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金东集团 [武在金东]
 

金东集团 [武在金东]

发布时间:2019-07-15 03:56:52 影响了: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是我国南宋抗金名将郑刚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先驱施复亮、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诗坛泰斗艾青的故乡,区内历史悠久,遗存丰富,赤松宫、卧羊山、黄大仙等胜迹闻名中外,赛龙舟、迎花树、迎銮驾、迎大蜡烛、打行锣等民俗盛行不衰,尤其区内的大成拳、岳家拳、五经拳更是各具特色,堪称一绝。
  大成拳
  大成拳,又名意拳,是由一代武学大师王乡斋先生在学习形意、八卦、太极、少林和气功及诸家武术精华的基础上创立的新型传统拳学。大成拳融合中国佛儒道文化,具有养生、技击、理趣三大功能,被誉为中华武术的精华。它是一门身、心、灵兼修,养、练、用为一的优秀拳种,它去除了招术、套路,重精神、意感和自然力的修炼,具有习练容易、见效快的特点,深受武术爱好者和广大群众的喜爱。
  大成拳起源于形意拳, 形意是“神拳”李洛能同门下弟子多年习练之心得,以郭云深为代表。郭云深,字峪生,河北深县人,史称其“半步崩拳打天下”。主其拳要旨为形中取意,意中求形,形随意转,意自形生。主要著作有《解说形意拳经》。郭云深的主要弟子之一王芗斋先生在学习形意、八卦、太极、少林拳等传统拳术的基础上独创一门新拳种。王乡斋先生所创的大成拳体用兼备,理法俱良,功技全一,练养并举。他的主要著作有《意拳正轨》、《大成拳论》、《习拳一得》等。
  王选杰先生作为王芗斋先生的关门弟子,八十年代以来,他致力于发展大成拳事业,曾在《武林》、《精武》、《人生》、《武术健身》、《百科知识》、《体育报》、《武术报》等刊物和报纸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意拳(大成拳)的文章,并出版了十余本意拳(大成拳)专著,这些文章和书籍,对于意拳(大成拳)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先生应邀多次来金传授大成拳。于1990年10月,在金华成立“浙江王选杰大成拳研究会”。在原金华县武术协会主席倪保强等先生的推动下,大成拳迅速在金华及以外地区推广开来,目前,金华婺城区、金东区及各乡镇、永康、义乌、武义以及绍兴、杭州、衢州、宁波、丽水、温州、台州等都以金华金东区为中心成立了大成拳分会和辅导站。
  大成拳自创建以来,在王芗斋、王选杰两代宗师和众多大成拳先辈的传播下,这一拳种在国内外武林界享有较好的声誉和较高的知名度。金华市是全国最早传播大成拳的地区之一,在原金华县武术协会倪保强同志为代表的一批大成拳前辈的积极组织和倡导下,大成拳组织从无到有,习拳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在“浙江王选杰大成拳研究会”成立后,大成拳迅速在金华地区推广开来,至今,该组织已在金华金东区、婺城区的各乡镇及永康、义乌、武义、以及台州、温州、杭州、绍兴、衢州、宁波、丽水等地成立了大成拳分会和辅导站,形成了浙江省的传播中心。大成拳有组织地全面推广,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大成拳的传播和推广不仅推动各地传统武术的发展,同时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省武术界和文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2005年12月,经浙江省武术协会和对外体育交流中心武术部考核验收,我市金东区被授予浙江省首批单项传统武术之乡,“浙江大成拳之乡”这在全国还是首例。
  为挖掘、整理、弘扬大成拳文化,目前,该拳种在浙江比德弗国际学校(金华积道山文武学校)设立浙江大成拳文化研究培训中心, 浙江省大成拳级位评审委员会的常务机构也设在金华。目前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在省武协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在各地武协和武术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下,该拳种经组织机构建设、发展规划、制度建设、教育培训、对外文化交流技术工作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形成了较浓厚的的文化氛围,成为加快各地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新生力量,并在今后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经金东区民族民间艺术普查领导小组严格评审,区政府同意“大成拳”项目列入第一批金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在2006年10月20日金区政[2006]79号文件予以公布。2008年6月23日金华市人民政府金政发[2008]54号文件把该拳种列入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大成拳博采众长,集众家武术之所成,它吸收了形意拳的笃整之力,太极拳沾、粘、连、随的柔化之力,八卦掌灵活多变的身形和步法,少林拳的立禅功和冷、弹、脆、快、硬的各种力量,并吸收了儒、释、道三家之长以及国内外各名拳精华融为一体综合而成,故名大成拳。它的练法不同于其他任何拳学,其独特风格是养、练、用三者并重,主张神、形、意、气、力、法的高度统一。
  大成拳的“七妙法门”包括:站桩、试力、步法、发力、试声、推手及实作。 一、站桩:浑圆桩、技击桩、矛盾桩、托宝桩、扶云桩、子午桩、养生桩、健身桩等各种桩法;二、 试力:钩锉试力、波浪试力、风幡试力等;三、 步法:磨擦步、三角步等; 四、发力;五、试声; 六、推手:单推手、双推手;七、 实作:小成实作、中乘实作、大成实作、上乘实作之法等。
  大成拳强调注重精神、意感和自然力的修炼,即恢复人类自卫搏击本能,它没有固定的招式,周身一动无有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在技击功法上以“精神真,意念紧、动作松”为原则,体现道家天人合一、无为而有为的思想境界。
  岳家拳
  原名岳武穆拳,该拳式的主要特点是以柔克刚,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是以静制动,有避实乘虚之效,又有快找慢来巧打掘的应敌之巧。傅村全镇学过“岳家拳”的已有2600多人。
  五经拳
  “五经拳”亦称“五擒拳”、“五禽拳”、“五径拳”,还有“蒲塘五经强拳”之名,起源于金东区澧浦镇蒲塘村,在清朝康熙年间已盛行。
  蒲塘村在解放前是富甲一方的名村。蒲塘“五经拳”,村中年长者均会,小辈亦有,以村中69岁的王立成为最,授徒无数。
  “五经拳”的由来很有意思,据说当年村里的拳种很多,有南拳、北拳、凤阳拳、义乌拳、自立散撤拳等,各立门户,各自成派,套路不同,招式不一。蒲塘村人各练各的,互不相干。后来,有些人发现自己村里地势高低不平,宋明时代以来房子建筑间距近,叉路多,转弯多,小弄堂多,有的拳派和套路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施展。于是这些人就根据蒲塘村的这一地形兴建筑物的特点,吸取各派拳路优点,独创出适用于小弄堂散打,易攻能守,能以少胜多的“五径拳”。从此,“蒲塘五径”便四乡闻名,奕世传承。
  蒲塘五径拳的发展最有特色的是两个时期:
  一是在清末义和团起义失败之后。有位叫“化师”的永康拳师游走江湖,听闻蒲塘五径拳名震一方,便慕名来到村上切磋武艺。当时蒲塘有位自幼习武、练就一身武艺的“深五”,因不满足自身功力,就把“化师”请到自己家中当拳师。“化师”棍、棒、拳、脚样样精通,他把擅长的永康拳与蒲塘五径拳相结合,发展了蒲塘五径拳,使之更趋完善。那段时期,村人不但习武的多,而且出现了许多高手,威震四乡。
  另一个时期是在1949年到1955年间。由于那时社会治安混乱,为了保护村民的安全,村里组织了一支40多人的青年民兵队和一支少先队。为了保卫家园,他们需要练好本领,于是把训练课改为练武课。那些年,蒲塘人几乎家家都有人练武,老、中、青、少都有,男人中达60%以上人练武。他们白天劳动,晚上练武,切磋武艺,能者为师,免费传教。一传十,十传百,掀起全村练武热潮。同时也有很多外村人前来求教,有的人还被请出村去当拳师。这一时期,打破了过去蒲塘五径拳不外传和传男不传女的规矩,影响甚广。那时邻村常有匪患烧杀抢掠,唯独蒲塘村威名远扬,土匪不敢进村。当时政府曾授予蒲塘“模范村”奖旗一面。五擒拳是一种武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擒拿格斗,防身制敌为宗旨。此套拳术重在“擒”字,共有12招,一招化六共,72式,特别是擒拿手,每招每式皆 击敌要害。
  蒲塘五径拳全套72招式,有正反两路,可以单打和对打。它一招一式刚毅矫健、灵活多变、有攻有守,整套拳舞起来虎虎生威。拳法集中在弯腰侧步身兼侧,圆中作变双做一,拳来弯臂,脚来提膝,左手平推出,右手成钩,能攻能守,男女老少皆宜。
  蒲塘五径拳全套72招式如下:揖恭请、吊马、金刀切玉、开弓掌、掀手、横拳、上步拗令、一扎、一、一扎、一兜、一塌、一刀、一掀、盘上接掌、闭门掌、分掌、扭手一 、盘上一冲、一肘、盘上分掌、双拳、双撩手、带落登心肘、盘上挑心肘、双拆手、一脚头、双剪、左一刀、右一刀、盘上一拷、一脱、抓住一捏、一刺、起小腿、开弓掌、带落吊马、落膝、一掀、一脱(三次)、撩脚、一扛、盘上追掌、手、掀手横拳、平马拳、掀手横拳、盘上掀手、横拳、平马拳、小档腰、档腰一肘、腿落封眼、盘上追掌、右扭手、左扭手、并阳肘、散叶、盘上双刀、裹头肘、盘上挑心肘、双扎手、一刀、一脚头、一 一冲、一肘、掀手横拳、一拷、吊马。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