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国家大剧院演出时间表【国家大剧院之经营】
 

国家大剧院演出时间表【国家大剧院之经营】

发布时间:2019-07-18 04:03:43 影响了:

  AT:国家大剧院从启动、招标、建设经历了漫长的时期,面对如此大规模、高标准的剧场,如何确定其涉及  的众多指标?请谈谈当时的情况。  徐奇:国际大剧院的建设设计任务书是1998 年初开始拟定,但前期的准备工作长达8 年,当时负责其筹建
  的文化部国家大剧院筹备办公室做了大量调研和基础性工作,最终将国家大剧院的使用功能定位为歌剧院、戏剧场、
  音乐厅和小剧场三大一小的专业剧场,座位数定为:音乐厅2 000 座,歌剧院2 500 座,戏剧场1 200 座,小剧
  场约500 座,国家大剧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于1993 年完成。
  开业运营5 年的经验证明,当初确认的设计任务书的规模还是比较客观和适当的,这与当时文化部筹备办的
  金志舜、闫常青、李国棋等同志长期的调研和准备密不可分。国家大剧院建设之初,以音乐厅为例,主要考察了
  维也纳的金色大厅、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大厅、日本大阪音乐厅等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厅的各项指标,从座位数、混
  响时间、专用设备的配置、演出用房面积的分配等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和分析,还翻译了当时最新建
  设的日本新国立剧院的建筑方案招标文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国际招标设计任务书。
  AT:国家大剧院设计招标中关于剧场及其相关配套的要求是如何提出的?根据这些技术要求,怎样与设计各
  方进行沟通?
  徐奇:作为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剧场,其特殊性就体现在剧场工艺方面,即与演出有关的舞台机械、灯光、音响、
  视频等为演出服务的设备方面,国家大剧院前期调研也包括这些部分。
  按照国外剧场建设的通常方式,一般由剧场工程咨询公司根据业主的要求和功能定位,提出剧场建设的规模,
  如:观众座位数、舞台台口大小、舞台设备配置的数量、型号甚至品牌等,国家大剧院建设之初,国内没有这样的
  剧场工程咨询公司,舞台设备部的同志们收集翻译了当时国际上新建剧院如西班牙巴塞罗那、新加坡滨海剧院的舞
  台机械招标文件,参考国外舞台机械厂家样本和标准,经过一年时间的讨论和准备,编制了国家大剧院舞台机械招
  标文件(商务卷和技术卷)。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设备招标文件最终成为国内剧场的范本。
  舞台机械先进行招标,确定了厂商后配合土建设计,提供设备预留预埋件、荷载、用电量及与建筑的相关要求,
  业主、厂商、监理三方与土建设计、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在每次召开的设计联络会上,就针对舞台机械设备与建筑
  设计的关系、工作范围的划分等问题进行讨论,甚至到防火幕与喷淋水管安装等细节。设计联络会的沟通还包括设
  徐奇
  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部副部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自1998年起参加国家大剧院工程建设、运
  营至今。重点研究演出与剧院空间的关系、舞台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剧院舞台管理规范编制,
  主持和参加文化行业标准的编制。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49
  备设计方案、设备安装、安装需要临时用电和设施等,如大型乐器管风琴的安装需要恒温恒湿甚至是无尘的安装条件。
  剧场建设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机械进场是在2003 年,舞台机械剧院设备最终完成验
  收是在2007 年,灯光、音响设备就更晚了,在2003~2007 年这几年间设备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更新,为了保证设
  备能够在几年后建成使用时仍是最先进的,在合同的签订阶段提出了很多前瞻性的要求。
  在中国的剧场建设历程中,深圳大剧院是第一次引进国外舞台机械设备,即英国TT 公司的机械设备;上海
  大剧院是第一次在剧院建设里引入国外建筑师的设计方案,舞台机械全部引进日本的设备;而国家大剧院是真正
  意义上的国外建筑师的设计作品。
  AT:国家大剧院由其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其必须要向大众传播更加多元、丰富的艺术,由此对剧院经营带来哪
  些影响?
  徐奇:从项目前期我们就曾讨论过剧场的具体功能和定位。自2007 年12 月22 日国家大剧院开业伊始,剧
  院就确立了其核心价值理念为“艺术改变生活”,经营宗旨为“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国家大剧院是国家
  举行重要的国事礼仪的场所,是国家的最高艺术殿堂,因此,剧院不能只是满足于自己接团,还要成为一个艺术
  的创作、生产基地。最初计划建设的时候,由于经济、文化条件所限,想到的只是邀请最好的国内外演出团体来
  演出,或者与外部联合举办一些节目,剧院只做一些辅助工作,但现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精神层
  面追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文化投入的加大,原创剧目成为国家大剧院工作的重点。可以说,从开业到今天,
  剧院的发展见证了国家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现在剧院不仅制作西方题材的传统歌剧,同样也创作中国题材
  的歌剧,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22 部原创歌剧。2010 年年初,剧院成立了自己的管弦乐团和合唱团,也结束了自
  己不能独立做歌剧的历史,这也成为国家大剧院剧目创作上的分水岭。
  国家大剧院的原创歌剧主要分为3 类,第一类是引进经典剧目,故事情节、音乐曲目仍然是利用原来最经典
  的,但是我们将其重新创作和演绎,如中国国家大剧院版的“艺术家生涯”、“图兰朵”、“飘泊的荷兰人”等,
  这种方式是我们目前采用最多的。第二类是与国外歌剧院合作,进行资源共享和整合,既可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也可以在对方剧院演出,如“蝴蝶夫人”。第三类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从剧本、音乐创作开始,用西方歌剧的
  方式演绎中国的经典,如:“赵氏孤儿”、“西施”、“山村女教师”、“运河谣”等民族舞剧和歌剧。
  国家大剧院的英文拼写起初是National Grand Theater,现在是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意
  思是国家艺术表演中心,就表明在演出上是有自己的作品的。此外,我们还开办了各种艺术普及教育活动,每年
  举办“歌剧节”,现场与观众进行互动表演,增进观众对歌剧的了解,拉近歌剧与观众的距离。
  除歌剧外,国家大剧院还在话剧、京剧、音乐等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包括举办公众性的市民音乐会、
  高雅艺术走近校园和社区等,也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总之艺术是多元的,我们要以多样、丰富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AT:国家大剧院承载如此众多的盛大演出,再结合多样的运营方式,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从国家大剧院启
  动、建设、运营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期间也有不少争议,但现在我们看到了它的良好状态。您作为这一
  过程的见证者,有何感想?
  徐奇:一个剧场,我们在评价其建筑本身外,更要看到它未来如何使用、它所承载的内容以及呈现出的作品。
  国家大剧院从2007 年开业到今天,已有近5 年的时间,我们一直在努力将艺术、文化更多、更好地传播给每一个人。
  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正如我们现在尝试创作歌剧、话剧、舞剧和民族歌剧,虽然也有
  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做就比不做好。只有当事物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才会发生质的变化,经典不是一开始就
  会出现的,剧院也在不断成长中创造经典。
  在这里,无论是西方交响乐还是中国民乐或是其他,作为一个国家艺术表演中心建设的亲历者和使用者,我
  希望到这里来的每个人的心灵能够得到净化和升华,油然而生一种神圣感,这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是文化的震撼
  所在,也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