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知音啊,谁是你的知音?|知音是什么意思
 

知音啊,谁是你的知音?|知音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6-22 04:24:30 影响了:

  中国“第一大情感故事生产基地”的逆互联网之路  58岁的胡勋璧个头不高、衣着朴素,外表看起来像一个勤快而诚恳的乡镇干部。  平淡的外表很容易让人忽略他的身份一知音集团总经理、知音杂志社社长。过去27年中,胡勋璧创办的《知音》杂志依靠旗下的8种杂志和1份报纸,知音杂志社每月总发行量高达1300万份,已成中国最大的期刊出版集团。然而,鲜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会向朋友表达对《知音》的喜爱,对《知音》的批评每隔一段时间便成为网络的热门话题。
  很多人看不上《知音》,甚至鄙视它的思维与套路,有人批它草根,有人恨它低俗,但却并不妨碍《知音》在商业上的努力。目前,《知音》主刊发行量是《人民日报》的两倍,《南方周末》的三倍,年收入超过5亿元,净利润超过1亿元。2012年,《知音》甚至即将登陆资本市场,成为“期刊第一股”。
  《知音》赢得了无数读者,资本市场上的“知音”却寥寥无几。它遭遇最多的并不是上市的祝贺,而是关于《知音》“低俗”和“道德品质”的质疑。知名作家毕淑敏曾经公开表示反对,“一本没有道德底线的刊物也能上市吗?”
  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胡勋璧说话谨慎小心、字斟句酌,对于外界的非议,他觉得“与实际情况出入很大”,“这是外界强加给《知音》的标签。看时政、财经类杂志的就一定比看生活情感类的品味高吗?品味和素质越高的人,难道不是应该情感越丰富吗?”
  胡出身草根阶层,高中毕业,人生曲折,《知音》也打上了他深刻的人生烙印。上市在即,胡勋壁十分反感媒体为《知音》贴上“中低端市场”标签,他认为城市中的精英和中产阶级,那些热爱生活的普通人才是知音真正的读者。
  不得不承认,当媒体纷纷寻求覆盖金字塔最顶端的人群时,《知音》却抓住了最容易被商业所忽略的城市普通人群的心理与情感需求。“我们总被误解。”胡勋璧告诉《中国企业家》,北京、上海才是《知音》发行量最大的两个城市,而不是农村和小城镇。
  惨淡的人生啊,知音难觅
  对于情感丰富但又困于平淡现实的读者来说,阅读《知音》的体验将是一次安全的情感冒险:这本一直以发现“人情美、人性美”为宗旨的杂志内容极其曲折离奇,往往从他的标题就能窥知—二:《养女就是仇家女哟,温暖在上苍凉在后》,《死亡之舞并非预谋,女博士午夜轻信的脚步》。
  创刊以来,在胡勋壁的精心组织下,知音集团已经成为一个批发情感和人生故事的“流水线”工厂,每个月至少有几百个凄美而曲折的故事从全国各地的线人汇集到编辑手上,真正能成稿上刊的却很少。
  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点:内容曲折、震撼心灵。“要让眼泪在眼睛里晃三圈再掉下来,不能一下就掉出来,第一下眼睛一红,第二下在眼睛里面晃了一圈,第三下晃一晃又没掉,最后的时候感觉全身的血往下走,然后眼泪哗哗哗的,止不住地掉。”编辑邹当荣表示。
  《知音》创刊的1985年正好是市场经济大潮来临的时刻,残酷的市场经济对家庭和精神的冲击前所未有。当年31岁的胡勋壁,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农民的儿子、高中毕业没有读大学,因为能“耍得两手笔杆子”一路从公社升到团委主管的《湖北青年》杂志。胡勋壁当时负责一个叫“分忧解愁”的信箱栏目,就是解答一些读者的心理困惑,但这个栏目开办后的受欢迎程度,让他不由大吃一惊。
  “当时我们刚刚改革开放,全国的报刊杂志还都未从喊口号的睡梦中惊醒,像我们这样的栏目跟读者贴近,自然大受欢迎。”胡勋壁记得当时收到的读者来信每期都有整整三大麻袋,其中来信最多的就是关于婚姻和家庭的困惑。
  主持“读者信箱”的经历让胡勋壁逐渐有了创办一本新杂志的想法,社会转型时期,物质逐渐丰富,精神需求却长期受压制而找不到出口。“必须深入家庭、深入生活、深入心灵,用故事让读者去明白一些生活哲理。”
  走“心灵鸡汤”路线的已经有了1981年创刊的《读者》,于是胡勋璧把路线定在了纪实类而非文摘类,避免了跟《读者》的直接竞争。用湖北省妇联支持的3万元,再借贷7万元,胡勋壁创办了《知音》杂志,而一开始他就面临巨大压力:自负盈亏,必须第一期就盈利。当时胡勋壁曾经公开征集刊名,《知音》的刊名是得票第二位的;排在第一位的是《女性之光》,最后胡还是对“知音”二字情有独钟。
  《知音》的文化内涵跟它的诞生地武汉一样,充满家长里短的市井气息。如果把《知音》按励志故事来描述,背景则是那是一个没有对手的黄金时代。
  由于贴近读者情感需求,《知音》第一期发行量便突破40万份,到年底《知音》发行量已经过百万。在中国老百姓当时贫瘠的精神世界里,《知音》几乎成为唯一的选择。而且《知音》一创刊就定位准确清晰,并选择了“高举高打”的策略,用比同行高数倍的高稿酬吸引作者。直到现在,《知音》“千字千元”最高“千字两千”的稿酬仍属于业界最高水平。
  一开始《知音》遇到的最大困难在渠道。当时期刊发行的主要渠道是邮局订阅,但对于《知音》来说,这样效率很低,订数上升很慢,这几乎意味着一开始就必死无疑。
  被逼无奈,胡勋壁只好选择了自己组建发行队伍,他们幸运地赶上了零售期刊发行市场的野蛮生长期,零售发行成为《知音》最大的一招险棋。因为武汉是中部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胡勋壁形容当初发行“基本就是跟着火车跑,走遍了京广线和长江沿线。火车能到的地方我们都去。”
  打开了渠道发行的大门,《知音》的销售便豁然开朗,第二年邮局便主动上门承销《知音》的发行任务,并且大幅度下调发行费。《知音》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就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情感故事’’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期刊界唯一拥有自己发行渠道的产品。这也是它跟竞争对手最大的区别,《读者》因为没有自己的发行渠道,多年来只做响了《读者》一个品牌,而《知音》则在原来的平台基础上又衍生出面向90后群体的《知音漫客》。
  外界给《知音》贴上草根文化和二三线城市的标签,被胡勋壁认为是最大的“误解”。胡勋壁特意举了一个例子,在《知音》发行量过百万份的时候,北京的发行量就突破了10万份。现在,北京依然是人均保有量(发行量/城市人口)第一高的地区,其次是广东和上海,“说我们的读者在农村和二三线城市是荒谬的。”胡勋壁忿忿不平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