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红楼梦》与《聊斋志异》梦的比较 聊斋志异 红楼梦 比较
 

《红楼梦》与《聊斋志异》梦的比较 聊斋志异 红楼梦 比较

发布时间:2019-03-30 05:03:36 影响了:

  摘 要:《红楼梦》与《聊斋志异》都是我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在赞颂女性、表现世间情爱方面,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虽然两者存在不同,但都是大量的写梦,并将梦写的空幻迷离,寄寓深远。本文将从梦的类别、思想内涵两方面比较两者梦的异同,使更为深刻的了解梦对于《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的不可忽略的影响。
  关键词:《红楼梦》 《聊斋志异》 梦 内容 思想内涵
  梦文学,最早在《诗经》中出现,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它以梦始,以梦终,全文穿插着三十二个梦,产生了空幻迷离的审美效果,把古代梦文学推向巅峰。而《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风貌的短篇小说集,展现了别具一格的荒诞场景和具人情的花妖狐魅。在它的四百九十余篇中,有七十余篇是写梦的。梦是《红楼梦》和《聊斋志异》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梦的内容、思想内涵以及原因方面比较两者梦的异同,使更为深刻的了解梦对于《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的不可忽略的影响。
  一、《红楼梦》与《聊斋志异》梦的内容
  《红楼梦》与《聊斋志异》都大量写了预兆梦和思绪梦。《红楼梦》中秦可卿和贾元春托梦,预示贾府将由盛转衰;贾宝玉梦见晴雯和黛玉辞行,预示着将不久于世;宝玉游太虚幻境之梦,预示了众女子的结局。《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借亡灵、神仙或自然界的其他意象在梦中指点迷津。《于江》中,于江通过其父托梦找出杀父的狼,为其报仇;《老龙船户》中,城隍托梦巡抚,为其提供了破案线索;另外,《霍生》、《牛飞》、《田七郎》等都是预兆梦的代表篇目。对于思绪梦,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学作诗而不得,却在梦中得一佳作;小红幻想着与贾芸结合,遗帕惹相思之梦;《聊斋》的《狐梦》篇中,毕怡庵读《青凤传》,心向往之,于是有了一段在梦中与狐相恋的奇缘。这类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将思绪具象化了。
  《红楼梦》是长篇小说,而《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所以《红楼梦》必然比《聊斋志异》在整体上人物塑造更全面,情节更完善,结构更为严谨。因此《红楼梦》还描写了一些对于情节发展、人物性格描写有帮助的梦,例如预言梦、相思梦。贾宝玉梦见甄宝玉,两人不仅同名同貌,更重要的是性情也相似,但是甄宝玉却是走仕途经济之路,这个梦对比出了贾宝玉性格上的叛逆,同时也预示了宝玉的分裂。林黛玉病中惊梦宝玉向自己剖心示爱,同晚,贾宝玉在梦中大喊心疼。宝黛同梦,展现了相思,讴歌了爱情。另外,四个太虚幻梦贯穿全书,紧凑了结构。这几类梦是《聊斋》所没有的。
  二、《红楼梦》与《聊斋志异》梦的思想内涵
  《红楼梦》中数量众多的梦的思想内涵主要是社会的悲、家族的悲、女性的悲、爱情的悲、人生的悲的意蕴呈现。小说开篇通过甄士隐的梦交代了故事缘起,寓示了以宝黛爱情为主线的悲欢离合;秦可卿托梦,预示贾府由盛转衰,给全书定下了悲剧基调;从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后,贾府开始呈现衰败之势,而从此,梦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且恶梦连连,怪事不断。现实中的悲剧通过梦呈现出来,使人们对现实的抗争充满宿命感,无法摆脱。
  《红楼梦》中的梦还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思想。《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在甄士隐和贾宝玉的梦中出现,而以宝黛爱情为主线,围绕着贾府所发生的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悲欢离合只是太虚幻境中的一场场“红楼梦”。
  《聊斋志异》中梦的思想内涵主要是呈现出对现实的否定批评和对理想的追求。“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蒲松龄悲愤贪官暴吏,如他在《梦狼》的最后说:“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可见他对封建官吏制度的深恶痛绝。蒲松龄借梦幻揭露科举制度抹杀人才之罪恶。《王子安》、《司文郎》《于去恶》、《三生》等篇都通过梦,从不同角度揭露了科举制度的黑暗。
  《聊斋志异》通过梦寄托理想。《聊斋志异》中的梦表现了蒲松龄对情感理想、人生价值的追求如《梦别》借托梦歌颂了朋友之间心心相印的友情,抒发了蒲松龄渴慕知音的理想情感。而郁郁不得志,使蒲松龄耿耿于怀,在孤独寂寞中走进花妖狐魅的荒诞迷离世界中,在梦幻中肯定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如《莲花公主》中,清贫书生窦旭因为“君子爱莲花”的妙对成为蜂国座上客,招为了驸马,现实中的不如意在梦境中得到了满足。
  另外,《窦氏》、《青梅》、《田七郎》等篇体现了蒲松龄的侠客思想价值追求。“人生不得行胸怀,不屑货殖,即不游侠,亦何能不曰太阿、龙泉,汝知我哉?”[4]蒲松龄出身没落地主家庭,对当时社会的苛政暴吏以及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深入的了解。他不满现状,同情百姓,但是又无能为力,因此把希望寄托于那些有奇行异能的侠客身上,充满了对当时社会强烈的批判精神。
  当然,《红楼梦》与《聊斋志异》中的梦的思想内涵有着相通之处。古人有“真人无梦”的说法,真人“其觉无忧”,所以“其寝不梦”。人担忧现实,有情虑妄想,有理想追求,就容易做梦。虽然《红楼梦》和《聊斋》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不同,但都处于同一时代背景下,作品都反映了现实,梦创作的思想内涵都有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批判,对爱情的讴歌和对理想价值追求的相通之处。如香菱作诗,说明她在苦难之中并没有放弃对美的追求,表现了她对诗意人生境界的向往;王子安在梦中被狐骗中进士,洋相尽出,体现了他人生的悲剧。
  《红楼梦》与《聊斋志异》中的梦都深刻而鲜明地表现了小说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同时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表现和深化了主题 ,呈现出了“人生如梦”的象征意味。总之,深入地阅读作品,关注梦,了解梦,通过梦的创作去体会曹雪芹和蒲松龄寄寓其中的爱与恨,悲与喜。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张稔穰.聊斋志异艺术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盛伟.蒲松龄全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4]蒲松龄.《题吴木欣》,蒲松龄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6]俞平伯.红楼梦研究[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作者简介:孙亚楠(1990.01-),汉族,山东青岛人,现就读于临沂大学文学院09级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一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