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初中生积累好段 提高初中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方法
 

初中生积累好段 提高初中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方法

发布时间:2019-04-17 04:38:11 影响了:

  新课程对于作文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初中作文教学现状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素材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是生活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学生没有丰富的材料,写作时就只有胡编乱造。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联系生活,深入挖掘,积累写作素材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多彩,写作素材就越充足,作文内容才会丰富具体,具有真情实感。一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一个对生活漠不关心的人,是不可能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人际交往活动和其他各种有益的活动。二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1. 要学会用心观察,即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从生活中的小事深入挖掘材料,发现闪光点。2.要学会随时观察,即要时时刻刻关注生活,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3.要学会反复观察。当学生对生活现象产生困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再观察、再思考,使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更清晰、更深刻。4.要学会动笔记录。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或观察片段,把观察到的人、事、物、所产生的感受都记录下来。5.要学会亲身体验。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扩大知识领域,引导他们多写生活中的事,以小见大,写出生活气息,写出真情实感。例如,我要求学生写自己在家做过的一次家务劳动,为了使文章真实可信,富有情趣,我让学生回家先亲自实践,到校后亲自指导。学生们写出了《第一次叠被子》《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做饭》等作文,都富有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
  第二,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每个人的生活阅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去直接观察、感受。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那些不可能亲自去观察、认知的生活和知识,从而拓展知识面,开阔眼界,使写作素材不断丰富。1.可以在班上建立图书角,充分利用有限的图书资源,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图书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阅读、做读书笔记、积累资料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灵活运用所积累的材料。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4.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勤于动笔的习惯,多做读书笔记,多写心得体会等。
  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勤于思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头脑中有一个充实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自然,做生活的主人,不光要用眼睛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用耳朵聆听生活中的种种声响,还要教他们用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体会。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在充分利用生活资源的同时,开拓生活的空间,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丰富人生,了解社会。如何关注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呢?首先,从生活的小事观大节,“于细微处见精神”。如果把小事放在大的背景中去透视,文章就会有深意。其次,“处处留心皆学问”。读报纸、看电视可积累写作素材。如广告语、影视台词、时事热点、流行时尚、时人新语……都值得我们去搜集整理,并学会在作文中恰当运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加以感悟和思考,既要把生活看成是提供素材的源泉,又要把生活看成获得人生营养、体会生活内涵的广阔天地,这样就一定能从中受到熏陶、启迪,产生宝贵的情感,获取新鲜的写作材料。
  三、教会学生把握主题,选好材料
  有了写作素材还要学会选择材料。怎样选材呢?首先,组织材料力求精当,注意材料不能游离主题,还要真实、准确。那种“一个人将几个小偷打跑”的情节是虚假的,“拾到东西一等几小时”的事例是经不住推敲的。胡编滥造的材料只会弄巧成拙。材料也不能过于狭窄。不要一写“奉献爱心”,就是“捐款”“扶贫”; 一写“母爱”,就是妈妈雨天送雨伞,晚上热牛奶;一写“老师”,就是补习功课,下班后家访……生活是非常广阔的,方方面面都有作文素材。其次,遴选材料要力求新颖。组织材料后,要对材料进行挑选。这一过程包括鉴别、比较、筛选、取舍等。比如写《我的老师》,如果写老师如何深夜备课、批改作业,怎样带病坚持上课,怎样帮助学生看病取药等,就好像把这些材料当做标签一样往老师脸上贴,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缺乏吸引力和震撼力,而有一个学生却抓住老师的一个“缺点”——健忘,进行构思选材: 老师为了辅导学生,忘记给家里灌液化气;为了备课,多次忘记带儿子看一场电影的诺言; 在家里埋头批改作业忘记了锅里炒的菜……这样写就很自然地把老师的形象和品质凸现出来。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写出来的文章发自内心才有真情实感;反之,离开生活、随意编造,又怎能谈得上感染力呢?叶圣陶先生说:“作文的源头是生活。”只有真真切切地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将内心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诉诸笔端,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理解、想象能力,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对生活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最终促进自己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也就是说“让生活教会我们做人,让生活教会我们写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