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欧阳询的其它楷书字帖(一)|行楷600个常用字硬笔
 

欧阳询的其它楷书字帖(一)|行楷600个常用字硬笔

发布时间:2019-07-17 04:07:44 影响了:

  《皇甫诞碑》  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弘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称《皇甫君碑》。唐于志宁撰文,欧阳询楷书。无立碑年月。明安世凤《墨林快事》因为皇甫诞是隋代名臣,也没有细读碑文,想当然地认为碑刻于隋。这当然不靠谱,因为碑文是于志宁应皇甫诞的儿子“民部尚书、上柱国、滑国公”皇甫无逸的请求撰写的,这些职位是唐高祖武德年间获得,所以首先排除隋的可能。清王澍《虚舟题跋》认为碑“书于高祖之世”,是欧阳询的盛年之作,但撰文者“黎阳县开国公”于志宁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才进爵为公,所以立碑不会早于欧阳询(公元557—641年)八十岁的时候。
  碑高240cm,宽96cm,楷书28行,行59字。碑额篆书阳文“隋柱国弘议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宋代时还在陕西咸宁鸣犊镇附近的皇南川。宋代人似乎对这块碑毫不重视,碑阴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被改刻《复唯识廨院记》。碑右侧原刻花纹也磨了刻题名。到明代,碑被移置西安城内孔庙。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关中大地震,碑身中间出现斜线裂纹。另一种说法是:最迟在北宋时就有裂痕出现,否则传世的宋拓本字上的细纹就不好解释。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督学余君房盖了一座碑亭作为保护,没想到过了八年亭子塌了,碑沿着原来很细的斜线裂纹中断为两段,损坏了数十字。清道光年间下截底端又剥损了一大块,又少了近百字。(见图1)1949年入藏西安碑林,现在安放在碑林第二室。
  《皇甫诞碑》字径大约是2.7cm,比《九成宫》(~3.5cm)小,比《化度寺》(~2.1cm)大,与其它欧书相比,笔画最瘦,有学者认为是捶拓过多的缘故,但是它的锋棱也最多,不像后来的《九成宫》那样颓唐。所以翁方纲认为:“是碑由隶成楷,因险绝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笔最见神采,未遽藏锋,是学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
  当然这块名碑被不停地捶拓,到清末民国,笔画已经羸弱不堪了。这种晚拓本,现在市场上还能见得到,想要学习的,还是要找一些善本的印本。
  所谓宋拓善本,主要是根据那条裂痕的延伸程度来判断的。比如断纹只达到五行,加上二十二行“参综机务”之“务”字未损,就被定为北宋;断纹到七八行,务字已损,就定为南宋;断纹到十一行,是宋末元初;断纹通贯,就是明初了;完全断裂,可以定为万历廿四年后的拓本,以此类推。
  最著名的当属朱翼庵藏本,册页装,共十六开,每页纵30.2cm,横16.4cm,五行十字。原来是清内府旧藏,从故宫流出,最后由朱翼庵赠还故宫博物院。(见图2)
  没有彩色单行本。黑白印本最好的选择是1983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法书萃英系列”8开凹印本《唐欧阳询皇甫君碑》,只是不容易买到。(见图3)上海书画1988年16开“历代名帖自学本”是普及本,开本小,版心只好重新剪裁,从纸张到印刷都没法看。后来2001年大16开“中国碑帖经典”《欧阳询皇甫君碑》,印刷黑又亮,价格较便宜,算是退而求其次。(见图4)想要不反光的版本,可以找上海书画2007年的《欧阳询书法品珍》,说明也很详细。文物出版社1997年“历代碑帖法书选”的《唐欧阳询书皇甫府君碑》,和故宫自己的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故宫博物院珍藏历代碑帖墨迹选”系列的《宋拓皇甫明公碑》,也是用这个最有名的版本胶印,但16开的开本太小,只好缩印,就没什么意思了。(见图5)
  而另外一种著名的王懿荣藏未断本,说是经过王懿荣、刘鹗递藏,有正书局有石印本,,但后面翁方纲的跋是从别处移来的。这个拓本印制最好的当属1913年日本油谷博文堂珂罗版,前面还有罗振玉的题签。(见图6)实际上,对比博文堂和朱翼庵藏本,就会发现两者毫无区别。有正书局的石印本就是把朱翼庵藏本进行涂描,就成了一个超级版本了。(见图7)中华书局1929年开始有金属版印,裁切版心,发行量还很大。(见图8)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的“古代善本碑帖选萃”《唐皇甫诞碑》就是这个系统的翻印,还包括了翁方纲的跋。
  事情的发生可能是这个样子的:1911年辛亥革命后,罗振玉亡命日本,住在京都。罗去国时带了大量的碑帖,一部分宋、明拓善本由大阪的油谷博文堂用珂罗版精印出版。内府流出的《宋拓皇甫府君碑》就在此列。伪满洲国成立,罗振玉又把这册《皇甫君碑》带回了国。卖给庐江刘体乾(字健之),朱翼庵再以二千元买下来,最后回到故宫。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印启功先生的“坚净居丛帖·鉴赏辑”,竟然影印了其收藏的一个文明书局石印本的翻印本,因为有启功先生的题跋,所以平添了几分价值。
  不过,别有用心的有正书局1936年珂罗版精印的赵声伯藏本《宋拓线断本皇甫诞碑》,虽然缺字挺多,字略缩小,但是却可能是已知最早拓本,只是原本现在下落不明,也没有别的印本。(见图9)
  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个何绍基的鉴藏本,笔画比朱翼庵藏本略瘦一些,但字口更清晰,时间也差不多,可惜没有见过单行本。(见图10)
  再有就是吴湖帆的“四欧堂本”,现藏上海图书馆。(见图11)务字未损,但是字不全,约四分之一为后来不太好的拓本配补。也没有单行本,让我们期待上海图书馆的“翰墨瑰宝”系列吧。
  日本的版本首选1985年二玄社“原色法帖选”4《欧阳询皇甫诞碑》,(见图12)取自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宋拓库明装善本,也是藏于清内府,溥仪逊国的时候流出,务字已损,就是所谓宋末拓本了。虽然也有补墨,但也是非常难得的精美。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原色法帖选》、《中国法书选》都是这个本子,印刷自然没的说,国内吉林文史、华夏之类的出版社当然也有翻印。
  民国时商务印书馆、艺苑真赏社珂罗版印刷的翻刻本就不提了。最后说两个印得好的明拓。原因很简单:拓工好的明拓本,在神采上并不输给所谓宋拓。
  黑白印本是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12开胶印陕西省博物馆藏的明拓本,超过了之前1958年出过的印本。后来1986年的“西安碑林名碑”系列和2001年的“中国珍稀碑帖丛书”再重印,就很糟了。
  彩色本就是西泠印社的所谓“木夹子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皇甫诞碑》,摄影清晰,印刷质量也过关,可以作为临摹的范本。这种明拓本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末尾本来漫漶不清的欧阳询题名被挖改,变成了丑陋可笑的“殴阳询书”。(见图1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