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信息】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与别人交流
 

【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信息】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与别人交流

发布时间:2019-02-07 03:55:44 影响了:

  信息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的中介,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媒体。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递、储存、处置、内化的过程,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就是防止课堂教学有效信息的流失,使课堂教学信息的作用最大化。要达到信息效用的最大化,关键是学生对待信息的处理能力。传统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方式,教师思维的兴奋点是最大限度地占有、传递教学信息,但是,学生对待课堂教学信息的接受、处理能力,并未引起关注。实施有效教学,学生的有效学习是根本,课堂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是有效学习的核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必须要转变角色,必须要研究学生课堂上的状态,必须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理信息的态度、方法、习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拥有信息,学会获取、分享、扩充、筛选、浓缩、提升信息,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强化意识,捕捉信息
  
  课堂教学的信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除了常见的语言信息、文字信息,还有画面信息(挂图、多媒体)、实物信息(实验、操作)、音乐信息(媒体)、肢体信息、情感信息等。有听觉的,有视觉的,还有依赖其他感官感知的;有静态的,有动态的,也有动静结合的。这些信息,有来自于教师,有来自于学生,有来自于教材教具,有来自于环境氛围。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看、听、思、议,感知并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但是,学生因为年龄、心理、习惯、性格等因素,面对信息,常常难以产生应有的刺激冲动,反映平淡,甚至置若罔闻,很少有学生能迅速获取,为我所用。要提高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增强意识是前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注重发现信息、捕捉信息,总结并提升获取信息的方法、途径,提高捕捉信息的敏感性、主动性。特别要引导学生克服获取信息主要依赖于教师讲授、板书等传统途径,告诫学生要更多的关注文本、关注同伴,课本上不起眼的注解、同学不经意的发言都可能含有十分重要的信息,要学会多角度、多途径地收集信息,用心思考,勤于记录。
  
  二、去粗取精,筛选信息
  
  学生从不会捕捉信息到能获取大量信息是一个台阶,从获取大量信息到筛选加工、为我所用,又是一个台阶。可能有不少学生随着捕捉信息意识的增强,课堂上记录的内容会贪多求全、不分主次,以至食而不化。比如,有学生课堂笔记记录非常认真,唯恐信息遗漏,但是,学习的能力并不能同步上升,这些学生学习的过程似乎就成了发现并获取信息的过程,如此天长日久,不仅不会促进有效学习,反而会被课堂笔记所累,弱化了学习的主要矛盾。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即时分析筛选,使有效的信息真正能促进自我的有效学习。一是善于利用已知,能够利用已知的知识迅速理解并掌握获取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可以适当弱化乃至忽略;二是善于联系旧知,通过获取的信息勾连原有的知识,使新的信息成为自己知识网络中的一个新增点,这样的信息要随时记录补充;三是善于探究未知,利用已知的信息能发现新的问题,寻找新的理解视角,这样的信息最有价值,要及时记录并予以强化。
  
  三、归类拓展,“刷新”信息
  
  学生每天、每课、每时都处于信息的包围甚至冲撞之中,即使经过自我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仍然很多。这就类似于居室家具用品多了,必须要及时整理,要不然室内肯定会凌乱不堪。高效学习就是善于及时整理自我的“信息居室”,物件摆放位置固定、井然有序、取物方便、灵活自如。因此,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将有价值的信息及时理解处理,归类、勾连、拓展、浓缩、提升,使有用的信息书面化、条理化、网络化。其实,信息归类整理的过程,也是信息内化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准确理解信息,同时对信息产生新的认识、新的加工、新的创造,甚至新的飞跃。教师还可以发现学生处理信息的典型做法,组织交流、介绍,引领学生从更高的层面使用好信息,指导学生在获取新信息的同时对原有的信息再认识再提升,在一遍遍“刷新”中,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研究学生课堂教学信息的优化处理,必然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水平。课改背景下研究、指导学生优化处理课堂信息,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