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中小学生宽容品质的缺失及教育对策 生产现场问题背后的四项缺失及对策
 

中小学生宽容品质的缺失及教育对策 生产现场问题背后的四项缺失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9-02-04 04:11:45 影响了:

  “宽容是一种建立在对人与世界的多样性、真理的相对性与人性的多面性自觉意识基础上的理性和明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人生态度,是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所存在的差异、矛盾和冲突时所表现的一种成熟通达的美德和境界。”[1]宽容与纵容不同,宽容不是无原则地认同一切,宽容者有一定的限度,同时,宽容也不是冷漠,宽容是人们的一种自觉品质,是在认同他人的言行有合理价值基础上的一种积极克制,是对他人自由价值的尊重。总之,宽容在现代社会是一种重要的必需的品质,而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中我行我素、专横跋扈、个人主义等现象盛行,表现出宽容品质的缺失。
  
  一、 当前中小学生宽容品质缺失的表现
  1.人际关系冷漠
  在学校中遇到事情不善于和同学沟通、交流,对别人的事往往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是社会的动物,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就得与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而交流、交往则是建立关系的重要条件。现在,大部分中小学生是独生子女,上下学时大多有家长接送,放学后基本上也没有与同学交往的时间,周末和节假日也都被各种辅导班和特长班所占据。可以说,学生的交际面比较狭窄,对友情、亲情等体验不深,往往会有漠视感情的现象。如在家中对待父母不冷不热、谈不上什么关心父母;有的连父母的年龄都不知道,更有甚者需要钱的时候才去和父母说话,一般情况下不愿意和父母多说话。在学校与同学、老师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狭隘的个人主义色彩,不为别人着想,一味追求自我的实现。
  2.学校生活自私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家庭条件非常好,父母对其宠爱有加。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往往看不起那些家庭贫困的同学,对他们的着装、言行等嗤之以鼻,甚至有的条件较好的学生之间结合在一起形成小团体。在班级中,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也要恶语相加,甚至有更为不理智的行为。他们总是寻找别人的缺点,不去思考自身的缺陷,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宽容、理解与尊重。
  3.学校学习自傲
  因为学生的基础和物质条件不同,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请家教或者从网络等其他渠道获取知识,因而,认为自己学的知识“多”、“新”,就骄傲自大,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有发生。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认为老师的知识“老化”,没有新鲜感,对老师所讲的东西不屑一顾。在同学面前自高自大,认为其他同学视野狭窄,处处不如自己。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建议不以为然,不愿意接受其他人的合理意见,偏执己见。自己取得一点成绩就大肆宣扬,显示自己优于别人。
  
  二、 宽容品质缺失的原因探析
  1.教育内容的功利化
  教育内容的功利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着重教授学生要应试的文化知识,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学校往往是根据学生考试的科目来设置课程和分配课时,考试科目被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其他如思想品德、音、体、美等课程成为点缀。“考什么”就“教什么”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学生即将面临考试之时,那些“点缀”也直接被省略掉。在功利化的影响下,教育变成了有用知识的训练场,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学生在具体的、感性的教育生活中的自由尝试、真切体验受到排斥,学生的自我练习、自我学习、主动探索遭受压抑。在这样的教育情境中,只有一种价值,那就是实用的知识;只有一种活动,那就是学习;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听话。教学逐渐形成了一种知识的暴政,宽容完全被抛弃。
  2.教师宽容教育的缺位
  教师在教育中地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对学生的智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和教学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宽容教育的缺位主要表现在教师宽容德行的缺失和教师在教学中的求同心态两个方面。教师的宽容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榜样。教师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正如乌申斯基所言,教师的道德品质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2]。因此,只有宽容才能影响宽容。教育过程是教师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有可能学习和模仿,特别是思想品德这方面。
  3.网络环境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普及,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可以实时地相互交流;另一方面在网络中隐藏着大量不健康的信息,这对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往往很容易受到侵害,使一些学生产生错误的想法,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导致学生民族观念逐渐减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淡薄、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有的学生沉迷网络,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找到了“自由”,摆脱了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这样容易产生为所欲为的冲动,很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
  
  三、 培养学生宽容品质的教育策略
  1.要注重宽容品质的培养
  首先,要形成宽容的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宽容依赖于教育,教育为宽容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具有宽容品质的个体,并且通过“宽容的个体”发挥智慧、才能,培养出具备宽容品质的族群和制度。可以说,宽容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传播宽容理念,培养他们健全的宽容意识和态度,使他们养成宽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终形成宽容的存在方式。培养具有宽容品质的“宽容个体”是宽容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包括培养个体的不干涉意识、尊重意识、公共理性、公正意识以及全球视野与胸怀。在一定意义上,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境界,更是一种教育智慧[3]。其次,要通过多种途径增进学生的宽容意识。如举办一些文体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真正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因为集体观念的培养不仅是宽容意识的桥梁,而且能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还可以利用广播、电影、多媒体,通过声像结合、图文并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道德情操;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使其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另外,学校可试着制定有“人情味”的规章制度,着力建设更具人性空间的学校管理环境。
  2.教师要践行“宽容”
  首先,要深入了解、研究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宽容学生。许多教师往往把学生看得过于简单,以至于在他们敏感、微妙的内心活动面前表现出粗心大意、麻木不仁。如果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就不会对学生妄下结论以致误解学生。另外,教师还要善于研究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否则就可能出现错误,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其次,要善于自我反思。教师的反思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我的行为表现及其依据进行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的过程。宽容的面很广,赏识教育、皮格诺玛利翁期待效应都可以成为它的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赞赏、鼓励、期待都将成为学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它们带给学生的是发自内心的震动。巴奴姆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出色的,不管他们如何表现,在其内心深处总多少有点积极向上的念头。如果老师心里这样定位每位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差生,那么,学校里将没有差生的存在了。对行为的反思,要找出问题,加以分析,将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样才能寻根问源,找到症结所在。任何新观念的内化一般都要经历接受、反映、评价、组织和个性化等由浅入深,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因此,只有不断地反思,才可能使新的教育观念在自己头脑中得以内化,才能使自己的行为不会背离理论与实践的要求。
  3.加强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从来都是双刃剑,提供信息平台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不良影响因素。当前,一些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充斥着不少冲突、暴力、凶杀等阴暗、丑陋的内容。这些不良和有害的信息对正处于知识积累和价值观念形成阶段,世界观与人生观尚未成型,但却具有很强模仿、学习能力的中小学生来说,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那些充斥着暴力、色情的信息,具有诱惑力的游戏和**类的节目等,对中小学生造成的有害影响已经越来越严重。我国大陆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正处在起步和实验阶段,国家的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的媒介素养培养要求。但是,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小学阶段对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是必需的,也符合我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需要指出的是,宽容有一个边界,超越这个边界,就走向宽容的悖论。正如波普尔所指出的:“如果人们主张一种绝对的宽容――即使对不宽容者也是如此,而且不保卫宽容的社会来抵抗不宽容者的进攻,宽容者就会被消灭,宽容也随之消失。”[4]
  
  参考文献
  [1] 朱家存.宽容:主体性教育的又一目标.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3).
  [2] 杨四耕,林存华.走向“宽容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4(11).
  [3] 张梦飞,周小花.论大学生宽容品质的培养.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统战理论与实践,2007(2).
  [4] 张俊华.教育宽容的四种境界.中国教育报,2008-06-24(06).(责任编辑付一静)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