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
 

[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9-04-20 04:22:49 影响了:

  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涯离不开阅读,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高中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能力较差。下面本人结合具体的教学经验整理出教学生活中我们走进的教学误区,谈谈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
  1.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师课堂上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思考的太少,阅读课也是这样。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曾说:“长期以来教师都从教出发,现在要转到从学生的学出发。我们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会学生会学语文,课堂不是教师演讲的地方,而是学生学的地方。教师引导、点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一定要让学生读教材,再好的教材读不进去也是没用的”。教学中由于没有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末倒置。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对话关系,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缺乏的独特感受。
  2.阅读教学手段老化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分析课文的时候,总是把生动活泼的、有机的文章进行所谓的细化,如语法、中心等,使原本活泼的语文阅读程式化。更有甚者:先把课文分段,然后分析段意,分析写作特点等等。这种模式化的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机械的做法使语文丧失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语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语文不再是浪漫的语文,不再是美的语文,语文阅读也就没有了美感,学生得不到心灵的愉悦。
  3. 瞄准高考,进行应试教学
  教师主导课堂,为了应对高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是进行应试教育,只是给出、强调参考答案。这样,学生的个性、创造力被抹杀,造成了一种人言亦言的教学局面,学生成为了所谓的“小书呆子”。长期下去,课堂变成了死寂的海。学生鲜活的个人情感体验被这种标准化答案扼杀,学生难以体会到文学鉴赏的美与乐趣,自然对语文阅读就失去了兴趣。
  二.走出误区,改善教学
  1.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轻松的学习氛围会让学习事半功倍,教师应给学生们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另外,课堂上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讨论也可以自由一些,我们要让学生在心理上放松,把课堂打造成师生探讨文学知识的殿堂,让学生成为文章阅读的主人,而不是死记笔记的书呆子。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真正的耐下心来钻研知识。但是旧的阅读教学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对学生个体感受不重视,想方设法地把学生对文章的认知拉到老师对文章的认知或教参上来。这样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不好。只有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他才能努力去认识、研究并掌握这个事物。只要让学生产生了兴趣,他才会感觉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再是一种负担。
  2.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切为了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我个人建议应该提倡学生多读,提倡老师精讲。如果说教学是舞台剧的话,我们要让学生当演员,老师当观众。突出老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教师要真正的解放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寻得语文的浪漫与美。我们要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语文阅读的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实践的课堂。
  3.联系生活,学会“应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的心思细腻,开始对生活中的事情有了自己的体验,对社会中辛酸苦甜和真善美丑有了自己的感知,这就为阅读教学创造了生活基础,为学生理解文章的真情实感创造了条件。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生活体验和感情去感知文章,感知文中的事物、情感等,这些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当做文章的主人,让学生进入自己的角色去感知文章。这样学生既是读书人,也是书中人,对文章的感知就更真切,相应的阅读理解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在习作中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培养阅读习惯,从课内到课外
  “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语文的教学不能局限在课本上的知识,既要立足课内,又要放眼于课外,这就是所说的“源于课堂而高于课堂”。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学作品,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人物。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在短时间内拓展视野、扩展知识面、促进智力发展,而且通过大量的阅读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文化的积淀,使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审美倾向和价值判断,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张红霞,教师,现居广东紫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