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问题教学法”在变革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法”在变革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9-01-24 03:47:14 影响了:

  什么是问题教学法呢?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特征。采用问题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可称之为“问题课型”或“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法”在变革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中的运用,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老师应如何“设疑”,也就是要善于提问。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趣味化
  历史教材有些问题时间跨度大,课本的叙述又简单,上课时学生一问起来就没完没了,教师如果没有宏观调控好,学生会越问越多,让老师难以招架,这样就变成了一堂问题繁多但又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因此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有的放矢、有放有收。笔者在讲《北伐军胜利进军》时,学生就问:“为什么要先攻打吴佩孚”,我先让学生看《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然后问学生:“北伐方针体现了什么原则”,以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北伐先攻打吴佩孚,体现了“由近及远”以及吴佩孚对国民政府威胁最大。
  (二)问题的设计要新颖而又富于启发性
  一看就能从课本上找出答案的问题,引不起学生的争辩及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积极回答问题了。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新颖而又富于启发性。如上《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这一课时,直接问学生“诸侯争霸的原因、目的、过程、影响各是什么”,是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如改为:“史书上说:春秋无义战。你同意此观点吗?为什么?”学生则会兴趣大增。
  (三)知识的链接要问题化
  我们的历史教材,章节子目之间,构成了系统的知识网,每节课的子目和子目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在上课时,要注意内容的链接,如能用“问题”来链接知识,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上《“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一课,讲完第一个子目“工农武装起义”后这样设问: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工农革命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星火是怎样形成燎原之势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探索出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的?以转入教材第二个子目“井冈山的星火”的学习。
  (四)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特别是比较型的问题必须明确指向性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都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引导,特别是比较型的问题,必须明确指向性。如一位老师在上总结课时,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分析比较国民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异同点。学生们漫无边际地说,老师一下子无法控制课堂。如果老师事先给出以下的比项:相同点有:①社会背景相同;②革命性质相同;③革命后果相同;④失败原因相同。不同点有:①革命范畴不同;②革命纲领不同;③革命领导不同;④群众基础不同;⑤革命武装不同;⑥革命结果不同。学生就不会漫无边际地说了。
  (五)提问要注意问题的探究性
  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压缩于斗室,可充斥于广厦,把学生放在多大的空间,学生就会发挥多大的能量。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留出一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去尝试、去寻找、去发现,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欲望。这就要求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探究性。如笔者在讲完《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课后问学生“贺州人民有没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呢?”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悄悄议论开来。我马上提出了一个有探究性的问题:“同学们,你们以《抗战时期的贺州》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或调查报告。”一个月后,同学们交来了许多作业,如《听爷爷讲抗战小故事》、《抗战时期的贺州昭平黄姚古镇》、《‘广西日报’在昭平》、《徐悲鸿的七箱画在昭平》、《丰子恺漫画展览在昭平》、《救护美国飞行员》……看着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我这个当老师的非常感动。1944年7月,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攻陷长沙,逼进广西。9月,桂林大疏散,何香凝、梁濑溟、千家驹、高士其等一批进步人文化人士沿桂江南下撤至贺州昭平,后转移到贺州昭平黄姚镇。在贺州昭平黄姚镇,他们出版《广西日报》(昭平版),扩大抗日宣传,创办了黄姚中学,培养人才,开展民盟活动。在这些爱国行为的推动下,贺州昭平黄姚镇抗日救国运动空前高涨,成为当时桂东地区开展抗日活动的重要基地。鉴于黄姚政治、地理环境的有利因素,1945年夏,中共广西省工委决定将省工委机关从贺州钟山县迁来贺州昭平黄姚镇。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有的同学还亲自到黄姚古镇参观省工委旧址、钱兴烈士塑像,通过动手、动脑,身临其境,学生们都会深受感动,真正体会出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日战争的历史画面仿佛从书本走出来,跃然于眼前,“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从心底油然而生。
  (六)解决问题要有彻底性
  “问题教学法”最终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回答问题不全面、不深刻、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或由教师补充完整,或由其他学生补充完整,或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组织作答,不管是哪种形式,务求问题的彻底解决。教师备课时,不但要设计好问题,而且要充分地估计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预先准备好各种对策和教法,这样才会达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如:上高三复习课《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时,提问:“太平天国革命的纲领是什么?它与北宋、南宋、明末农民起义的口号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说太平天国革命是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这些问题对高三毕业班的学生来说并不难回答。但是,很少有学生回答得完整,很难形成以下历史概念:①封建生产关系造成贫富悬殊及土地兼并严重,是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②要求推翻封建剥削的制度及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是人们的普遍愿望。③从口号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民战争的水平是逐步提高的,而太平天国革命是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
  著名的心理学家米勒说:“教师应该较少阐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以现成答案,要指出所教课程的戏剧性及美妙性,引发美感。”问题教学法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问题教学法并不是简单地提出和解决问题,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自觉反映的心理过程,是揭示问题本质的发现过程,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动态过程。它是科学创新精神的原动力。其实质是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形成渗透式思考问题的科学研究品质。因此,“问题教学法”是变革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