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生活乃语文之本|生活是什么仿写句子
 

生活乃语文之本|生活是什么仿写句子

发布时间:2019-06-16 04:41:33 影响了: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开篇即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并要求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加强课内外的沟通,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好一个“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一语道出语文之根本——生活。
  我们常给学生讲,生活处处皆语文。但是在课堂教学上,却总是有意无意地“脱离”了生活这个根本,而是以书本为“本”,把课文平面化,把原本立体生动的3D影像压缩成枯燥的一张方格作文纸,学生从中看到的只是文字。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教师的课堂不生动,气氛压抑,无活力。
  文字也是有生命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现实生活的浓缩。要让生活“活”在语文里,才能让语文“活”在课堂上。我们的生活,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一个永在实践的过程。学习也是实践的活动过程。语文的学习,是教师、学生对生活的再体验与再感悟的过程。我们的生活里到处都是语文,比如广告用语、旅游宣传、生活和政策宣传标语、应聘答辩、公共场合语言、竞争演讲、感谢信、寻物启事等等。生活也离不开语文,生活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
  要让语文课堂的生活气息浓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选取生活化的导入桥段
  课堂开篇语如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自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刻意选取那些针对性强、能够抓住学生心理、左右学生情绪、能给学生以“震撼”的生活事例。我在教学《我与地坛》时,就从每天放学时学校大门外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谈起(当时正是初冬,天气转冷。那些家长多是从乡下赶来给孩子送棉衣的),并近似夸张地描述家长们在校门口踟蹰不安、心神不宁,而把东西交给孩子之后千叮万嘱,孩子走后长久凝望然后踏实归去的神态、动作。学生们在听,在沉思,不由自主地在想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疼爱。这个导入来源于学生现实生活,自然能贴近学生心理,达到教学效果。
  二、融汇生活的教学环节
  在教学环节,如果只是单纯的扣课本往往使本应生动灵活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在教学唐诗宋词选读《旅夜抒怀》篇时,我让学生把它翻译成最平实的白话文,然后从杜甫壮志难酬、心老孤旅说起,再让学生联系自己小学时经常写的作文《我的愿望》(类似题目)来比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各种各类的愿望数不胜数,他们小学时经常练写《我的愿望》之类的作文,随着年岁的增长,一些愿望肯定会越来越模糊,而一些新的愿望也会应时而生。达成了的,达不成的,经这么一联想,自然会给学生一些更深层次的感悟。结合时代发展的不同,变杜甫的消极悲观为自身的积极向上、励志进取,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变杜甫“飘飘何所似”之“旅”为新时代青年学子天地任翱翔之“旅”。课堂上,学生们回忆愿望时的 “静”,交流愿望时的“动”,仿佛使贯穿古今的思绪也短了,整堂课动静有致,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生活在课后
  这主要是说的作业。单纯的字词句积累是必要的,但有效的作业应是课堂的延伸和外化,所以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不使其产生为作业而作业的思想。如学习某篇课文后,可以模仿学习的内容描写自己的生活片段。如学习《我与地坛》后,回忆自己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细节、片段。如结合专题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走访、查阅资料,介绍自己的校园,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介绍曾经去过的旅游景点等。如为学校草坪、花园、餐厅等地方拟写标语牌。等等。
  语文从生活中来,生活到语文中去。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更加开阔视野,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活化的语文资源,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思路,变书本之“本”为生活之“本”,使课堂更加有生机,有活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