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55个少数民族运动节目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55个少数民族运动节目

发布时间:2019-07-07 03:57:52 影响了: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摘要: 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有利杠杆,多民族聚居的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具有巨大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主要有节庆文化、民族体育、民族景点三种开发模式。存在“资源多,开发少旅游产品单一,雷同度较大、市场化运作水平较低、旅游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与不足。需要加快民族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布局等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特有的原始宗教特征、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浓郁的地域风土人情、欢愉的生活情调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有利杠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具有巨大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如何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区域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潜在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一、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主要运作模式情况
  (一)节庆文化开发模式
  作为民族体育文化一种重要展现方式的民族体育节庆活动,已逐步成为贵州民族体育旅游开发的资源依托和载体。贵州少数民族的民俗节日众多、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有1000多个,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三百五十多个。这些传统节日盛会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并且还有不少以单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命名的民族节日,如台江施洞独木龙舟节、黎平双江摔跤节、威宁彝族赛马节、瑶族陀螺节等。这些民俗节日中古朴浓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极大丰富了节日内容,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目前,贵州重点开发的民族节日如姊妹节、苗年节、跳花和鼓藏节,持续天数长, 参与人数多、规模大,一定程度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11年姊妹节,使得台江县招商引资达到了26.05亿元;2009年到凯里观看斗牛的游客达到110多万人,获得直接收益110多万元,间接收益1500多万元,斗牛节成为拉动凯里市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铜仁龙舟赛,游客达20余万,整招商引资107.4亿元,已成为铜仁的一张城市名片。各少数民族地区正极力打造自己的民族节庆品牌,通过举办节庆,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同时,通过节庆招商引资、推销产品、进行商贸等,以促进地方经济。
  (二) 民族体育开发模式
  目前,借助民族体育竞赛活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在我省已开始得到重视。已形成品牌的铜仁、黔东南镇远龙舟赛,已成为助推当地经济发展、旅游产业化、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集竞技比赛、表演、舞蹈等项目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性大型民族体育盛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因大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民族性强,观赏价值高,往往吸引众多游人观看。1982年以来,贵州省共召开了7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地、市、州也陆续举办民族体育运动会,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综合运动会上也几乎均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每一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都给举办城市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2011在贵阳开展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极大地促进了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第九届民运会期间的中秋节3天小长假,贵州省共接待游客280.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79亿元。2011年贵州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1.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数排名全国第四。
  (三)民族景点开发模式
  在此民族景点主要指民族风情园区、民族文化村寨等。随着民族旅游的不断发展,打造民族风情园已成为了各民族地区政府重要举措。贵州西江苗寨、郎德上寨、铜仁民族风情园等,均充分利用了古朴浓郁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素, 开发了内容丰富多彩和民俗特色鲜明的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在建设中的凯里民族风情园、安顺布依族扁担山民族风情园、贵阳版纳民族文化风情园等,都专设斗牛、斗鸡、斗狗等竞技场地。其内容有芦笙舞、木鼓舞、板凳舞、上刀山、下火海、斗鸡舞、踩花带、盛装舞等,根据各地的民族特色有所不同。贵州部分民族景点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情况见表表3。其开始的形式主要以表演和观赏为主,表演时间不固定, 平时只要有旅游团前来游玩, 由村长负责召集全寨的苗族中老年人集中在游憩场进行表演, 有时一天一次或两次、有时一天一次也未有, 表演非常随机性。其运营方式多样,有的是包含在门票之中,有的是免费表演,有的则是专场收费演出,价格在500-2000不等。
  二、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资源多,开发少
  贵州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其中不乏优秀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但是通过有关调查,目前绝大多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处于待开发的状态,仅有一小部分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形成了民族体育旅游市场,获取了一定得经济效益。民族体育旅游资源需要一定得实物,但更多体现为无形的事物,具有重复使用性,这是它有别于也是优于其它旅游资源所在。只要开发得当,不仅能够保护、弘扬优秀的民俗体育,更能取得多重效益。
  (二)旅游产品单一,雷同度较大
  近距离、低水平的重复和雷同,是区域旅游开发之大忌。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在编制旅游规划时,只注意本地域内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而忽视了周边州、市、县也拥有可替代的资源,这样的开发就免不了出现低水平重复和雷同的局面。目前,贵州已开发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以观赏型为主,有部分参与型产品,相邻地区的产品开发雷同性极大。如整个黔东南州的姊妹节、龙舟节、苗年等节庆,或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等民族风情园区推发的民族传统体育主体项目为斗牛、斗鸡、芦笙舞、木鼓舞等,地理位置相近、项目开发内容相同,这不仅不能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而且还形成了相互制约的不良旅游规划格局,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同一区域内旅游的合作观。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