而是刚刚竣工验收的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基地;这些种田人也不是普通的“农民”,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武汉大学的教授、博士、工程师们。
  在过去的40多年时间里,朱英国院士在海南的基地里,开拓了马协型、红莲型杂交水稻雄性不育资源新领域,从这里走出的红莲型杂交水稻,与袁隆平的野败型被同时誉为“东方魔稻”,朱英国培育的珞优8号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
  “种子效应”引领源头创新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40多年来,朱英国抱定对“种子效应”的信念,率领他的研究团队不断进行水稻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培育和选用杂交水稻新品种。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们就成功培育出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红莲A,成为我国杂交水稻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这项研究成果于1978年受到全国科学大会奖励。
  此后的80年代,朱英国在海南陵水的农家稻品种中发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新类型,培育出马协型水稻不育系马协A。这项成果突破了理论界认为的水稻雄性不育资源只能从野生稻中获得的定论。
  近年来,朱英国和同事们利用各种分子标记结合RNA表达分析,成功地克隆了与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嵌合基因和育性恢复基因。“基因被成功克隆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朱英国说,它搞清楚了“不育”与“恢复”之间的关系,为指导红莲型杂交稻新不育系、强恢复系选育和强优势新组合选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国内属首创。
  为减少杂交稻生产用种的风险,他们研究出红莲型杂交稻提纯技术,建立了亲本提纯繁殖体系,使红莲不育系大面积繁殖的纯度达到99.96%以上,为红莲型杂交稻实现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杂交稻领域,红莲型与袁隆平的野败型和日本的包台型,已被国际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近10年来,朱英国等人成功地选育出优质的红莲型不育系珞红3A和红莲型杂交稻组合红莲优6、珞优8号和粤优9号等优质组合,推动了优质杂交稻的发展。其中,珞优8号的最高亩产达876公斤,并且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一步跨入“超级稻”行列。
  2010年,另一个组合的新品种“两优234"通过湖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专家们认为是首次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成功选育的抗虫杂交稻并用于生产。这种抗虫基因是野生稻的天然抗褐飞虱基因,由栽培稻与野生稻多次杂交后为人类所利用。
  
  发展的关键在于种质创新
  
  目前,红莲型、马协型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已实现了产业化,得到了大面积推广。试验表明,红莲型杂交稻在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华南地区和河南南部均能种植。目前,他们通过审定、认定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达18个,并形成了政产学研的推广模式,累计推广面积达8000余万亩。经过连续多年在菲律宾、越南、斯里兰卡、孟加拉国、莫桑比克等国试种,比当地品种增产20%至50%,出口潜力也非常大。
  2010年12月,朱英国团队在海南新建的第二个杂交水稻研究基地通过武汉大学验收。在新基地上,他们将推进四大创新:一是种质资源源头创新,抓品种就是抓源头;二是技术创新,吸收现代生物技术用于育种实践,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三是理论创新,攻关植物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的基础研究;四是产业体系创新,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参股等方式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在朱英国看来,创新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在4.4亿亩左右,其中杂交稻占55%,而产量却占到66%,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杂交水稻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杂交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种质创新。”
  “我们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品种创新和新品种兼容,就是要不断适应粮食安全问题带来的挑战。”朱英国说,马协型和红莲型杂交水稻开拓了雄性不育资源的新领域,有效地防止了单一细胞质来源可能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取得丰收,这是令人高兴的成就。但是,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2020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10800亿斤以上的目标,而且我国人口还在不断增长,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粮食问题依然不容小视。所以,无论粮食产量达到什么程度,基础研究不能放松,品种创新仍然重要。
  朱英国表示,“超级稻”后,种质研究要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长远发展机制。指的是大面积高产,而不是指哪块田的高产;“优质”指的是碾米品质、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卫生品质、储藏品质等多方面,“既要好看,又要好吃”;“多抗”是指抗虫、抗病,一个稻米的品种再好、产量再高,但如果不抗虫、抗病也无济于事;“广适”是指不仅要适应我国的气候环境,还要适应东南亚、南亚、非洲的环境。
  
  多方携手化解全球粮食危机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蒜你狠”、“豆你玩”、“苹什么”等一连串与物价上涨相关的流行语,给国人留下了深刻印 象。但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大蒜、绿豆丕是苹果,虽与民众日常生活有一定关联,旦都不是主要粮食产品,2010年年底,尽管中国月度CPI增幅已超过5%,但大米和小麦价格涨幅并不显著。
  但在全球范围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只统计,2010年12月国际粮食价格创出了万史新高,甚至已超过2007~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水平。粮农组织近日发出警告,认为世界面临一场新的“粮价冲击”,如果主要农作物产量不增加,2011年粮价还将进一步上涨。
  比较两次危机,唯一有所不同的或许是,2007~2008年危机是从亚洲的“大米危几”蔓延开去的;2010~2011年危机则首先表现为“小麦危机”:2010年5~11月国际小麦价格已上涨近90%,而米价目前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定。但根据经济学常识不难预见,由于各种主要粮食之间存在较强替代生,小麦价格上涨引发大米、玉米等价格上涨只是迟早的事。
  对此,西方媒体又在老调重弹,将过去10年粮食价格的不断上涨,归咎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旺盛需求,特别是“食谱中的肉禽类增加导致粮食消耗上升”。这显然是不值一驳的无稽之谈。另一个屡被提及的原因是“气候变暖”。表面上看,2010~201 1年全球粮价上涨,的确可归咎于一系列偶发性自然灾害引起的粮食供给趋紧,如2010年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欧洲和中亚粮仓因干旱导致的小麦减产。但气候只是左右粮食生产的诸多因素之一。2010年,中国南北各地同样遭受了一系列天灾,但中国粮食总产量却增长了3%。
  时隔仅仅2年,全球高粮价便卷土重来,显然已具备了某种周期性,甚至比全球经济周期表现得更为频繁。这不能不让人思索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那就是:随着气候变化加剧、人口规模增长、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以及淡水资源日趋紧张,近年来全球粮食的供求格局正处于一个微妙的、堪称“锋刃上的平衡”,粮食供给所预留出的空间极其有限,一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放大供给的不足。这些扰动因素包括经济增长过热、投机、自然灾害等,甚至某一个并非关键的粮食出口国的临时政策也会引发席卷全球的“蝴蝶效应”。
  笔者以为,经历过上一次粮食危机,各方理应有所反省,总结教训:第一,各国的粮食储备系统是否健全;第二,一些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是否已对本国畸形的农业政策进行了再调整;第三,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盛行的投机行为是否通过加强监管得到了抑制;第四,在发达国家开发新能源的口号背后,大量粮食被用于提炼生物燃料的现象是否得到了纠正;最后,G20除着眼于强化发达国家主导的金融监管外,是否也同样关注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饮用水、健康、贫困等基本生存权问题。
  遗憾的是,上述所有问题都还无法给出鼓舞人心的回答。
  就中国而言,老百姓历来信奉“民以食为天”和“自力更生”。最近10年来,中国粮食自给率一直高居95%的水平,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也堪称完备。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开放,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日益接轨,总体上虽尚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但依然无法完全隔绝外部冲击,难以独善其身。
  首先,粮食的替代性对于中国同样存在。尽管中国小麦连年丰收,但近年来对于玉米、大豆的进口需求逐年增长;而玉米、大豆又是动物饲料和食用油的重要来源,这势必带动肉类和食用油的价格水涨船高,而后者又将拉动更多的粮食和其他消费品价格上涨。
  其次,国家之间也会有明显的传染效应。2008年,为平息国内对于高粮价的不满,埃及开始限制大米出口,立刻引发全球三大大米出口国印度、泰国、越南群起效仿,由此也进一步加剧了危机;而2011年,一旦俄罗斯、乌克兰等主要小麦出口国宣布出口禁令,随着小麦国际价格持续走强,势必会有更多国家跟进,从而导致粮食供给紧张局面愈演愈烈。
  最后,当前中国国内潜伏着诸多物价不稳定的诱因。特别是高房价和高通胀导致的自我强化预期。当国际粮价普遍上涨之时,或多或少会为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提供一个定价格。
  正因如此,要想化解高粮价冲击,中国与其他主要大国应尽快在G20的多边框架下,对正在酝酿形成中的全球粮食危机进行紧急磋商,通过政策合作,最大程度地降低本次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预测分析:2011年我国粮价涨幅将趋缓
  
  近日粮食危机成热点话题。粮食问题已引起G20峰会关注,并纳入峰会议事日程。粮食危机如果再度发生,会否影响国内粮食供应?专业人士认为,中国口粮供应充足,但国际粮价大涨或引发国内粮食调入省短时粮价明显上涨。从全年看,今年我国粮价涨幅将趋缓。
  
  中国口粮没问题
  中国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就粮食危机问题表示,联合国所指粮食危机与中国的粮食概念有区别。
  据介绍,粮农组织的粮食价格指数由小麦、玉米、大米、植物油、乳制品、糖、肉等一篮子农产品构成,跃增至214.7点,超过了2008年6月创下的213.5点的历史最高纪录。从这一指数构成可以看出,联合国所说的“粮食”范围更大。李国祥认为,联合国指的粮食危机实际上是食品危机。中国通常讲的粮食口径更小,主要指小麦、稻米,有时包括玉米,即人们常说的“口粮”。因此,国际粮食紧张,中国口粮未必紧张。
  
  手中有粮心不慌
  李国祥分析说,中国口粮自给率超过90%,其中稻米去年自给率超过100%,还有出口;小麦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玉米近两年略有缺口。中国口粮供应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均有保障。
  李国祥认为,今年中国口粮供应有保障。理由是:第一,去年中国粮食增产2.9%,从年增长幅度看属于较高年份,为今年粮食供应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去年增产中七八成为东北粳稻,现在南方人有更爱吃北方粳稻的趋势。第三,中国粮食库存水平较高。去年初时中国粮食库存达2亿吨,去年全国年产粮食5.45亿吨。“去年,要不是国库粮不断抛出,粮价还不知道要涨到哪儿。”李国祥估计,去年全国粮食新增供给量超过6亿吨。“如果今年的天气不是极端恶劣,完全可以应对口粮供应。”第四,去年农民惜售严重,手中存量很多。如果今年价格较理想,加上国家制止恶炒,估计农民会卖粮。
  
  局部波动料加剧
  李国祥表示,如果今年出现恶劣天气,粮食供应还会有麻烦。“国家现在一直将弦绷得很紧。”
  他认为,首先,天气恶劣秋粮也许会受影响。中国粮食七成来自秋粮,夏粮九成是小麦。我国年产稻谷约1.8亿吨,年产小麦1.2亿吨。另外,国际粮价大涨将对国内粮价构成较大上涨压力,国内粮价波动将会加大。一旦国内、国际粮价出现价差,将会加剧走私。2008年时,国际米价大涨,最低时6元一斤,国内米价才2 元左右,广州海关当年破获多起大米私运境外案件。另外,今年如果中国需要进口粮食,成本将会比去年高。国际市场粮价去年初并不高,是后来涨起来的。
  李国祥分析称,国际粮价大涨受影响最直接的就是粮食自给率不足的沿海省份,比如广东粮食自给率不足30%。从过往经验看,国际粮价上涨,沿海粮价将首先上涨,再逐渐向内地传导。即使国家安排粮食大省外调,往往也有滞后期。他分析说,去年玉米进口比较多,原因之一就是有些地方不愿意调出。不过他也表示,中国粮食的周转量约占年产的三分之一,七八千万吨的粮食都存在国库及地方粮库中,完全由国家掌控,粮食商业企业的加工库存量很少。因此,国家平抑粮价的能力很强。
  
  中国粮价涨幅小
  今年的粮价还会涨多少?李国祥分析称,去年中国粮食上涨约13%,百姓感受估计还会再高一些。今年粮食价格会涨,但涨幅会小于去年。去年秋粮国家改变收购策略后,就没有再出现抢购,目前东北农民还在担心大米出售问题。
  他不认为粮食价格会连续上涨,即使出现此种情况,国家货币政策一旦趋紧,需求则会受到遏制,价格马上就会回落。食品涨、菜涨、油涨,说到底不是粮食供需出了问题,而是通胀的一种表现。
  
  中国粮价面临严重压力
  受到国际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的传导效应影响,再加上国内国际游资的轮番炒作,中国的粮食食品价格2010年也出现快速上涨,并成为去年消费品价格指数(CPI)上涨的最大推手。国内有专家指出,虽然目前国家加大了对食品价格的调控力度,但是进入冬季以来多地出现的异常严寒气候无疑会让这一轮调控的成效打了些折扣。
  1月9日,中国前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一处论坛上表示,我国价格体系以粮食为中心,尽管我国连续7年实现粮食丰收,但国内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张平衡状态。此外,各地粮食储量的统计数字与实际使用量可能有较大出入。而由于目前国际粮价飙升,一旦国内粮食出现短缺,粮价将面临严重上涨压力。项怀诚还指出,粮价上涨很容易推动物价结构性上涨,国家应将调控粮价视作是物价调控的重中之重。
  国土资源部等三部委近日发布的一份联合通报显示,2009年度我国部分地区违法用地问题很严重,部分地区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15%以上,这都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有分析称,虽然2010年国务院出台的“国16条”以及密集的各种限价令,使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的势头暂时得以缓解,但粮价接下来再度出现大幅上涨的隐患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而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对肥沃耕地的大量侵蚀以及不可预测的大规模天灾都有可能成为新一轮价格上涨的导火索。
  尽管中国也面临粮价进一步高涨的压力,但由于中国的粮食生产一直是自给自足,而且近些年来一直是丰产,供应充足,尤其是2010年中国粮食增收幅度比较大,因此整体上中国的粮价不会出现非理性暴涨,中国的粮食安全也有充分的保障。
  
  2011年中国粮价或将稳中寻均衡
  
  中央“一号文件”或将在2011年2月初出台,且预计内容将再次锁定“三农”,这将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3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第8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关注三农问题。
  在2010年12月22日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后,有专家预计“2011年的财政支农预算有望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对于这些预算的投入方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而易见的是国家针对农业的财政支出总额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是近5年来的增幅最大。据统计,当前全年的财政支农投资数额是30年前的500倍,10年前的7倍,5年前的3倍。
  但是,从横向对比来看,我国的财政支农总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还是偏低,近30年来几乎一直低于10%的水平,而据了解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提供的财政支持相当于农业本身GDP的25%以上,日本、以色列等国更是高达45%-95%的水平。因此,对于农业大国中国来说,我国农业支出总额和农业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望继续保持增加的趋势。
  农业历来是弱质的产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及生产方式变革迟滞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在我国“靠天吃饭”的局面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由于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因此政府的扶持就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由于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支出比重不足,导致我国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和其他生产条件优化受阻,其中突出的影响包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变差,排涝灌溉受到影响;土壤质量变差,综合肥力下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农业技术研究力量不足,技术转化率较低推广较慢等。“百业农为基”,“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调整思路,增加农业财政投入力度,循序渐进,积极做好“三农”发展的财力和物质保障。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国家财政实力也不断壮大。当下,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工业化大发展的阶段,而农业财政政策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农业财政政策日趋完善,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包括由原来的重视农业生产环节转变为农业生产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并重;取消农业税给农民减负,且增加各种直补力度和范围,加大“三农”投入,促进农民增收;调整优化政府基建投资结构,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支持生态建设、扶贫及农业综合开发等。国家对农民的分配关系逐渐转变为“基本不取,多予与放活并重”的思路。
  虽然近几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姓“农”,但是已经从“面面俱到”,改为每年侧重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近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侧重。
  预计2011年我国将大幅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尤其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那么这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虽然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增产312亿斤,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连增”的成绩,但是2010年的干旱、洪涝、山洪等灾害的“范围广、持续长、灾害重”让中国人民难以忘记,而农田水利投入滞后的弊端也尽显无疑。水利部部长陈雷也表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目前,全国有8万个水库基本上都是1958年合作化后由集体经济组织兴建的。然而多年过去了,分散的农民和县乡政府兴建的水库不多,而原有水库 中3万个中小水库需要维修。有专家指出,从更长远的时间维度来看,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有赖于过去打好了粮食生产基础,而现在“重新起步”,通过抓水利建设来保证粮食的可持续增产,是为未来几十年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
  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里,我国通货膨胀日益加剧,继续在2011年里稳定农产品价格已成为当务之急,而解决水利问题是稳粮保供给的关键进而调控价格。同时农村用水效率欠佳也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内地水资源短缺和水源不均严重影响着粮食灌溉。种种严酷的现实说明2011年增加三农投入势在必行,农村水利发展已经刻不容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头已毫无悬念。
  然而我们从政府决定的主题中也可以感受到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脆弱,例如2009年玉米、甘蔗、棉花等作物的减产以及极端天气的危害使得2010年种植面积紧缺进而造成价格非理性疯涨。虽然目前市场各分析机构对于农产品价格维持长期上涨趋势态度基本一致,但是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2011年农村工作核心之一,在尽量不打击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前提下控制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将是明年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我国经济应“稳”字当头,正是这个“稳”字主导了未来中国农产品市场也将呈现平稳的走势格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下除了国内的农业政策外,我国农产品价格走势还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如国际市场、突发事件等,因此综合来看,未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有望在新的区间寻找均衡点。
  
  2011年小麦市场行情展望
  
  回顾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异常天气、通胀等一直贯穿小麦市场。展望2011年,在宏观经济整体向好、通胀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结合粮食生产形势,笔者认为小麦价格仍将呈现整体上涨的行情,大幅波动风险加大。判断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宏观经济形势
  有关专家预计今年国内CPI将超预期达3.3%,在通胀压力下,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2011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8%左右,CPI升幅目标约在4%。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显示,“宽财政、稳货币”将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主要思路,“调结构”和“防通胀”则成为明年的两大任务。与此同时,美日等经济发达体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大量的热钱涌入农产品这块“价值洼地”。整体来看,向好的经济环境和热钱的涌入为小麦价格的上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中央“防通胀”的工作任务也将调控小麦价格的大幅上涨。
  
  政策支持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曾表示,适当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对中国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是有利的。10月12日,国家公布明年将继续实行托市收购政策,并适当提高2011年托市收购价。经报请国务院批准,2011年生产的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和混合麦托市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5元、93元和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元、7元和7元。小麦托市收购价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农户的惜售以及粮食购销企业存粮待涨的心理。
  
  基本面
  粮食库存。目前虽然小麦库存相对其它农产品充裕,但小麦的质量情况堪忧,其有效供给量偏紧,且小麦库存分布的区域性不平衡。目前小麦库存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等省份。江苏托市小麦拍卖已经连续8周停拍,苏皖地区09年新麦因收购期间降雨等原因影响,小麦质量受到影响。
  粮食生产。自04年以来我国小麦产量虽然连续6年增长,但增幅不断下降,2010年产量出现小幅下跌,2011年小麦继续增产压力较大。据农业部农情调度,2010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达3.4亿亩,比上年增加100万亩;截至12月中旬,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合计83.7%,比近十年平均值高4.6个百分点,为2005年以来最好的一年,但9月份以来小麦主产区的持续旱情仍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为2011年小麦产量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国际小麦
  目前我国靠自身粮食生产只能满足909至95%的需求,其余差额部分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且由于我国在农业种植结构方面的不完善性,优质粮源仍然需要依靠进口,因此,国际粮价的持续上涨对国内粮价有一定的影响。2010年,全球几大重要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均遭遇了恶劣天气的影响,优质制粉小麦供应数量大幅下降,全球小麦市场形势令人担忧,国际小麦价格可能再度飙升。截至11月,2010年我国已累计进口小麦121.4万吨,同比增长75.5%,传导效应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2011年国内小麦市场行情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很大。粮食企业购销经营的难度加大,农户的惜售心理仍将加强,粮食企业“收粮难”的状况将进一步恶化。小麦市场由以前的政策主导将逐步显现“市场推动”与“政策调控”的博弈。2011年,国内小麦市场将在市场推动和政策调控中呈现整体上涨,大幅波动的行情走势。与此同时,小麦区域化行情以及部分品种行情或成为国内整个小麦市场行情的引领者。
  
  2011年中国大豆市场行情展望
  
  受到种植收益下降影响,2010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较上年继续缩减,但受益于生长期的良好天气,大豆产量整体呈现平稳略增态势;受到国内需求持续增长及阿根廷豆油禁运等因素影响,预计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将再创历史新高。在国际市场和国内政策面的影响下,2010年中国大豆现货市场行情呈现稳中偏强态势,价格底部较2009年有所抬升。
  展望2011年,国际宏观经济依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复苏存在较多的问题。美联储为应对美国经济复苏以及美国高失业率等问题的解决方法除了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以外,其他的方法似乎并不多。绝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美元的长期贬值应该是趋势所在,也更加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
  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迅猛而通货膨胀的恶化也愈加强烈,阿根廷、巴西、印度等国已经相当严重,中国也同样存在类似情况。发展中国家在美元贬值的外围环境下,更加担心通胀加剧而非经济增长。
  
  一、2011年中国大豆生产
  为稳定大豆市场价格、保护农民利益,国家连续两年在东北三省一区实行政策性大豆收购,有力的支撑了市场价格。同时,农业部也于近期发布公告称,明年将稳定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不过,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由于比较收益低于玉米、粳稻作物,主产区农户继续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并不高。预计2011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恐将继续下降,但出于政策扶持、种植习惯和天气等因素考虑,整体降幅有限。
  
  二、2011年中国大豆进口
  虽然2010年国内大豆产量预期平稳略 增,但受由于中国不断增长的植物油及蛋白粕的需求,初步预计2011年大豆进口数量还会有所增加,但增量将减少。由于国产大豆供给难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高达80%左右的对外依存度,未来五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将继续增加,预计年平均增幅或在5%10%左右。
  
  三、2011年中国大豆价格
  新年度东北大豆临储收购政策的出台,为市场夯实了价格底部;国际方面,全球大豆供求关系向紧平衡转变,美豆延续牛市可能较大,进口成本的高位运行将利好国内市场价格;另外,下游市场需求前景向好也将继续有力支撑市场。然而,受到进口数量居高不下及政府可调控政策性大豆库存充裕等因素制约,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空间有限。总的来看,2010年国内大豆市场整体行情呈现“上有顶、下有底”的态势,整体价格水平预计高于2010年。
  
  四、关注要点
  1、国际市场变化
  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表示,拉尼娜现象在2010年7月8月形成,并不断加强,有可能持续到明年初。历史数据显示,拉尼娜天气会对南美大豆的单产造成一定影响,今年9月南美大豆主产区巴西和阿根廷开始播种以来,炎热干燥的天气对大豆播种进度及生产条件产生不利。分析机构“油世界”12月14日预测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050万吨,但由于生长情况严重恶化,12月21日该机构再度下调产量预期至4300万吨至4800万吨,大幅低于年初预测的5440万吨。受南美大豆供应前景担忧影响,2010年上半年美豆走高可能加大,进而支撑国内市场。另外,全球经济复苏的状况,10/11年度美豆播种及原油、美元走势等,都将是我们关注的题材。
  2、国家政策
  我国政府始终致力于改善农产品自主供应能力,近年来采取了多项措施鼓励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实行政策性收购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度国家临储大豆收购政策继续实施,价格为1.90元/斤,较上年提高0.03元/斤。由此推断,在2011年政府将继续实施大豆政策性收购,而收购价格也将高于2010年水平。与此同时,在通胀威胁下,国家调控政策将继续加强,政策性大豆抛售或将成为常态。尽管受起拍价较高及进口大豆充足等因素影响,竞价交易结果始终不理想,但政府可调控政策性大豆资源仍较为充足。所以无论抛、储,国家调控政策都是影响大豆市场走向的重要因素,同样需要密切关注。
  3、宏观经济影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我国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预计201 1年整体货币政策将适度从紧,但不会出现明显紧缩。市场普遍预计国内全年新增贷款6 7万亿元,M2增长15%16%,这可能预示着明年的流动性依旧保持相对充裕。此外,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内利差,热钱流入可能比较明显,从流动性的角度看,有利于包括豆类油脂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2011年国内玉米市场将走强
  
  2010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在减产、需求、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呈现出大幅上涨走势。6月开始,受政策调控,国内玉米市场高位震荡。10月之后,受大宗商品涨价带动,新季玉米价格高开高走,快速上涨。11月末在国家调控措施影响下,开始走弱,目前保持了高位小幅波动走势。受国内玉米需求增加及通胀预期的影响,预计2011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仍有走高的空间。
  
  一、影响玉米市场因素分析
  1.玉米种植成本提高推升农户对玉米价格看涨预期
  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先是西南地区的秋冬春连旱,使当地农业生产遭受了较大的损失,接着是4月中旬开始的大范围的低温天气,导致10多个省(市)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东北秋粮播种进度被延迟。而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各地灾情更是多发。据有关部门统计,与2000年以来同期相比,今年的洪涝灾害损失各项指标均偏多。灾害性天气导致用种用肥用药量增多,抗灾救灾投工投劳、抢收抢种机械作业费用增加,种粮成本的增加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受农户种植成本提高以及相关商品涨价的影响,尽管今年玉米上市之后,玉米价格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但农户惜售看涨心里依然严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农民工外出打工收入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粮食价格虽然近年来总体走高,但与其它许多商品价格相比,仍然处于“价格洼地”,农户普遍看涨后期的玉米价格。尽管在国家调控措施的影响之下,玉米价格近期有所回落,但上市量暂时并没有明显增加态势。农户普遍对后期玉米价格仍有一个看涨的预期,这种看涨预期支持玉米价格保持一个高位运行。
  2.政策粮收购累积效应提升粮价上涨预期
  在影响包括玉米在内的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中,政策粮收购的累积效应作用明显。从2005年以来,国家已经连续多年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和临储粮食收购政策,小麦、玉米、稻谷的政策性粮食收购价格逐年持续上涨,在粮食市场各主体中形成了较强的路径依赖,即粮食价格逐年走高已成“共识”。“早卖不如晚卖”、“晚收价格高”成为近几年粮食市场的真实写照。这种看法推高了各级市场主体对未来价格走高的预期,成为目前粮食收购市场中农户惜售严重,多元主体竞购激烈的主要原因。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虽然国家的政策性玉米收购价格还未公布,但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临储玉米收购价格再度提高已成为必然。国家的政策粮收购累积效应提升了粮食的上涨预期,使的常年以来农户集中售粮的习惯产生了变化,售粮期限延长,全年售粮特征开始出现,粮食的季节性特征有所弱化。预计后期随着国家政策对粮食问题关注度的提高,这种特点仍会延续一段时期。
  3.政策性玉米拍卖持续进行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供应
  从国家对2008年产玉米实施大规模临储收购以来,临储玉米拍卖便一直成为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供应的主要渠道之一,虽然2009年产玉米国家临储收购数量较小,但由于前期结转库存数量较大,从去年7月份开始国家临储玉米拍卖一直持续进行。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对东北临储玉米和跨省移库玉米实行定期拍卖政策,以增加玉米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并且针对国内玉米价格的不断上涨给下游行业造成的压力,从5月中旬开始,连续对东北临储玉米拍卖细节进行调整,加快临储玉米流向市场的速度,优先保证当地饲料及养殖企业的需求。6月中旬开始,又在拍卖中增加部分中央储备玉米。新玉米上市之后,国家不但没有停止临储玉米拍卖,并且于11月开始的跨省移库拍卖中也增加了中央储备玉米的拍卖。临储玉米的持续拍卖对保证市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12月底,2010年以来国家累计投放到拍卖市场的临储玉米约为6345万吨,累计成交量约2745万吨。政策性玉米拍卖增加了国内玉米市场供应,稳定了国内玉米市场价格, 对抑制国内玉米价格的上涨发挥了重要作用。
  4.玉米需求量增加推动国内玉米价格上涨
  今年年初开始,受生猪存栏量高位及需求疲弱的影响,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曾经一路走低,加上玉米价格的高位运行,国内生猪养殖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猪粮比价2月初跌破6比1的盈亏临界点,3月初跌破5.5:1的黄色警戒线,4月初跌破了5:1的红色警戒线,并且连续多周运行在5:1的红色警戒线下之下。为了稳定生猪生产,国家先后启动了五批冻猪肉收储计划。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国内猪肉及生猪市场价格从6月份开始恢复性上涨,猪粮比价7月中旬开始恢复在6:1的盈亏点之上运行。据发改委数据显示,12月15日,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出场价格13.97元/吨,较前期略有回落,但仍处于今年以来的较好水平;全国猪粮比价为6.59,生猪养殖业处于比较良性发展的状态;2010年11月全国生猪存栏量为45470万头,也处于今年以来的高位。饲料养殖业效益的提升推动饲用玉米需求量增加,对玉米价格构成支持。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经济的复苏,玉米深加工产品价格开始上涨,玉米深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对玉米需求量增加。2010以来,玉米深加工产品价格继续上涨,推动深加工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为了稳定玉米价格,优先保证饲料养殖业供应,从5月18日开始,国家在东北产区的临储玉米拍卖中限制深加工企业参与;11月16日开始,跨省移库临储玉米拍卖中也开始限制深加工企业的参与;
  从7月15日起取消了酒精和玉米淀粉的出口退税;11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对玉米深加工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清理的紧急通知”,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
  目前,包括酒精和淀粉在内的玉米深加工产品仍然保持高位运行,深加工玉米需求保持较好状态。2010年12月31日,吉林地区玉米淀粉出厂均价为3000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450元/吨。吉林地区普通食用酒精出厂均价为6500元/吨,较去年底上涨1000元/吨。
  5.大宗商品涨价带动国内玉米价格走高
  从近期的商品涨价、粮食涨价、物价上涨之间的关系来看,首先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级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避免经济二次探底而采取的包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内的措施为全球及国内商品市场释放了巨大的流动性,成为包括粮食价格在内的商品价格大幅走高的源头所在。由于流动性充裕,包括原油在内的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近期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走势,虽然国内粮食市场主要品种价格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呵护下总体呈现了稳步走高态势,但由于其它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走高,粮食市场“价格洼地”仍然明显,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开始跟随上涨。从玉米市场的情况来看,由于今年政策收储在玉米市场作用的弱化,影响玉米价格的其它因素的作用得到加强,相关商品的涨价对玉米价格的上涨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对包括玉米在内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6.物价调控措施密集出台抑制玉米价格上涨空间
  2010年11月4日,在《开展2010年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对从事粮食特别是粳稻、玉米等重点品种收购、加工和销售的经营者逐户核定企业商品粮最高库存量,并定期进行检查。另外,在秋粮收购期间,对各类粮食收购主体的粮食收购资格开展一次全面核查。
  2010年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确保供给、完善补贴、增强调控、加强监管等四大调控措施,提出“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同时,在玉米拍卖中,有关部门修改交易细则,提高竞拍准入“门槛”,大幅提高交易双方的交易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处罚力度。
  2010年11月底至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成六个国务院督查组,赴18个省市督促检查工作,重点调查了解有关地区价格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供求和价格变动隋况。
  这些调控措施使的从2010年11月末开始,国内玉米价格止涨回稳,局部回落,进入小幅震荡整理阶段。
  
  二、后期关注因素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2010年12月3日,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消息,2011年中国将会终止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2010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这次年内的第二次加息反映了国家防止价格上涨预期的措施进一步增强。
  可以看出,国家调控物价具体措施正处于落实时期,短期将会对包括玉米在内的整体粮食价格水平形成压制。尽管近期玉米价格的回落并没能有效缓和农户的惜售心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价格的波动或将降低农户的玉米价格看涨预期,预计后期玉米市场成交量会较前期出现增加态势。
  2.临储收购价及市场调控方式的变化
  随着国内玉米主产区玉米上市量的增加,国家收储政策不断受到市场关注。据消息称,今年国家将南方饲料养殖企业到东北采购玉米运回本地的费用补贴减半,即由去年的70元/吨降至35元/吨,补贴期限为国家公布临储价格开始至2011年4月30日止。并且规定如果市场价格超过临储价格5分/斤,中央财政补贴将会停止。从此消息可以看出,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将会公布今年东北产区的临时收储价格。后期需要关注临储收购价格对市场的指向作用。基于物价总水平及玉米市场价格的现实,虽然国家将会在东北产区公布临储收购价格,但预计市场价格回落到国家公布的临储价格的可能性较小,国家启动玉米临时收储的可能性不大。后期国家的玉米市场调控将会更多的通过强化行政市场监管的手段来执行。如果后期玉米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情况,国家将会强化在玉米产区的市场监管力度,强化国内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对玉米收购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稳定国内玉米市场。
  3.国储玉米补库情况
  近期,市场传言东北产区国储玉米补库已经或正在实施。如果国储补库开始,势必将会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支持。国储玉米经过长时间的拍卖,后期的确面临着补库的需求,由于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已处于相对高位水平,预计国储补库价格将会与市场价格处于相近或略高水平,从而将会提振东北产区玉米市场价格,在市场传导效应之下,进而提升黄淮产区乃至全国玉米市场价格总体水平。
  4.国际玉米市场情况
  2010年1-11月,中国进口玉米数量为155.8万吨,创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国内进口玉米数量的增加,国内玉米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较之过去更加紧密,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变化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CBOT玉米市场价格高位运行,按近期的市场价格计算,进口玉米价格已经高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国内玉米需求的刚性增长,通过进口玉米来调剂余缺或成为一种常态,特别是如果考虑到国储补库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影响,如果国储补库难以在国内顺利完成,那么将存在通过高价进口玉米补库的可能性。而从国际市场玉米情况来看,随着国际玉米价格的走高,后期或会有回调出现,但预计回调幅度将会受到限制,供需偏紧的市场格局会继续支持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继续向上拓展空间,从而将会对国内玉米市场继续提供支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