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一个“走路老板”背后的故事]刘伟锋可不可以背后的故事
 

[一个“走路老板”背后的故事]刘伟锋可不可以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06-13 04:03:54 影响了:

  2012年端午节后的上海南京东路,一个细雨纷飞的日子。身高约1.72 米的潘晓勇融入熙攘的人群中。没有人会把这个阳光帅气的年轻人和“温州走路老板”联系在一起。他依然面带笑容,暴富与赤贫的跌宕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轻微得难以捕捉。
  他是温州潘发实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旗下拥有数家子公司,也是2011年震惊全国的温州老板走路潮中,披着神秘面纱的“走路老板甲”。从身家数亿到负债近3亿。
  他怎样从一夜暴富到一夜赤贫?他“走路”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灵交锋?“走路”240多天后,潘晓勇面对媒体敞开了心扉。他讲述的故事也揭开了2011年温州老板走路潮那座庞大冰山的一角。
  
  后悔“走路”
  2011年10月18日对潘晓勇来说,是一生都会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他离开温州,开始“走路”。此时,据他被提名“2011年温州创业青年楷模候选人”只有一个月。
  事情仍然历历在目。那天早上秘书打电话过来,告诉他来了约莫二十个要债的人。潘晓勇选择不回办公室,但在市中心遇到了另一个债主,并且带着六七个人。潘晓勇知道躲不开,带着求饶的口吻:“我借你的500万元三年,但给你的利息也接近400万,能不能不要这么逼我?”
  债主并没有放过他,一直跟到家里。预感到会有人身危机,潘晓勇借口上厕所,拐弯溜走。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潘晓勇临时决定——走路。
  由于走的突然,什么都没有带,身上就只有一张朋友的卡,里面只有十几万。
  就算有准备,也没什么可拿。十几万的手机、四块金表都被抵了债,连父母的房子都卖掉还债。为了结算员工的工资,公司能变现的资产也全都卖了。想到几亿身家能带走的只有十几万,潘晓勇那时的心都是凉的,十分低落。
  离开温州之后,潘晓勇在郊县待了一个多月,本来只想避避风头,但发现走得人越来越多,顿觉没有希望,索性彻底离开。之后潘晓勇辗转了七八个城市,上海、合肥、广州、武汉……
  走路的日子里,潘晓勇四个手机6个号码全换了,甚至不敢告诉别人自己身处何处,以一个半黑暗的身份游走着。“走了之后其实挺后悔的,不走的话至少可以有个光明的身份。”有一个“光明的身份”,这也是潘不再“走路”的原因之一。潘晓勇回忆,如果没有那几个人的逼迫,自己很可能不会走,但也许会进了公安局, 也许像有些人一样,从楼上跳下来……
  炒房又借贷
  回首自己财富积累的经历,潘晓勇唏嘘不已,“当时真的是白手起家呀。”2009 年到2011年这三年,他的财富以几何速度猛长。
  2008年6月28日潘晓勇从上海回温州,用信用卡套现的6万元做起信用卡发卡业务,大半年时间便赚了二三十万元。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表弟给他介绍了一套房子,潘晓勇用全部身家20多万元付了定金,没想到,一周后,居然有人外加50万元买走。
  赚到了第一个50万元,潘晓勇有点兴奋,“这个钱非常好赚。”从此,他的财富便在炒房中开始滚雪球,买房卖房,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第一个50万就倒腾出了五六百万。
  尝到甜头的潘晓勇胃口越来越大。2010年9月,他看中了温州一栋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大楼。当时有人提醒他,你这是蛇吞象。但潘晓勇偏要做蟒蛇,拿下了写字楼。除了自用的办公区域将近4000平方米,其他全部转租。到2010年,潘晓阳的身家已经超过几个亿。
  潘晓勇说,他炒房的方式就是,大量地购买房产,先全部一次性付清房款,再拿到银行抵押,用套现的钱买更多的房产。比如,一套房产我1000万元买过来,就去找银行贷1200万或1500万元,再通过别人做担保,把钱放大,买更多的房子,变更多的钱。
  炒房的同时,潘晓勇也开始做实业,从2009年开始相继开设了珠宝公司、外贸公司、鞋厂、装修公司、太阳能公司等,一共8家子公司。
  潘晓勇说,那时开公司都很少考虑风险及回报,完全凭自己的想法。因为没想过从这里赚多少钱,只是用实业来摆个样子,撑个门面,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融资平台及交际平台。
  财富的来源都在炒房及借贷。那时候借贷的利息都在4分到6分,潘晓勇说,放出去2000万,最低时,一个月都能赚40万,这是躺着睡觉都在赚钱。潘晓勇不是个案,他的同行和他一样,甚至有人拿发展很好的家族产业去贷款,参股借贷公司。
  潘晓勇说,2009年到2011年这三年,如果企业没有真正意义上做实业,它的业务量、产品、管理体系,统统会下降50%,甚至以上。一些上万人的企业,减到最后只有一千人,甚至几百人,6 条生产线最后只剩一条。温州的实业就这样逐渐空心化。
  只想赚钱还债
  除了企业,潘晓勇说,那时候普通人家参与借贷的程度也很疯狂。疯狂到骑黄包车的人,都会把积累一二十年的积蓄,放到担保公司拿利息,有些人甚至整个家族陷进去。“所有人都太有钱了!所有人都疯了,所有人都在参与。如果你没有参与,所有人都会认为你才是疯的。”
  然而,随着一场银行紧缩及房产调控来临,这些人钱生钱的游戏戛然而止,并且由此带来一连串的灾难。
  潘晓勇最致命的问题出现在房地产上。从2011年4月份到7月份,别人都已经停止了购买大量的房产,而他还投入了1.3亿的现金买了两个厂房,七套房子。
  这1.3亿的现金中,将近1个亿来自民间借贷。当时的算盘是,1.3亿的现金投入,从银行贷个1.8-1.9亿不成问题,但算盘落空,银行只贷了6000万。
  2011年9月份,潘晓勇每次去银行,银行工作人员都告诉他“没问题,下个星期就放贷”,虽然预感不妙,但潘晓勇还是信了银行,把手头的现金全部支付了利息,最高一月付了670万元利息。
  贷款最终还是没下来,潘晓勇手上的钱也没了。2011年十一黄金周,潘晓勇亲自为筹备了半年的一家高级餐饮会所点燃开业爆竹。但一个月后,他便负债3亿多,破产,走路。
  现在想来,潘晓勇认为致使他走路的罪魁祸首是银行。如果银行早点告诉他款贷下不来的话,他会留个一两千万在手上,不会那么快花掉。
  也因为银行,让他走上了这条既神奇又恶魔的致富路。2009年,潘晓勇980万元全款买了一套房,拿去抵押,银行给他贷了1300万,第二年又给他贷了2000万。潘晓勇说,如果当年银行没有给他这么高的贷款,他的步子也不会迈得这么大。
  是银行给了他套现的勇气。他说,银行有很多潜规则,例如,这套房产的贷款额度不能达到2000万,怎么办?银行会先贷给你1000万元,你存进去,再贷一次;以承兑汇票开出来,以质押的方式,那么银行的存款业绩就有2000万元了。同时,银行又给你贷了1000万,你手里就有2000万现金了。你再把2000万元质押一次,再贷出来。银行再贷给你2000万元,那么,银行的存款就有4000万了。而你也套现了4000万元。
  如此一来,“何乐而不为呢?”此时的反问更像一种讽刺。
  现在,潘晓勇最大的目标就是努力赚钱,把债还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