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小处入手,大处着眼]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小处入手,大处着眼]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发布时间:2019-07-05 04:04:25 影响了:

  摘要:从2012年安徽文综卷第36题的分析,来看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答题,以及对教师在教学上的启发。  关键词:2012 年安徽文综卷 第36题 民族融合  2012年安徽文综卷出现了两道历史类材料分析题,关于中国史的第36题和关于世界史的第37题。第36题由材料一中北魏时期民族“服饰”这一个小小的切入点,小处着手,引入材料二中随着时间顺序民国建立之初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共同完善民族概念,最后到中国的现代,国家法律确定的民族政策,这三则材料,由时间顺序给考生展现了整个中华民族融合的轨迹,着眼于民族整合这一大问题。
  材料一的内容由古文翻译过来就是北魏孝文帝从邺城返回洛阳,便责备留在京中的官员,他昨日看见有妇女身穿夹领小袖,便责备官员只是在他离开3年不到便违背了他的命令。针对材料一提出了两个问题: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考生已经具备了两个背景知识,第一是历史课中对于孝文帝的了解,孝文帝崇尚中国文化,亲政后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二是对整个三则材料的整体把握,在阅读整个三则材料之后,考生可以很清楚的得出结论整个第36题的主题是围绕着2个字,也就是民族,根据材料的排列顺序,深入思考,也就很明了这道题的内涵就是民族融合,尤其在关于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提问中,“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演变趋势”这类词语更加可以确定这整道题的基调。回到第一小问,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读懂了材料,加上对这个题目的主题把握,从材料中就可以很直接的得出需要的两个点,“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和“卿等何为而违前诏”。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整理,可以说孝文帝责备京官是由于仍有人穿鲜卑服装,或者看见妇女穿着传统服饰,或者鲜卑的传统习俗未改变等,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或者官员没有按照孝文帝的命令实施改革,或者官员违背了孝文帝改革的意思等,这些答案都是表达一个意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是:这说明了什么?这个部分的回答需要紧扣前一个部分的回答,也就是说,孝文帝责备京官说明了什么?孝文帝看见妇女仍穿着传统服饰而责备京官,说明了孝文帝很在乎改革重视改革,京官违背孝文帝的意思,改革不力,这说明了京官对于改革不积极,也就说孝文帝的改革不是那么顺利的。清楚的总结就是: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或者改革仍存在阻力,或者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或者孝文帝重视改革,或者孝文帝决定实施汉化,或者孝文帝对民族融合的决心等。
  第36题的第1小题并不是难题,最重要的是读懂材料,第一小题由“服饰”这一的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话题入手,结合学生在选修一中所学的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尤其是关于“改变风俗习惯,包括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定门第、改籍贯”中“易汉服”这一措施的学习,在民族融合这一“大处”着眼点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教材的知识点进行考察。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在通读三则材料后得知“民族”这一主题,看见了“孝文帝”,提到了妇女之“服”,很容易想到其改革,且教材对于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与其遇到的阻力的介绍,在紧扣住“民族融合”的大处,教材知识点牢固的基础上,简单分析题目所给的材料,这一小题还是比较简单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需要注意不仅要对整个历史事件的正确描述,还要对于事件中一些小点进行强调,在题目中出现比较小的知识点时学生可以联系起相关的大事件,就能够更好的回答问题。此题回答中比较容易犯的错是受到了“既离寒暑”四个字的困扰,将“夹领小袖”理解成百姓挨饿受冻,于是顺理成章的把责备官员的原因理解因为官员不关心百姓冷暖,又继续下一个问题说明了孝文帝爱民如子等等。这种错误便是由于没有把握住这道题的“大处”,归根结底还是教材的知识点学的不够扎实。还有一些常见的错误是漏答得分点,一共有4个得分点,学生一般都会漏掉其中的1-2个,说明思考问题不够全面,对于分值不敏感。
  针对材料二提出的问题是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
  在材料中出现了“孙中山”,“民族”等这类词,很多学生将材料二解读成“三民主义”,犯了主观错误,没有抓住民族融合这个“大处”,也有的学生虽然抓住了民族融合,但是被“五族共和”误导,认为是只有“五族”是对其他民族的歧视,这便是方向出了问题。“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要强调的是民族独立和反对清朝统治,而中华民国建立时的民族主张不可同日而语,在材料中出现的“五族共和”这只是整个第36题着眼在民族融合这一个大过程中间出现的某一个阶段,并不是最终的一个结果,不能按照每个民族都需要包括在内来要求。
  在教材中知识点的学习,从材料中很清楚的看出两个时间段“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和“1934年”,回到教材这两个时间段,前一个是孙中山在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并且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内容关于民族方面的主要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等等,有了这些知识点做为背景,回答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就很简单了,只要归纳一下材料,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或者各民族共和,这些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到的总结类的语言都可以作为答案,“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这句话也可以作为答案但是不是非常的准确因为没有提到共和这方面。分析这种主张的进步意义仍然要紧扣材料,材料中出现了“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这句话基本揭示了这道题的着手点,基本就可以总结出革命派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而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材料中“五族国民”可以分析出各民族成员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
  再看第二个时间段“1934年”,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件开始,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在这个知识背景之下,结合材料1934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其中提出“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和“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才能“自救”“救国”,这些语句可以推断出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或者说是团结各民族抗日等。分析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看材料二中的第二段中“‘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中华民族武装自己”,这些语句总结出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完善或者明确了“中华民族”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明确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归属感,认同感,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抗战,有利于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