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嬗变的保障 人口红利谁提出的
 

“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嬗变的保障 人口红利谁提出的

发布时间:2019-06-23 04:10:00 影响了: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从一个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要因之一的“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加快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就必须加大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力度。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深层次原因在于高等学校体制和制度的不完善。本文从高考招生、学生评价、教学、学生培养和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等方面着手,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人才红利;创新人才培养;人口红利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6-0191-04
  夏新颜(1976-),女,洛阳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教育与德育。(河南洛阳 471023)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FSH013)、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高校创新教育与大学生成功创业关联性研究”(项目批准号:122400450192)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均GDP增长率中有27%的贡献来自于“人口红利”,“人口红利”优势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社会的“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进入老龄化社会,依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受到的挑战也会日益严峻。从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的“人口红利”,转向依靠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人才红利”上来,对于加快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创新性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
  “人口红利”是由安德鲁·梅森于1997年在《亚洲——太平洋人口与政策》中首先提出的。“人口红利”指凭借庞大的人口数量、较高的中青年人口比重、较低的劳动力价格等形成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
  “人才红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创造性劳动参与率。创造力是劳动者素质中最具有价值的部分,也是衡量一国人口智力素质和人力资本总体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人才作为劳动者中知识、技能和素质相对较高的一部分人,其创造能力也相应地高于普通劳动者。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新技术、新思想的提出上,同样也表现在把若干领域的技术成果加以综合利用,把前人的各种片面的、不成熟的思想放在一个体系里重新组装,由此创造出新的劳动成果,提出新的思想等方面。人才作为同时具备思维力、想象力与知识智力的人,在其劳动过程中,不断地将其创造性发挥出来,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嬗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红利”功不可没。我国自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以来,经历了三次人口生育高峰,随着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少儿人口的出生率明显下降,进入20世纪末,劳动年龄人口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据统计,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再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少儿人口(0-14岁)比例从36.3%到22.9%和16.6%,,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重从59.3%到70.2%和74.53%(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年龄结构的这些变化,大大提高了人口结构的生产性,大大减轻了人口的抚养负担。根据对1978—1998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解分析,在此期间的年平均9.5%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物质资本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8%,劳动力数量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4%,人力资本因素的贡献份额为24%,劳动力部门转移对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1%,其他为3%。良好的人口结构比例,在改革开放政策和有效的经济、社会政策的推动下,促进了劳动人口的充分就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形成了“人口红利”,创造了“中国制造”的奇迹。
  但是,“人口红利”并不是永久性的增长因素,哪个国家都无法回避老龄化这一客观必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进入一个低生育阶段,人口再生产出现了转型,人口年龄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65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1953年为4.4%,1964年为3.6%,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为7.0%,2010年上升为8.87%(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老龄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社会总体养老负担迅速加重。虽然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并不必然阻碍经济增长,但这种变化毕竟意味着经济增长可资利用的“人口红利”,即经济增长的一个额外优势将逐渐弱化乃至最终消失。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人口转变是挑战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很可能未富先老。因此,充分挖掘人口转变的潜在贡献,不仅是我国获得经济崛起的重要手段,也是迎接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当务之急。未来中国必须从投资拉动型经济走上人才拉动型经济之路,让“人口红利”提升为“人才红利”。概括地说,就是从依靠人口数量、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的“红利”,转向依靠人口质量、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红利”。
  历史经验表明,利用廉价劳动力和物质资源消耗,只能换来粗放式的增长。只有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高校责无旁贷,要更有担当。
  三、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顺利过渡,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要着力改革不适用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和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温总理多次提到钱学森之问,“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说的就是体制性问题,即创新人才贫乏的深层次原因在大学制度。总之,政策和制度创新是人才战略的保障,要从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快推进和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的各项改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