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主人公形象的多义性】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文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主人公形象的多义性】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文

发布时间:2019-01-27 03:57:11 影响了: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白话小说集《三言》中的名篇,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执著追求自己心目中美好理想的女性形象,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杜十娘》的故事情节并不十分复杂,基本上可以这样概括:名妓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经过长期寻觅,她选择了李甲,准备托付终身。为考验李甲的诚意,她让李甲到处借贷,又拿出私蓄百余银两,终于完成了赎身从良的心愿。姐妹们听说十娘将随李甲离开行院,纷纷前来相送,并以相助路资的名义将一只箱子交给杜十娘。李甲担心归家不为严父所容,十娘便主张泛舟吴越,徐徐图之。途中,一富家公子孙富偶睹十娘美貌,心生贪慕,就乘与李甲喝酒之机巧言离间,诱使李甲以千金之价把十娘卖给了他。十娘闻知自己被卖,万念俱灰。她佯装同意他们的交易,却在正式交易之际当众打开箱子,显露价值万金的珍宝,尽抛江中,怒斥奸人和负心汉后,在万人瞩目下毅然抱箱投江而死。
  看完小说,杜十娘――一个光辉的古代女性形象在我们的心目中油然而生,为她不幸的命运叹惋不已。在抛洒一掬同情感佩之泪的同时,也不禁对杜十娘这个小说人物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杜十娘她带有万金,为何还要投江自杀呢?她完全可以另起炉灶,重觅新人,有万金依靠,不怕没俊俏公子赏识,再说她有“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的诱人魅力,即使没钱,也无须担忧,孙富之流多如过江之鲫。她何苦要结束生命呢?
  答案只能是杜十娘对李甲爱的真切。杜十娘作为妓女身份低微,是只要有钱,就可以随意欺辱的对象。在尔虞我诈的社会里她把李甲当成了她获得新生的唯一途径。一旦落空,使她对整个社会都失去了信念,只能选择毁灭,以求解脱。
  杜十娘作为风尘女子,她阅人无数,又怎会独钟情与李甲?她又对李甲怀有怎样的感情?从十三岁开始堕入地狱,直到十九岁,中间多少辛酸,使杜十娘早有从良之志。看太学生李甲“俊俏温存、忠厚至诚”,便一心托付与他。李甲浪荡年余,金钱用尽,鸨母势利赶人,而杜十娘却是“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想尽办法,用尽心机迫鸨母答应三百两银子赎出自己。在李甲筹措无着,羞于见她时,又派人四处寻找,自己拿出一半银子。
  在文后,我们看到杜十娘有百宝箱,会给我们一个疑问,为什么杜十娘不把自己有钱的情况告诉李甲?这样不是很省事,也不会有以后的不幸发生。我们思考这个问题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代万历年间,正是商品经济兴起和繁荣的时期,专门用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手工工场已初具规模。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金钱和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严重挑战,根深蒂固的封建门第终于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开始动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由宗法伦理向利益驱动转变。这种背景在《杜十娘》这篇小说中是有所交代的:“古人云:‘以利相交者,利尽而疏’”,“常言道:‘说着钱,便无缘’”,“如今的世情,哪有顾缓急二字的”,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鸨母与杜十娘,三亲四友与李甲,李布政与杜十娘,孙富与李甲,甚至李甲与杜十娘的认识,都是建立在金钱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在这样的金钱社会里,杜十娘渴望的却是真正的爱情,这一切都不应该与金钱有任何关系。于是,她假装没钱,以考验李甲对自己的感情。可是,她的考验却是毁灭性的,李甲为区区千金就抛弃了她。在离别的最后时刻,杜十娘严妆打扮以期打动李甲改变主意,但“微窥公子,欣欣似有喜色”,这一刻,是怎样的肝肠寸断!自认为是“死生相共”,没奈何竟成了对方的“行李拖累”。在决心自杀的最后时刻,杜十娘对李甲还是饱含情意,等孙富送过千两银子,还亲自检查“足色足数,分毫无爽”,因为她深知李甲的懦弱无能。当李甲怕杜十娘不同意被出卖时,他作足工夫,假惺惺的不语、流泪,杜十娘再聪明也难料到自己七年来苦苦寻觅的郎君竟会把自己当货物一样卖了千金,看李甲不乐百般劝慰,甚至于夜半不寐,为李甲的愁闷担忧。
  可惜,杜十娘的一腔痴情托付了匪人。她看错了李甲,她自以为自己是一腔真情,定能换得同样的真情。她爱的是李甲的本身,而非贪图其钱。但是她没有看透李甲对她的感情,根本就没有真挚的爱情,有的只是对她美貌的迷恋。李甲对杜十娘只有色欲,而非真爱。在文中有多处体现。李甲初始结识杜十娘,就为她的美色。(“李公子风流年少,未逢美色,自遇了杜十娘,喜出望外,把花柳情怀一担儿挑在他身上。”)当孙富问及杜十娘的来历,李甲为自己独占花魁而洋洋得意。(李甲正要卖弄在行,遂实说道:“此乃北京名妓杜十娘也。”)哪有把杜十娘作为妻子的尊重!正因为对杜十娘爱的不真,当孙富巧言利诱时,便欣然从之,且看他对杜十娘的一番解释:仆天涯穷困,蒙恩卿不弃,委曲相从,诚乃莫大之德也;但反复思之,老父位居方面,拘于礼法,况素性方严,恐添嗔怒,必加黜逐,你我流荡,将何底止?夫妇之欢难保,父子之伦又绝。孙友名富,新安盐商少年风流之士也。夜间闻子清歌,因而问及。仆告以来历,拜谈及难归之故。渠意欲以千金聘汝,我得千金,可借口以见吾父母,而恩卿亦得所天。看看他为自己打了怎样的如意算盘,只考虑的是把杜十娘卖了千金,凭此便可以回转家乡,重获严父的宽恕,把自己的荒唐经过一笔抹去,重新走上封建贵公子的“康庄大道”。又说杜十娘是“恩卿亦得所天”,把杜十娘也看作是与自己一般人物,以此心度十娘,他哪有一点对杜十娘真爱的情意?自私怯懦、毫无主见,构成了李甲这个人的主体,他哪看到杜十娘对他的满腔真情,正如杜十娘最后认清的“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可惜已经晚了。
  为杜十娘试想,如果当初她选择的是柳逢春――在整部小说里真正了解她,懂得她的人,那结果就会截然不同吧。在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时,柳逢春并不相信作为妓女的杜十娘对李甲会有什么真情,可当他得知杜十娘居然拿出150两银子交给李甲作为赎身之银时,他震撼了,惊叹“既系真情”,劝谏李甲“不可相负”。出力为李甲谋借了剩下的150两,讲明“吾代为足下谋债,非为足下,实怜杜十娘之情也”。懂杜十娘的实为柳君啊!杜十娘选择李甲,也可说是“眼内无珠”,导致明珠暗投。
  可是,杜十娘实在可以不死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有多少人是糊里糊涂,苟且偷生地在活着。譬如《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金玉奴出身乞丐团头之家,她的丈夫莫稽早年贫困潦倒,入赘金家,赖贤妻相助连科及第,得授司户之职。莫稽贵显后,不但不念妻德,反而嫌她出身微贱,影响自己的名声、前途,在赴任途中将玉奴推落江心。金玉奴巧遇赴任官员许公相救才得以存活。玉奴虽然恨丈夫薄情寡义,但她决不愿再嫁他人。在许公的周旋下,金玉奴最后与丈夫言归于好。传统的贞操和女德观念,使她选择了委曲求全、维持固有的婚姻道路。杜十娘也完全可以如此,睁一眼闭一眼,既然李甲已经悔悟,求饶了,就原谅他的一时糊涂,重归于好又何妨?毕竟是自己七年来好不容易挑中的如意郎君,靠百宝箱里的万金之财,可以想见杜十娘以后的生活还是会非常富足舒适的。可是,杜十娘还是选择了毁灭。为什么?杜十娘她要求的不是短暂的欢爱,甚至也不是婚姻。如果仅仅要求婚姻,那么这个愿望对杜十娘来说非常容易实现。她当日如肯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那么赎身、还家、缔结良缘,不费吹灰之力。既然如此,杜十娘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呢?她自己说,是一份“生死无憾”的真情。怎样才是“生死无憾”的真情,杜十娘没有说,但从她不肯用百宝箱苟全得到幸福,不肯接受被买卖的命运等种种举动,看得出她渴望自己的情人不把自己当作可以随意买卖的烟花,而是相濡以沫的伴侣。这“真情”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珍爱和尊重。
  梦想破灭了,生命还有什么意义?杜十娘把自己献祭给了 “爱”――只要人类存在就永不会消逝的追求,留给千载之下的我们无限的怅惋。
  李培玉,教师,现居江苏张家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