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彭阳县_彭阳县草畜产业快速发展的措施
 

彭阳县_彭阳县草畜产业快速发展的措施

发布时间:2019-02-15 04:02:12 影响了:

  摘要彭阳县草畜产业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以人工种草、补栏扩量、市场营销、科技支撑、免疫质量 “五个突破口”,狠抓饲草基地、肉牛基地、朝那鸡基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基地建设。
  关键词草畜产业;快速发展;主要措施;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S8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0-0241-01
  
  近年来,宁夏彭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建设产业大县的战略目标,按照“巩固提升牧草面积与质量、力求饲草转化与平衡、突出发展肉牛、大力推广朝那鸡、稳步发展猪羊”的思路和“家家种草、户户养畜、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模式,以养殖示范村(专业村)建设为抓手,以饲草、肉牛、朝那鸡“三大基地”建设为重点,认真落实人工种草、畜禽补栏、品种改良、饲草调制、疫病防控、基础建设等重点工作,使草畜产业提速增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县饲草种植总面积达9.63万公顷,其中多年生紫花苜蓿留床面积6.8万公顷;畜禽饲养总量达140.3万个羊单位,其中肉牛饲养量达15.5万头,朝那鸡饲养量达100万只,预计牧业总产值3.2亿元,草畜产业为农民带来人均700元的收入。
  
  1以牧草种植面积和质量为突破口,狠抓饲草基地建设
  
  坚持把人工种草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狠抓落实。一是宣传引导促动。多年来,抢抓“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的有利时机,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大力宣传人工种草政策,讲授种草地技术,特别是利用“千名干部下乡”活动,加强宣传培训,使农民树立了“种草强于种粮”的观念,提前留足当年种草的地块,做好了种草基础工作。二是典型培育带动。将人工种草与示范户培育、示范基地建设结合起来,给予技术上的支撑、信贷上的支持,全力培育种草大户,成为人工种草项目实施中涌现出的“排头兵”。全县累计培育发展2hm2以上种草大户1.2万户,种草3.12万公顷,占全县紫花苜蓿留床面积的46%。三是政策激励驱动。积极实施“以畜调草”政策,即对承包耕地种草0.33hm2和0.67hm2以上的种草大户分别奖励1只和2只基础母羊,鼓励农民拿出平地、好地种草,积极引草入田,不断提高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几年来共奖励投放基础母羊2 567只,调动农户新增紫花苜蓿种植面积1 026.67hm2。四是项目扶持拉动。自2003年实施禁牧封育政策以来,彭阳县抢抓后续产业开发机遇,全力组织实施了百万亩人工种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退牧还草等重点建设项目,引进推广新优品种,落实丈量、签字、合同“三法”措施,通过逐级核实验收,确保了全县人工种草面积的快速增加,在固原市首先建立了“百万亩优质紫花苜蓿种植基地”。
  
  2以补栏扩量和提质增效为突破口,狠抓肉牛基地建设
  
  根据草大于畜的现状,通过争取小额信贷和“以奖代补”项目,撬动农户自筹资金,在补栏扩量和提质增效上求突破。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夯基础。通过项目扶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截至目前,全县新建养殖暖棚5 020栋、“三贮一化”池1.6万立方米、黄牛冷配改良点10处,投放饲草加工机械3 338台,全县累计分别达到4.7万栋、8.1万立方米、87处、2.5万台,暖棚、“三贮一化”池、饲草加工机械入户率分别为94%、15%、50%,黄牛改良覆盖面达85%。二是在基础母牛引进上求扶持。坚持年初计划、季度实施、按月采购、分乡进行、整村推进。充分利用养殖业扶持贷款,撬动农户自筹资金,补栏基础母牛1万头,肉牛饲养量达15.5万头,占全县畜禽饲养总量的55%。三是在畜禽品种改良上强措施。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按照优化品种、提高质量、规范饲养、集约经营的要求,加大黄牛冷配改良力度,提高良种覆盖率。全县共建成并投入工作的黄牛冷配改良点87处,2009年已完成黄牛冷配改良2.76万头。四是在提高饲草调制利用上求突破。以养殖示范村(专业村)建设为抓手,以“三贮一化”池建设为突破口,推广半地上式建池模式,采取提高补助标准的办法,将15元/m3的补助,提高到30~50元/m3,培育典型、示范带动、整村推进,全力推广以青贮为主的“三贮一化”技术,共调制处理农作物秸秆3 万吨,提高了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转化。
  
  3以扩张总量和市场营销为突破口,狠抓朝那鸡基地建设
  
  朝那鸡基地建设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强村富民工程“五大基地”之一,也是多年来培育的地方优良品种和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朝那”乌鸡基地建设的安排意见》和“十百千万”发展目标,以农户型孵化点建设为总抓手,以县朝那鸡繁育中心为依托,以保障鸡苗供给为关键,通过项目扶持与县财政补贴,孵化大户、育雏大户和饲养大户“三户”带动,中介组织加工促销等多措并举,推动朝那鸡基地建设。2008年共发展朝那鸡100万只,涉及138个行政村、28个林区放养点、2.65万养殖农户,其中培育发展1 00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40户,100~1 000只重点养殖户238户。建设农户型孵化点17处,购进孵化机18台,支持发展饲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经济组织2个,使朝那鸡总量得到扩张,基础得到加强,服务体系趋于完善。
  
  4以提高基础设施入户率和科技支撑整村推进为突破口,狠抓养殖示范村(专业村)建设
  
  采取科级领导和技术骨干包抓养殖示范村(专业村)建设工作责任制,以项目投入与信贷资金扶持为动力,以饲草调制利用为突破口,以补栏扩量为重点,以品种改良提质增效为核心,严格按照“六个一”工程措施(即养殖示范户每户建一栋暖棚、建一组青贮氨化池、建一处沼气池、购一台饲草加工机械、人均种植667m2地膜玉米、人均饲养1头良种牛),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狠抓养殖示范村(专业村)建设不放松,抓点带面、整村推进。使养殖示范村种草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50%以上,全村科技示范户“五化”标准(畜禽良种化、暖棚标准化、饲养科学化、防疫制度化、生产无害化)达到85%以上,户均畜禽饲养占有量达25个羊单位,人均草畜产业纯收入占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养殖专业村种草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0%以上,全村科技示范户“五化”标准达到95%以上,户均畜禽饲养占有量达到45个羊单位,人均草畜产业纯收入占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2008年,全县30个养殖示范村、专业村种植地膜玉米3 200hm2、当年生青草3 466.67hm2,新建标准化养殖暖棚2 400栋、“三贮一化”池1.53万立方米、循环利用沼气池462座,投放铡草机1 325台,补栏基础母牛2 860头,改良黄牛7 874头,调制秸秆6 500t,发展良种基础母牛扩繁户42户,建立养牛专业合作组织3个,培育农民经纪人30人。
  
  5以提高免疫质量和肉食品安全为突破口,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按照“政府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全力推行防疫工作双轨制、任务目标制、责任追究制和督查落实制“四项”工作制度,切实落实“五不漏”措施,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边卡堵疫、屠宰检疫、疫情监测、产地检疫、市场准入工作,通过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实现了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双百”目标,确保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兽药、饲料经营企业、重点养殖场(户)的监管及整治力度,建立健全经营单位兽药、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购销台账,打击非法经营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确保畜产品投入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