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谈传统诗词以象尽意的艺术手法_残像手法
 

谈传统诗词以象尽意的艺术手法_残像手法

发布时间:2018-12-27 04:21:45 影响了:

  [摘要]以象尽意是中国传统诗词普遍采用并行之有效的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法,本文主要探讨了诗词中对物象的选用问题,着重阐述了受文化积淀、时代背景、个人修养等因素所造成的“象”与“意”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传统诗词;物象;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060-02
  
  中国传统文学很早就有言志说、缘情说等,讲究以情取胜。古代诗人总是在天地万物中选择契合自己的诗词物象,来作为自身生命情感的寄托。解读中国古典诗词,我们可看到文人的情感在诗文中一次次被客观的物象替代。这些物象进入诗人的艺术世界,被精心择取、巧妙加工,从而达到诗人立“象”以求尽意的目的,形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是传统诗词以有限篇幅承载无尽意蕴的经典方式。
  
  一、传统诗词中所取物象的特殊性
  
  并不是所有的客观事物都可随意作为物象进入诗词,这种“象”必须经过作者个性化的精心提炼与处理才可称之为物象,高质量的完成表情达意的功能,它比现实生活之象更典型、更真实、内涵更丰富, 其间充溢着语言艺术的美感。物象是诗人情感的翅膀, 带有浓烈的个性色彩,它在诗人心中被授予特定的涵义, 又从诗人笔下起飞,以强烈的感染力唤起读者的认同感,“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诗人得于心,读者会于意。这般灵犀相通,是对文学作品意象的共同感悟。我们欣赏古代诗词,深感其魅力就在于这些生动的意象构筑成的深远意境,它承载了良善的人性和美好的人情。正是由于意象对人类情感的吸纳,我们才得从古诗文的吟唱中获取无数难以言喻的愉悦和启迪。望明月以寄乡思, 执柳条以伤离别,登高楼而抒怀思,观海以叹人生……这些意象代代承袭,被人们默认,层层加注,累积而下在人们心中定格,成为引发某种情感的特定媒介。
  
  二、用特定的意象表达某些特定的意蕴
  
  古诗词中所精心设置的意象常蕴涵着丰富的、难以道尽的情感内涵,在后代的吟唱中不断的累积沉淀,造就了传统诗词的多义解读、无穷的想象空间和流转其间的意蕴美。
  (一)用同一物象构思不同意境,表现多种情感意蕴
  翻阅古诗词,这种“象”多不胜数。有楚辞中的“香草美人”,有文人笔下经常出现的“明月”、“青山”、“流水”、“落花”等,而这些意象在不同文人笔下的诗词中会呈现不同的面貌,抒发复杂的情感。
  以“明月”为例,它自古为思亲、思友、思乡之意象。“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李白以通俗平实的诗句借月表达天下游子的思乡之情。“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又张扬起奇崛的想象借月以表达对友人真挚的情义。而在苏轼词中,有“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真情祝愿, 也有“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岗”的哀切怀念。物我同化,天人合一,美妙的创意既是诗人寄情的感叹,也成为后人咏怀的和唱。诗词文化潜藏的积累是多元的,即便是同一感受,诗人也有无穷尽的意象寄托。
  (二)用不同意象构建意境,表达同一情感
  与前面相反,也可用不同的意象,在诗词中营造出一种意境,来抒发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因此,喜怒哀乐等种种人类共通的情感在诗词营造的艺术世界中获得了丰繁复杂的意象注释。
  如传统文学中最具有美学色彩的离情、离愁、离恨抒情主题,就可用多种意象来表示。其一,“柳”与“留”谐音,杨柳自古为依依惜别之物语。《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吟唱出悱恻的意境。宋代周邦彦有“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之诗句,柳丝的翠情绿意将离情别绪渲染得至浓至极。而“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是李白将此意象塑成经典。其二,“流水”亦为古诗词中抒发离愁的物象之一。诗中有李白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词中有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皆别出心裁, 意境深远。而“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则留想象空间于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把离愁与滔滔江水联在一起, 寓离愁之多之深之久。其三,借“春草”诉别恨。最深沉的还是李煜,“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春草”既是喻象,又是景象,更是心象。词人从真性情中流露出真文字,真正构成了审美向往。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则超出了文人之私情,合国忧家愁于一体,使意境更深广,其爱国之心充溢于诗行间。其四,“笛声”也可为离情作渲染。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悲凉慷慨,王安石的“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抒发奇思妙想,夸张与通感运用得天衣无缝。
  
  三、打上作者个性色彩烙印的物象所传达的独特情感意蕴
  
  作者在选择物象时除受传统熏陶外,往往受其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个人性格、修养、学识、习惯等因素影响,在立象以尽意时所取的意象亦带有不同的倾向性,从中可见作者要表达的深层情感或渗透其中的人物形象。如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展现了诗人豪迈飘逸的人格和高亢的盛唐气韵。李贺由于受自身身世及不平遭际影响,其笔下的诸多意象都呈现出一种哀感顽艳或病态美的特征,他写鬼怪,写死亡,写游仙,写梦幻,对冷艳凄迷的意象有着特殊的偏爱,构成极具悲感色彩的意象群,而大历诗人多有生不逢时之感,意气消沉,受特定心境和意绪支配的诗歌的义项选择,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在这方面刘长卿表现得尤为突出,他喜欢吟咏秋风、夕阳,而类似秋风、落叶、夕照、寒雁等冷色调的物象,在大历诗人的作品中俯拾皆是,打上一代诗人苦涩的情感印记。
  
  四、通过“人象”即人物的艺术形象借代表达心境
  
  古代诗词中也常常借由物象来带出人物形象,通过“比、兴”或用“赋”抒发情怀、表达心境。“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愤懑郁结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闲适平和的心境;“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是凄凉孤独的心境;“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悲怆壮烈的心境;“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畅达乐观的心境;“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自负自得的心境。诗人的举手投足, 无一不是内心世界的表白。诗人的气质、品格,诗人的身世、遭际, 诗人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追求的不同,这使他们在泱泱诗国中别树一帜。但我们也同时看到,性格迥异的他们在表达共同的精神追求时竟也能提炼相似的“自我形象”。翻开诗篇,我们还被往古文人强烈的忧患意识震慑,这种意识为中华璀璨的文化增添了浓度,在国难当头之际,他们的“叹”、他们的“泪”皆与国事相联。同样,他们为国捐躯的决心竟也惊人的相似。以现代派眼光看,这是古代文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塑造的同一类“行为艺术”。
  
  五、古诗词中的特殊意象
  
  古代诗词中经常用典。诗人将典入诗,词人用典入词,由于典故的要义是从历史事件中提炼,所以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理性的意象, 其人文积累丰富厚实。诗词用典能使诗歌内涵获得更大程度的张力。“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一连用了三个典――姜尚垂钓、伊尹梦日、宗悫言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处逆境而仍不失抱负的积极乐观精神。更为沉潜的意象是活用曲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玉树后庭花》是陈亡的挽歌,在诗人杜牧听来,无疑等同唐朝的哀乐。理解诗句双关的内涵,也是文化解读的一个方面。这些意象对人们提升人格精神,领悟生活意义、激发生命潜能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凝结着古人对自然生命的思考,也激荡着人文思维创造的活力。形象思维渗入理性思考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如此精炼含蓄、意蕴丰富的“象”,在古诗词表情达意、营造意蕴意境方面占有独特地位,造成了古诗词情韵绵长的艺术魅力和动人心魄的感染力,读之使人如入其境,忘其形,得其神。
  
  [参考文献]
  [1]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储艳.浅谈宋代婉约派词作中的模糊语言现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
  [3]胡和平.论文学语言的模糊性[J].济南大学学报,2002,(5).
  [4]康响英,曹志希.论模糊语言的文学审美价值之理据[J].外语教学,2008,(3).
  [5]项成东.语篇模糊与空间映射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
  [6]赵仲才.诗词写作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