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_献给母亲的歌短文答案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_献给母亲的歌短文答案

发布时间:2019-07-13 03:57:52 影响了:

  一.活动背景: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好的作文应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细腻,或豪爽大气,或含蓄内敛,发自肺腑,开启心扉,触动人的脉搏,震撼人的心灵,这样才能有心灵互动,感情共鸣。正如“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前苏联赞可夫就说过:“作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注重写作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对所写事物激情满怀,使学生作文充满真情,使整篇作文充满生命的活力。情感,是作文的血液。
  可当前的作文教学却似乎已经走入了怪圈,学生作文中的素材大多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无真情实感。多年来,作文教学在师生心中一直是一种痛:教师缺少系统的训练思路,只是对于每次训练的题目进行一些浅尝辄止的指导,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学生受尽了“无米之炊”地折磨,每次写出的作文大都是千篇一律,无真情可言,像写流水账一样,纯粹是为了应付老师。面对这种现状,我们教师该如何扭转局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抒写自己的真情?对此,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新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胡适的经典文章《我的母亲》,而综合性学习是“献给母亲的歌”,我想这是一次绝佳的让学生学习作文如何书写真情的机会。
  二.活动目标:
  1、能用具体的事例表现母爱。
  2、事例中有生动的细节描写体现母爱。
  3、学会尊重母亲,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
  三.活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
  (播放音乐《懂你》。)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相对于父爱,母爱是日常的,琐碎的。母爱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和人的本性。当你第一次喊出“妈妈”时,母亲满脸笑容,满心惊奇,当母亲把你从怀中放在地上。让你爬,让你站,让你走,当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来,继续操练……从此,你便开始了全新的人生。学过了胡适的《我的母亲》之后,今天再让我们走近母亲,感受母亲的形象。
  (二)诵母爱
  自古以来,母爱都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情感世界的主角,诗歌中赞美母爱的佳作更是比比皆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忆并吟诵这些诗作。(《诗经·邶风·凯风》、李白的《豫章行》、孟郊的《游子吟》、唐·舆恭的《思母》)
  (三)念母恩
  过渡语: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她悄无声息,犹如涓涓细流,润我们成长,可以说,在我们的生命里,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母亲的关爱。吟诵着这一首首洋溢着浓浓慈母之爱的文章,想必你的眼前也浮现出自己母亲的身影了吧。
  1、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打开记忆的盒子,回忆最打动你的与母亲之间发生的事情。(学生发言)
  2、找一个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发言,帮助他把母爱细化。如:你注意到妈妈接你时那体贴的眼神了吗?用“你注意到妈妈那______了吗?”这种句式来说一说。(学生发言)
  3、大家说得真好,母爱真的很感人。你们说的每一个事例中,感人的地方可能不止一处,妈妈那温馨的身影,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体贴的动作可能都包含着浓浓的爱。如果说母爱是一条长长的锁链,那么这些细微的地方就是构成锁链的一个个锁扣,把这些细微的地方写出来,母爱就显现出来了,是吗?有个同学也写了一篇反映母爱的文章,想看吗?文中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到了母爱?(学生发言)
  [出示文章]
  人们都说母爱情深,我觉得他们说的对。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也是最无私的爱,它会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让我们感到无限的温暖。
  记得有一次,窗外下着小雨,我起床一看,都七点了。
  我匆匆吃完饭,背起书包准备换鞋上学,妈妈拦住了我,想叮嘱几句。也许是怕我嫌烦,她迟疑了一下,只说了句“带的午饭要吃掉”,就轻轻打开了门。我穿鞋时,妈妈在一旁站着,似乎想帮着我做点什么。于是,她把我的那把小伞撑开,看是不是好使,接着又合上,合到恰当的位置,保证我出门一按就能打开。妈妈做完这些,我的鞋带还是没系完,她索性就蹲下来,帮助我系好了没系完的鞋带。妈妈有些胖,看得出她蹲得很吃力,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脸上就冒出了汗珠。
  我匆匆下了楼,走到小区的拐角处,回头一看,妈妈正在阳台上向我这里张望。我能感觉,那眼神将一个字悄悄地写进了我的心里。
  4、交流:文中的那位妈妈像你的妈妈吗?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到了母爱?(学生发言)
  5、其实刚才引起大家共鸣的地方就是作者描写具体的地方,她把妈妈的爱体现在了这些细微的举动上,收拾书包是爱的细节,准备雨伞是爱的细节,系鞋带是爱的细节,那阳台上的眼神也是爱的细节,从这些细节中我们感受到了母爱,不是吗?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呢?(板书:细节描写)(学生发言)
  6、现在,能写了吗?给大家十分钟,把你想到的这件事中最能体现母爱的那些细节写出来,时间够不够?(学生发言)
  7、通过交流,完善自己的作文。(学生发言)
  a. 好,现在可以读我们自己的作文了,请看这篇作文。读过之后,我们谈谈文中哪些地方流露出了母爱?(学生发言)
  b.我们再来一起帮助这位同学想想,可能漏掉了哪些细节。(学生发言)
  c.学生交流,教师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把细微的地方再想细致一些。(学生发言)
  (四)谢母恩
  比尔·盖茨说的好: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给予我们如此无私如此厚重之爱的母亲,我们又该怎样回报她呢?现在老师就想采访一下你们,你们想怎样报答母亲?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母亲说什么话?你最想对母亲做什么事?那就提起你的笔,用诗、用歌、用画、用信的形式,在亲情卡片上记下你对母亲的爱!(配乐:《烛光里的妈妈》)
  结束语:同学们,回报母亲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能用心领会母亲的教诲,只要你能明白母亲的期待,只要你能体谅母亲的辛劳,哪怕是一杯茶、一个电话、一句安慰的话,一顿团圆的晚餐都能让他乐开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千万不要让这千古遗憾在我们身上重演!这句话和大家共勉!
  【教后心得】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之以入情。”这话的意思即写作者往往是自己的情感受到触动而发乎辞端,将这些情感体验转化为笔下的文字;而读者则是通过阅读这些文字去领会这种情感,并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之产生共鸣。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读写中培育、升华美好的情感。
  其次,笔者此次作文教学是在精读课文《我的母亲》的基础上生发的。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解读,挖掘作品中蕴涵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触发学生“情弦”;二是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言语技巧,这篇文章是经典名篇,“真正的文学大师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是应该细心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钱理群《用文学经典滋养下一代》)。
  通过此次作文我发现学生的心灵并非一片荒漠。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有内容,有个性,有灵性,充满真情实感,就要努力引导他们深入生活,寻找亮点。笔者意犹未尽,于是因势给学生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将自己的文章再行修改,誊写工整,寄给母亲,再与父母做一次交流。接着,笔者又推荐了余光中先生的《今生今世》、《矛盾世界》、《天国地府》等三首怀念母亲的诗。这样就把学生感性的情愫,上升为理性的体悟,并把家校教育联系在一起,升华情感,从而让真善美的因子在学生的心田扎根。
  至情言语润无声。这堂作文课后,也在其他班、其他年级辐射开来。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一段朴朴实实的情感,却在学生当中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实属意料之外,但细细思之,却又在情理之中。语文的活动,其实“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在教与学的双向运动过程中,学生的潜在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得到激发、释放和提高,教师的创造力也得到激发,成功的语文教学必然是老师与学生两个积极性的充分发调动。达到师生双方的精神的升华”。太注重功利,为考一个好分数,升一个好学校,找一个好工作,很少也很难真正从“立人”的角度给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这在“灵魂需要自我整容”已形成共识的今天,是一个多么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梁如,教师,现居浙江宁海。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