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论新课标下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民俗文化论文3000字
 

【论新课标下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民俗文化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3:36 影响了:

  [摘要]民俗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与人类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标背景下,民俗文化教育有其特殊的教育功能。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民俗文化的教学辅助功能,民俗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民俗文化的知识积累功能,民俗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
  [关键词]民俗文化 语文课堂 教育功能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所述:“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民俗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与人类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影响是广泛的深刻的,它能够开启通向民族历史的民俗之窗,让我们感受祖先的生活和思想情感。民俗教育是培养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学。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语文教师有责任挖掘、利用它,发挥民俗文化教育的作用。
  
  一、民俗文化的教学辅助功能
  
  民俗可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篇目涉及到民俗风情描写,授课时可以以民俗为主线,进行讲解分析,甚至还可以适当补充它的来龙去脉,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如《祝福》中,小说对鲁镇的祭祀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戴着纹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
  “祝福”是以绍兴为中心的古越地区所特有的年终请福神、献福礼的民间习俗。清范寅《越谚》卷“风俗”项云:“作福,岁暮谢年,祭神祖,名此。开春致祭,日:作春福。”这类习俗活动渗透着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与迷信观念,从而左右着鲁镇入的一言一行。祥林嫂的悲剧性,从民俗的角度来看,不难看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鲁四老爷本身信仰鬼神,他企图通过鬼神祭祀来保佑自己及全家:而他歧视祥林嫂,是因为祥林嫂是个寡妇,克夫克子,可见其具有浓厚的社会民俗思想。
  二是促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环境。祥林嫂周围的人之所以看不起祥林嫂,也是出于深层的民俗文化心理。
  三是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里当佣人,心安理得,恪守从一而终的人生信条。再嫁时的挣扎与破格的反抗,支持祥林嫂反抗行动的精神支柱是贞节观念,显然是受“宁死不再嫁,从一而终”的民俗心理支配的。
  文本涉及岁时习俗、信仰习俗、婚俗、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交往礼仪等诸多民俗事项,我们语文教师如果从民俗的角度去探讨这篇作品,我们就会惊异地发现,祥林嫂实在是惨死于那无形的民俗压力!
  
  二、民俗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
  
  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材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涉及到民歌、民间故事、传说、风俗习惯、服饰、口语等,这些都是渗透道德教育的极其生动形象的材料。
  例如,龙凤是远古时代华夏祖先崇拜的图腾,所以龙成了华夏民族的象征,我们也就成为龙的传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经常涉及到与龙凤有关的词语句子,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如《红楼梦》中王熙凤和贾宝玉出场的服饰上龙凤的图案,王熙凤“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宝玉“头上戴着束发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在遇到这些词句时,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介绍有关龙凤的图腾传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很好地把握这些词句的含义,进而理解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品位等。
  还有庄子的《庖丁解牛》这个故事也是取之于民间风术,又用民间故事的形式加以表现。以民间解牛的绝技妙法来说明养生的理论。可见庄子是一个饱学而隐于民间的隐士,他继承老子的学说,采用民间文化的内涵和民间文学形式论道,谈无为,说养生。讲处世,所以从民俗角度理解庄子作品,就能透彻禅释其中心思想。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自古以来,我国就特别注意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教化作用,这种教化就是运用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约束力。对民众个体进行教育和规范。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其中所渗透的就是民俗文化在社会安定和控制中的作用。荀子说:“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这就是强调要利用民俗文化,塑造某个民众群体所认同的高尚的个人品质和行为。所以将民俗文化的精华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并以此引领他们的行动,对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非常重要。将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风尚、礼节、习惯,并可以在此基础上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三、民俗文化的知识积累功能
  
  民俗是人民生活的反映,蕴藏着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把民俗教学有机和谐地统一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无疑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文字、礼节、历法、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如了解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知道“柳”“留”谐音,“折柳”以示留念,表达难分难舍之情,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杨柳岸,晓风残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等名句的深意。
  古代礼仪习俗中也蕴涵着大量的文化知识。如古代的称谓有谦称、敬称和贱称之分。它是根据人物的身份、关系、辈分不同而区分使用的。谦称如寡人、孤、臣、仆、不才、愚、妾等,敬称如陛下、殿下、足下、公、君、大人等,贱称如竖子、贼子、犬子等。不同称谓可以正确认识人物的尊卑贵贱和人物之间的远近亲疏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历法知识也大都以民俗的形式保存着。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几千年来长期沿用的传统历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四、民俗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负荆请罪的真诚,《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礼贤下士的高风,《西洲曲》中采莲女子的妩媚动人,《边城》中秀美的湘西风情和纯朴的民风,无不给人一种快慰与愉悦,这些并非一时一地的风习,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典范、善的追求、真的指归。已成为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正如列宁说的,每个民族都有大众文化,民俗正是一种大众文化,它的质朴清新对培养学生感知纯正品位的文化,陶冶健康的情趣是大有裨益的。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一经推出,即引起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福娃作为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语境中出现的当代审美文化景观,对中国传统民俗中的“福”文化及“吉祥物”观念作了深入挖掘和淋漓尽致的展现。具有浓郁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蕴涵和审美精神。对福娃的欣赏、评析与消费,构成了当代大众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加强民俗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意识。民俗是社会、集体的创造,扎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某个民俗或地区的民俗中,一般都保留了该族或该地区人民的好恶感情和审美情操。能传承至今的民俗,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有不少美的东西。在民俗教育中加强这一方面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先人的审美观,进而增强其审美意识。如介绍端午节赛龙舟,蒙古族赛马,苗族斗牛、跳芦笙等具有竞技性质的民俗,可以使学生透过活泼、生动的民俗活动,看到各族人民对积极健康生活的追求。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显而易见,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已经是语文课程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成为我们语文课程建设中取之不竭的文化源泉。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语文课程,必须让优良的民俗文化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我们的生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