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伯牙绝弦》百度百科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伯牙绝弦》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19-06-12 04:14:13 影响了:

  在语文教学中语感非常重要,语感就来自学生的朗读和背诵中。在当今新教法迭出的语文教改大潮中,诵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被许多人忽视。有人认为它“过时”了,还有人认为与其让学生读,不如多讲一些,也就是认为“读”浪费了“讲”的时间。其实,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较浅显的,学生基本上都能看懂,主要让学生多诵读就可以了,老师没必要多讲,教师完全可以少讲或不讲,个别地方学生不理解的就讲一点。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体会课文要反映的背景要素。
  一、诵读有助于培养语感
  语感是对作品的文字、语言敏锐而丰富的感知,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的丰富的了解力,“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这话是十分有道理的。学生对课文反复吟诵,就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学生在初读时,也许会感到并无什么特别之处,然而通过反复朗读,文中渲染的那种父慈子孝的真情就会使学生激动不已,并受到强烈的感染。可见,反复诵读,时间长了,学生的思想感情自然就会丰富起来,对文章意思也就领会得比较透彻了。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了,而且亲切地体会了,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论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老的话告诉我们,讨究有所得之后,还要吟诵,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把理解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语感。
  二、诵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汉语言的内涵极为丰富,表达思想感情的区别也极为微妙,每篇文章从语言的表层意义到深层意义仅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行的,须借助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想象、分析、推理,挖掘其思想内容,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古人对此深有研究,如清人贺贻孙在《诗筏》里说:“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其全集,愈多愈妙。反复诵至数十百过,口颔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至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诵读对理解课文的作用。当然我们教学时要将诵读和理解结合起来。
  如,教《春》一文,首先让学生粗读课文,搞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然后重点训练学生朗读描写春天的五个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读前四幅图时可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第五幅图时,则要加重语气、加大力度。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就能感觉到江南春天般的温柔。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力量。由此,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记住了它美妙的词句,体会和理解了其中的感情。所以知识不单是老师讲出来的,还要由学生去读、去悟,诵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
  三、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是精选的文质兼美的艺术作品,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如,我在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第二段时,并不是单纯讲解,而是将难点点到为止,然后让学生反复地集体朗读,死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学生的想象,其眼前仿佛出现了菜畦、桑椹、何首乌等优美的景物。同学们沉浸在充满美感的情境中,也走进了作者心中的“乐园”。又如姜孟之的《一双手》,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发现这双手的内在美,我在教学时,适当点拨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学生就能从那双外表像“半截老松木”的手上,发现了一个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这样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潜入作者的心胸,了解作者的美学趣味,恰如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是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诵读能发挥其美育功能: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既是对美的体察,又是对美的再创造。
  诵读时不仅课文的内在美在陶冶着学生的性情,课文的外形美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课文里的语句简洁整齐且富有音乐感,在发音、构词、造句、修辞、语调、节奏和韵律等方面都富有审美特性,诵读时能使文字外化为有声语言,从而使得句子的形式美得以显现,使语言的节奏感、叠词的使用、平仄、语气的舒缓、音调的高低等音乐美得以体现,文中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映衬、双关、通感等把学生带进意境的美。如:诵读《荷塘月色》时学生会感到在欣赏一幅画、一首诗、一首优美的曲子,其绘画美、韵律美在诵读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可见,诵读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认识的客体上,产生审美的共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四、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诵读是良策。对一篇文章反复诵读,不仅能学习它精美的谋篇布局,而且能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写作时学生就能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了。例如我在教学《一件珍贵的衬衫》时,就让学生对开头和结尾反复朗读,并达到会背诵的程度。这样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它倒叙的手法,而且对开头和结尾是怎样照应的这一写作手法有了掌握。所以当我让学生做一篇以某物为线索的记叙文时,他们都能仿照此文的写法很快地写出来了。难怪古人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一面》这篇课文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有三处集中描写,我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他们发现了三次描写都抓住了人物“瘦”这一特征,这样学生就学会了抓住特征写外貌的方法,这时教师再“趁热打铁”,让他们做一个对班级同学外貌描写的小练习,从而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可见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抓好诵读这一点,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诵读不可少,在运用新教法的同时,如能充分发挥诵读的作用,就会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优美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学习、想象、思考乃至创造,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河南省登封市市区三初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