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上合峰会2018青岛主题不结盟 不结盟峰会,元首都挺横
 

上合峰会2018青岛主题不结盟 不结盟峰会,元首都挺横

发布时间:2019-07-16 03:58:25 影响了:

  8月30日,伊朗首都德黑兰聚集着100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以“联合全球治理,促进持久和平”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此举行。8月31日,峰会落幕,会议通过的最后文件包括《德黑兰声明》以及支持巴勒斯坦的声明等系列文件。本届峰会召开时,中东局势波谲云诡,伊朗又处在叙利亚、伊核等热点问题中心。元首政要的到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带来了微妙的较量。
  伊朗领袖,寻求外界“核信任”
  30日上午11时左右,德黑兰伊斯兰首脑会议厅里传出了《古兰经》的吟唱声。这是伊朗举行重大活动的惯例。主席台上,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独自端坐。吟唱完毕,哈梅内伊发表讲话。他说,不结盟运动反对殖民主义、主张政治经济独立、不与大国结盟等理想仍有现实意义。而伊朗总统内贾德说得更直白:“当今的世界统治者是昔日监督奴隶工作的人。他们发动战争、羞辱和削弱一些国家、杀害无辜人民。我们要支持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和治理方式。”
  成立于1961年的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它支持各国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不与大国结盟。它没有总部和常设机构,也没有成文的章程,但影响力不断上升。截至今年5月,不结盟运动已有120个成员国、包括中国在内的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囊括了近2/3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的近60%。首脑会议是不结盟运动的最重要会议,首届会议于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自1970年以来,首脑会议每三年举行一次。下届会议2015年在委内瑞拉举行。
  本届峰会上,伊朗接替埃及担任不结盟运动轮值主席国。伊朗显然将峰会视为缓解外部压力的机会,寻求外界对伊朗发展核能的理解。在会场,伊朗搞了个“恐怖主义下的伊朗受害者”展览,展出了遇袭身亡的4位伊物理学家车辆残骸,还摆放着被害核科学家的巨幅照片,争取外界同情。哈梅内伊说:“伊朗任何时候都不追求核武器,任何时候也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我们的口号是,‘核能为大家,禁止核武器’。”
  伊朗的核问题是近些年该国遭受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的关键,其实质是外界对伊朗发展核能的用意缺乏信任。其实,伊朗的核能开发最早是在美国扶持下开始的。1957年,美伊签署了民用核合作协议。1974年,伊朗国王巴列维设立伊朗原子能组织,声称伊朗很快将拥有核武器。但当时美伊是盟友,核计划没有引发质疑。1979年,霍梅尼推翻巴列维,美伊关系恶化。但霍梅尼认为核武器违反伊斯兰教义,一度中止了核计划。他去世后,伊朗重启核计划。冷战结束后,美国开始对伊朗施压。1992年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检查伊朗所有核设施。由于美伊间互不信任,围绕伊朗核问题不断纠结,“结”也就越来越紧。内贾德在2005年上台后,在核问题上立场更强硬。2006年10月,伊朗恢复核能燃料研究。2010年8月,伊朗首座核电站正式启动。
  但伊朗发展核能力的同时,始终强调自己的和平目的。2005年10月,内贾德表示,伊朗没必要发展核武器。2007年,哈梅内伊称,伊朗“没有原子弹,也不想去获取这种致命武器”。这次的峰会上,伊朗邀请与会代表参观位于纳坦兹等地的核设施,甚至称潘基文也可以去参观核设施。这也可以看出,伊朗在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外交主动。但就在8月30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报告称,伊朗仍未停止其铀浓缩活动,离心机数量在成倍增加。此举显然是要让德黑兰峰会蒙上阴影。
  联合国秘书长,赴会并非“挺伊”
  这次峰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举止让人们多少感到意外。
  伊朗主持峰会,让美以等国感到不满,并为此呼吁潘基文不要赴会。以色列外交部称:“这场峰会无疑将被伊朗政权用作宣传目的,并尝试创造一种其政策合法化的印象。”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强调伊朗“根本不配”举办这样的国际会议,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近东、南亚和中亚事务小组主席凯西致信潘基文,“强烈要求”他不要参会。
  但是,潘基文的发言人回应说,联合国秘书长出席峰会是惯例,也是解决全球关键性问题所必须的,没有任何不妥之处。潘基文最终顶着压力成行。《纽约时报》称,潘基文不顾美以阻拦访伊,说明“西方在中东的影响力正在减弱,而地区力量重新整合正在形成中”。
  到了德黑兰,潘基文却对伊朗保持了某种程度的压力。针对内贾德不久前形容以色列为中东“恶性肿瘤”的说法,潘基文说:“声称以色列无权存在,或者用种族主义说法形容这一国家,都是错误的,这有损我们所有人承诺支持的原则。”这些话让内贾德忍不住反唇相讥:“世界上存在战争和杀戮,而联合国安理会证明它们都是正当的。”
  外界认为,潘基文此行并非“挺伊”,而是在履行秘书长的职责。他在会见内贾德和哈梅内伊时,对伊朗核问题谈判4月份重启以来未能取得实质进展表示遗憾,称伊朗“需要采取具体措施,向全世界证明,伊朗核计划是用于和平目的”。在叙利亚问题上,潘基文反对冲突的军事扩大化,要求伊朗领导人利用他们的影响力,阻止暴力。有分析称,虽然美以对潘基文赴会“不高兴”,但对他在伊朗的表现还是满意的。
  埃及总统的平衡外交
  峰会上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埃及总统穆尔西。他刚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就直飞德黑兰。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同埃及关系恶化,两国互视对方为中东地区的最大敌人。穆尔西是33年来首位到访德黑兰的埃及总统,被伊朗视为伊埃关系多年来的最大突破,东道主将他安排在内贾德身边入坐。而在埃及方面看来,埃及一直是本地区外交大国,但一年多来的动荡,遮蔽了埃及应有的外交光芒,现在到了掸去这层浮灰的时候了。
  穆尔西上台后,外交上展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首访沙特阿拉伯,紧接着又赴埃塞俄比亚出席非盟峰会,出访中国和伊朗,很快还要访问美国。这些举动背后,都有对国家利益的务实考虑。埃及需要沙特的石油美元,并安抚沙特不要担忧埃及“输出”革命。借峰会之机去伊朗,一方面有助于缓和双边关系,另一方面也不会过于刺激美国和海湾国家,并可利用伊朗来制约沙特。此外,埃以交好是穆巴拉克时期的重要外交特色,现在穆尔西掌舵,自然要来一个360度的大转弯,以示差别。
  但在德黑兰,穆尔西继续保持着“平衡”。峰会开幕式上,他抨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暴虐专制”,呼吁其将权力和平移交给叙反对派。当时,叙利亚代表团团长莫阿莱姆离席,媒体猜测他是表示抗议。但莫阿莱姆后来解释,他是出去接受一个采访。不过他也说,穆尔西的发言不合适,因为“这打破了不结盟运动不干涉别国内政的传统”。伊朗被视为巴沙尔的支持者,穆尔西此举显然也让伊朗尴尬。峰会通过的《德黑兰宣言》中并没有叙利亚相关条款,显然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对此还存在分歧。
  在峰会的热闹景象之外,元首们似乎还在各唱各的调,各国媒体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进行分析解读。“俄罗斯之声”援引俄罗斯战略评估研究所专家库尔托夫的分析称,德黑兰能够有条不紊安排峰会的各项事宜,就可证明峰会的成功。“中东在线”则称,伊朗虽成功邀请到大量政要参加峰会,但真正和伊朗完全站在一起的并不多。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