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试探西吉县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及作用 西吉县
 

试探西吉县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及作用 西吉县

发布时间:2019-02-24 05:09:31 影响了:

  摘要:严重的水土流失、水资源贫乏是造成西吉县经济落后、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为了从根本上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西吉县大力发展淤地坝建设,在建设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淤地坝;建设管理;成功经验;作用
  
  西吉县土地总面积3 143.85hm2,水土流失面积达
  2 833.20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0%。严重的水土流失、水资源贫乏是造成西吉县经济落后、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为了从根本上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近年来,在各级党政组织及业务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西吉县委、政府把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提出“水保立县”战略。结合退耕还林(草)、农田基本建设、生态移民搬迁、农业结构调整、封山禁牧等政策,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兴建骨干工程为龙头,以坝系建设为主体,集中连片治理,实现了治沟骨干工程出精品,治理区域出效益的目标,很大程度地发挥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1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成功的经验
  
  1.1积极完善建管体制,努力实现良性运作西吉县在淤地坝工程建设中,积极探索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经营管理责任,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一是制定了《西吉县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西吉县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为淤地坝运行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二是对经济效益好、适宜承包管护经营的淤地坝,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竞价承包,签订承包合同,承包者进行自主经营;三是对具有重要防洪作用或集体共用的淤地坝,由乡(镇)人民政府出面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淤地坝有人建、有人用、有人管。
  1.2创新淤地坝运行机制,实行坝库窖联合开发西吉县水利水保部门在小流域坝系建设中,针对日益严重的干旱,积极探索,在充分发挥这些水保设施效益上下功夫,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聂家河小流域坝系建设的基础上,试验、总结出了“库、坝、窖联合利用水资源”的新思路。该方法就是以淤地坝建设为龙头,以“水”的高效利用为核心,在丰水期利用小型抽水设备将坝内蓄水抽送到地头预先建好的池、窖中,以备缺水期灌溉使用。
  1.3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多年来,西吉县水利水保部门统一认识,强化领导,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全方位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把淤地坝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为此,西吉县在淤地坝建设初期就提出了“加强领导、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创新突破、狠抓落实、密切配合、全面推进”的淤地坝建设管理指导思想,并成立了淤地坝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层层建设管理体系,从组织上保证了淤地坝建设的顺利开展和科学管理。
  1.4狠抓工程质量,提高防汛意识在质量管理上,建设单位与项目负责人和施工人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并要求质检单位提前进入工地,编制质量管理办法,确定质量保证指标,并配合监理单位开展工作。在防汛管理上,将淤地坝防汛工作纳入政府防汛预案中,并和主管责任人签订责任状,加大了淤地坝建设管理力度。
  1.5管理好淤地坝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由于淤地坝建设是一项投资多、周期长、效益大的工程,为此项目区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较好地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是通过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方式,解决工程占地和淹没损失的补偿问题;二是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治理大户在土地开发中积极参与淤地坝建设;三是严格执行“三专一封闭”的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报帐制,杜绝挤占挪用,保证了基本建设资金的安全和高效使用。
  
  2淤地坝的作用
  
  2.1拦泥保土小流域的支毛沟是侵蚀最活跃之处,沟蚀、重力侵蚀(崩塌、滑塌、泻溜等)非常强烈,由于沟床下切,引起沟岸扩张,是小流域泥沙主要来源地。小流域的支毛沟是洪水泥沙的汇集之处,淤地坝应修建于此,其拦泥、滞洪减沙效益最为显著。
  大型淤地坝控制流域面积一般为3~10km2,中、小型淤地坝控制面积一般在3km2以下,拦泥、滞洪效益显著,且安全得以保证。淤成一亩坝地,大型淤地坝可拦泥8 000t,中型淤地坝可拦泥6 000t,小型淤地坝可拦泥3 000t。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组成的坝系拦泥效益更为显著。
  2.2抬高侵蚀基准面,稳定沟坡在西吉县流域面积3~5km2的沟道比降为3.50%,通过淤地坝建设,使流域川台化,沟道比降变缓,一般为0.65%。从而巩固并抬高了沟床,有效地制止了沟床下切,相应地稳定了沟坡,减轻了沟壑侵蚀。
  2.3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粮食产量
  2.3.1改良了土壤。淤地坝之所以受西吉县人民群众的喜爱,主要是坝地的质量远优于坡耕地和梯田,具有较高的自然生产能力。坝地主要是由山坡表土随坡面径流汇入沟道淤积而成,水分充足,抗旱能力强。同时,大量的牲畜粪便、枯枝落叶以及有机肥料流入坝内,使坝地非常肥沃,成为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2.3.2增加了耕地面积。淤地坝将泥沙就地拦蓄,使荒沟变成良田,增加了耕地面积,许多沟道实现了川台化,水沙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淤地坝的增地作用,在不同沟道有较大差异,干沟一般有小块条田、道路、居住地等,建坝后有一定的淹没损失,增地比例较小。支毛沟多为荒沟,淹没损失很小,建坝后荒沟变良田,增地作用明显。
  2.3.3提高了粮食产量。坝地平均亩产量250~300kg,高的达500kg以上,是坡地的4~6倍,是梯田的2~3倍,尤其在干旱年份坝地作用更加明显。粮食产量随淤地坝的发展而同步提高,坝地产粮在粮食生产中占有相当比重。坝地粮食产量,已成为西吉县主要粮食来源之一,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所以发展坝系农业是解决本地区人民基本口粮的主要途径之一。
  2.4促进退耕还林还牧及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西吉县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商品生产落后,剧烈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恶劣的自然条件,人民的生活温饱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土地耕垦指数高,利用极不合理。特别是群众习惯于广种薄收,一味追求扩大种植面积,大量垦荒,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恶化了生态环境。随着流域综合治理的深化,特别是通过淤地坝建设,水地、坝地、梯田等基本农田的逐年增加,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群众的温饱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大量陡坡地得以退耕还林还牧。淤地坝建设,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解决了林牧用地矛盾,变农林牧相互争地为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2.5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西吉县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相伴而行的,因而与淤地坝建设及坝地面积的增加密切相关。坡耕地退耕为其他各种用地,特别是为林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西吉县的种植业已由单一粮食生产变为粮食、经济作物并重,且使传统的粮食作物,如马铃薯、谷子、玉米等,由于吃剩有余,一部分作为牧畜的精饲料,另一部分进入市场,商品率大大提高。草地的扩大以及精饲料的保证也大大促进了畜牧业、养殖业的发展。总之,西吉县的农业经济已由单一小农经济变为农林牧副各业并举,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贫穷落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与淤地坝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分不开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