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快乐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快乐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

发布时间:2019-06-14 03:50:12 影响了: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学习情操为核心,以“乐教”“乐学”为特色,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和认识发展规律,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让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搞好数学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快乐 游戏 实践 合作交流 激励赏识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思维性强,逻辑推理严密,内容比较抽象等特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也曾对此深感内疚和苦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意教法的改革和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往往会感到学习数学不仅单调、枯燥,而且抽象、难学。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这是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愉快教育”的理论。那么就是说,在数学课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快乐,对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将游戏引进课堂,让学生快乐地走进数学
  兴趣是积极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动力,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由此可见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燃起学生的热情,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产生“想学”的情感需要。这样在他们走近数学的开始就产生快乐的情感。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儿童集中注意的时间短,一节课有效注意一般只能保持在十几分针,而且也不稳定,有趣的东西时常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要使他们老老实实地坐上四十分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把游戏引进课堂。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地调节儿童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处在兴奋与抑制的不断变换中,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既有节奏又有乐趣。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以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第一步,伸出你的左手,是轴对称图形吗?第二步,伸出你的右手这时有几个图形?成轴对称图吗?有关而轴对称图形与它们的位置无关形吗?变换右手的位置,使学生弄清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与它们的位置无关。通过来回变换手势,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还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变成了直观简单易懂的知识。使学生乐在其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视野,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2.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感知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来进行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熟知的故事、童话、动物、卡通等小学生所熟悉的场景中汲取营养,将数学课堂溶入到有趣的故事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感知与课堂的气氛能够融为一体,使学生最容易产生亲切的情感,投入最积极性情绪。故而创设情境可以用卡通人物、现实物品及可爱的小动物来做主人公,用身边存在的一些人物、事件来设置场景,使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这样的创设的场景让学生有认同感,代入感,熟悉感,亲切感,信任感,使课堂教学变得有趣味性。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运用故事创设情境能更加使学生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还能借助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如一年级的《加法》教学时,可以将枯燥的数字相加编一个“孔融让梨”的小故事,使学生在故事中快乐地学习数学。还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故事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在实践中,让学生快乐地探索、体验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智慧是从动作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通过每个学生个性体验,使个性得以张扬,体验到探索的快乐,孩子们喜欢这样的课堂。精心安排设计每一次活动,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并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最后讨论交流总结结论。在教授《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时,我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长短不等和长短相等的两根纸条,然后让他们动手操作将其中的一根剪开,这样就变成了三根纸条然后用这三根纸条围三角形,学生们会发现有点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于是产生疑问,在两根较短的纸条与第三根有怎样的关系时能围成三角形否则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样通过同学们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得出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同学们在动手操作中总结出的结论,学生们不仅记得牢,而且还享受着探索结论时的快乐和获得结论时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快乐的感受数学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真实的问题情境和活动是最能引起态度和个性情绪的学习方式,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关联的。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这是早已认可的观点,但在传统的教学中,为了获得某个概念、原理、某些结论有时也提出一个问题,但在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通过多煤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情境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去同化或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电脑可展现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反馈的方式,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中把学生引入一个五彩缤纷的学习境界。在教学《位置与顺序前后》一课时,如果用学生站队来讲授的话,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课堂会显得很混乱,于是我就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一场动物运动会得情境来讲解,课件运用了动物的语言和设置了小动物赛跑的情境,让学生直观的看出哪个小动物在前,哪个小动物在后;在进一步启发谁在谁的前面和谁在谁的后面,这样同学们非常高兴,自己也融入了小动物的比赛中,还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加油,从而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很快就学会并掌握了新的知识,学习效果很明显。
  5.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快乐地分享数学
  新课程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在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验中发现,探究科学的奥秘,提高了学习兴趣,在交流中,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加了相互了解,互相介绍自己的发现,共同分享着自信的快乐。
  6.在激励与赏识中,让学生快乐地获得数学
  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课堂上,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平等地看待,在学生回答完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如:“你真棒;真不错;你反应就是快”……这些激励式的语言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学生的潜意识会产生向这样表扬的目标去努力追求。特别是后进生,一句“我相信你能行!”就会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被老师尊重与信任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就会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从而乐意学习。
  总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应为学科的抽象与概括,就使学生紧锁于机械训练的过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做中学,活动中学”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这是每一名数学教师都应给学生提供的最佳学习环境。让学生从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式学习转变,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