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大学生思维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分析方法有哪些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大学生思维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分析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2-05 04:10:12 影响了:

  摘 要: 针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思想观念的偏误,为了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认识导向功能,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培养“四有”新人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应关注在教学中实现大学生思维变革的问题。通过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突破思维的“洞穴”,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思维变革
  ��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一方面是以培养和树立当代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已任,另一方面还要发挥其认识导向的功能,使学生掌握评判真、善、美的价值尺度,并做到“象马克思那样思考”。然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恰恰在后一个功能上,没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以开放性为特点,强调大学生的自觉性和主体性,正是因为如此,大学生特别需要学会如何辩证地看待来自各种文化的思潮,学会分析和判断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能力,当前大学生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导致在诸多领域思想观念出现偏误的现象并不鲜见,这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所能够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承担起实现大学生思维方
  式变革的责任。�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偏误的现状分析�
  
  (一)在对待社会现实的态度上�
  对共产党内部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对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大学生非常关注,并常常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发表批评意见,但对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报告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成就却关注不够;对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众享受到的福利非常羡慕,但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社会问题、腐败、贫穷、歧视、犯罪、剥削等问题却视而不见。他们没有看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不发达、体制不健全导致了一些问题,完善经济体制、建立民主法制有一个需要过程。他们不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而是以片面、静止的形而上学眼光来看待社会现实,必然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带着这样一种偏见,一味“愤世嫉俗”,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习、生活中,都难以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人生,甚至会引发信仰危机。�
  (二)在对待来自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影响的问题上�
  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悲观主义等津津乐道者有相当的数量。一谈到“功利主义”,要么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要么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一谈到悲观主义,立刻想到自己身受来自家庭、学校和周围同学的种种束缚,在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难以驾驭、无所事从,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前途渺茫。一谈到实用主义,就陷入“有奶便是娘”,一谈到自由主义,就陷入追求绝对自由的泥潭。但他们对西方思潮的认识并不全面,如西方许多功利主义者如哈奇生、边沁、穆勒等人并不主张狭隘的利己主义,他们力图将功利主义与狭隘的利已主义区别开来,强调为大多数的人谋求幸福。而悲观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阴霾中,表现了饱受战争摧残的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在现实资本主义社会即便在种种物质的外壳下包裹下仍然难以掩饰其虚伪与冷漠,因而,悲观主义在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中仍有市场。但是,对于与资本主义走截然不同道路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其政治理想和政策措施都在宣告:悲观主义在中国没有沃土。当代大学生对西方思潮认识偏误应引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的深思。�
  (三)在对待政治问题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问题上�
  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可以说是大学生们对待政治态度的反应,大学生在政治问题上的冷漠与幼稚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待政治理论课程的态度。一谈到党的腐败问题,就认为共产党完了。一谈到台湾问题便高呼“打到台湾去”;一看到国外一些国家暴露出来的政治黑幕便断定“搞政治太肮脏”;一说起政治理论课就嘟嚷“没意思”……他们仅根据一些表面现象就轻易地作出判断,对政治显露出幼稚与冷漠。许多大学生一面抱怨中国的民主制度不健全,一面对自己的民主权力毫不重视;一边羡慕西方国家民众享有较多的政治参与权,一边又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认为政治是别人的事情……这样的态度导致了有些大学生还没有真正接触到政治理论课程时就已经对之产生了对抗情绪,而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学习的政治课程及其课程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又加剧了这一情绪。政治课程无用论的观念在许多大学生的思想中广泛存在。�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受到感性和经验的较大影响,缺乏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大学生是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大学期间能否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实现思维变革,关系重大。�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
  
  康德的“三大批判”作为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开始了批判时代的到来,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本质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理论家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采取的批判式论述方式,这些特点极易为现在的“愤青”们所接受。大学生在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现象的同时,却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没有走出思维的“洞穴”。而引导大学生走出思维的“洞穴”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不容推卸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着“时代精神的精华”,而时代精神的进步必然表现为实践方式的变革,进而引发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的变革。�
  从古希腊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家们以不同的方式关注着思维的变革,而思维变革首要的逻辑前提就在于我们必须确定自己原有思维方式的边界。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拉开了变革人们思维的序幕。苏格拉底从“自知其无知”出发,对自然哲学家们以直观的思维方式断言世界本原为何物的论断提出怀疑,在他看来,关键在于要“认识你自己”。而“认识你自己”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自我,恰恰相反,是以一种新的精神关照寻求自我突破。沿着苏格拉底的思路,我们开始触摸思维边界的历程。苏格拉底通过“诘难法”揭示了“观念变革”的不足,“观念变革”仅仅只告诉人们是什么,然而通过它在人们思维当中确立的却并非一个完满的概念。相反,在追根究底的诘难之后,人们由于意识到这些观念的不足而变得无所事从。这就表明,思维的变革有待向更深的层面迈进。�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第七卷中,通过“洞穴喻”将苏格拉底在思维变革问题上的观点以譬喻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更加明确了思维变革第二个层面即“思维方式变革”的重要性所在。柏拉图告诫人们,寻找和触摸自己思维的边界是一个令人痛苦的事情,然而,正是这痛苦让你看清世界的本来面目。柏拉图意识到了人思维的“洞穴”,但是却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让人摆脱思维“洞穴”的困绕。�
  在F.培根的《新工具》中,他借用了柏拉图的“洞穴”喻,他认为,“洞穴假相”(idols of the den)存在于每个人所特有的天性之中,是人们由于各种原因在认识问题上所造成的特有的局限性。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把“什么是知识”的问题置于他的哲学体系的中心,古代哲人致力于描绘世界的本质,但笛卡尔提醒人们在解答这类问题之前必须首先搞清楚“我怎么能知道?”普遍怀疑的方法是笛卡尔方法论的起点。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F.培根再到笛卡尔,在经历了一个触摸思维边界的“痛苦”历程之后,又一个问题日益显露出来。那就是什么才能能够帮助我们树立起正确的观念?怎样才能实现思维更深层次的变革――“思维方式的变革”呢?培根寻找到了“经验证实”,笛卡尔寻找到了“普遍怀疑”,在他们的广泛影响下,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在思想、文化乃至经济、政治领域的巨大变革。�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1]�因此,既要看到近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较之古代朴素直观的思维方式有较大的进步,也要看到这一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逐渐丧失其先进性,而成为思想的禁锢。马克思主义哲学突破了近代哲学在思想上的束缚,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变革,引领欧洲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实践转向。�
  
  三、用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引导大学生实现思维变革
  
  要能够在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导下批判地接受新思潮,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创新。这就要求:�
  (一)我们把人的思想转变按其转变层次的高低分为两个主要的方面:其一是处于较为下层的“观念的转变”,其二是处于人的思维最根本处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就“观念的转变”来说,这一点早已为目前的教育工作者所熟悉。观念的转变是“接受型的”,教师通过教学,传递给大学生新的观念、新的思想,破除大学生对过去一些事物的片面或错误看法。之所以称之为“接受型的”,是因为在这其中,大学生并没有真正体现出主体性,他们只是作为教学的对象,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和教材的观点。而“思维方式的转变”则是较高层次的,属于“实践型的”转变。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训练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思维的转变在这个层面将会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教师没有实际地告诉学生什么观点,而大学生自己就能够得出这样的观点;教师没有实际地告诉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而大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地做出分析判断并且能够进行实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真正贯彻现代教学双主体的本质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既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中、在教材之中,更重要的是,它是在教材之外,在实践中、在生活中。所以,采用教条式的知识传授方式不能够真正帮助大学生确立实践思维方式,实现观念的变革,反而会给大学生的思想套上枷锁。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原理+案例“式的说教教学模式,而必须深入到当前时代发展的大潮当中来,深入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来,深入到大学生们自身的生活和实践当中来。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的变革,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
  (二)引导大学生既要敢于怀疑,更要善于怀疑�
  其一,怀疑是批判的先导。从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偏误的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并不缺乏批判的勇气,而是缺乏批判的理性。不管看到什么都以偏概全的一棒打死或想当然的全盘接受,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教会学生在试图对某此社会问题或某种社会思潮进行批判或接受时,要做到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从矛盾的对立面来思考问题。比如说,对于某种社会思潮,既要了解它的支持者所持的主要论据,也要了解它的反对者所持的主要观点,在充分了解了以后再做出自己的判断。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学生还要善于怀疑自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其他观点的同时,从来没有把自己抬得高高在上,反而经常自我反思、批判自我。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造就了马克思主义不竭的生命力。有批判亦应该有肯定,大学生应该自信而不盲目,相信实践而不崇拜权威,以理性、全面、辩证的态度来看待事物。�
  其二,怀疑是实现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创新则是打破思维的洞穴、实现思维变革的重要环节。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通过怀疑,对原有事物的发展现状或解决问题的方式产生疑问和不满,如果就此止步,就与怀疑主义者没有区别。而如果人们对问题采取“破而不立”的态度,则只会造成两种结果:要么人们变得无所事从,对社会丧失信心;要么只能消极顺应现实。因此,有“破”就应该有“立”,“立”则意味着突破自己思维的洞穴,意味着创新。�
  (三)采用“历史与逻辑统一” 的方法来分析社会问题�
  “历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则是指“逻辑范畴之间的次序、层次、关系等等。”��[4]�采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来分析社会问题,要求大学生首先要了解出现某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收集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看法,并通过自身的分析和思考,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以腐败问题为例,在尊重历史的条件下,学者们从社会转轨、市场经济、心理因素、国际“发展差”等角度分析腐败产生的根源及对反腐措施提出了富有价值的见解。每个时代的思想乃至实践都有其历史局限性,这一点是处于时代当中的任何人都不能超越的。因此,对于腐败问题,关键在于认清实质和有效反腐,而反腐的过程同样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所以,采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来分析社会问题,就要树立过程性的思想,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一个过程,既不要急躁冒进,也不要悲观失望。
  ��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5 �
  [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 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 �
  [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99�
  [4]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387 �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