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论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探索的历史背景、过程与实践意义:党的十六大
 

论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探索的历史背景、过程与实践意义:党的十六大

发布时间:2019-04-01 04:06:10 影响了:

  摘 要: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近10年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在开拓性的探索中创立科学发展观,又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科学发展观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又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探索;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008-07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了三大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中,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新的理论概括,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解决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理论武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探索的历史时代背景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创立,都和理论创立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就此而言,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
  第一,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根据。这一历史依据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对我们党四代领导人对发展探索活动的历史相延。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早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等重要论著中,就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开始叩击了科学发展观之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重大决策,并与此相应地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20、21世纪之交,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等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拓展了党的发展观,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由此可说,科学发展是我们党四代领导人的艰辛探索的集体结晶,是其对发展探索的实践相延。二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世界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从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来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经济增长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其发展观也经历了由单一的经济增长——综合发展——全面发展观的历史过程。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中,把追求物质增长和效益最大化作为发展的目标,却忽视了人的发展,导致人的严重异化。所以,在20世纪后半期人类发展观取得了重大成果的同时,人们逐渐地认识到,经济增长不是发展的惟一内容,发展应当是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发展;一些有识之士还提出来了全面发展观,认为发展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深化是对新中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来的大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也不可否认,我们在发展中同样还存在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其最主要的是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如城乡差距不断拉大(1985年、1991年、2002年、2010年的差距分别为1.86倍、2.40倍、3.09倍、3.23倍)、区域差距在总体上仍在不断扩大(1993年、2001年、2010年、东、中、西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 ∶ 0.66 ∶ 0.54、1 ∶ 0.61 ∶ 0.46、1 ∶ 0.63 ∶ 0.44)①。与此同时,这些问题不仅还具体体现在就业压力大,粗放型增长方式,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而且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又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这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迫切要求发展观的转变和发展战略的调整。
  第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洋溢着时代精神。列宁指出:只有“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1]就此而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国内背景下进行的,作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这种伟大实践的最新理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国内背景下形成、发展和丰富的。一方面,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发展邓小平关于时代问题的基本战略思想,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创造性地提出了顺应历史潮流、应对时代问题、引领时代前进的关于时代问题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深刻变革论、和谐世界论、共同发展论、共担责任论和积极参与论五个方面内容。其中,深刻变革论全面把握当今世界历史性变革的脉动,科学判断时代发展特征和趋势,提出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要正确把握人类发展方向这个现实大课题:“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另一方面,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呼唤科学发展。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也应看到,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资源消耗过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3])、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特别是2003年初的“非典”,充分暴露了我们在发展中的严重问题。对此,胡锦涛在当年提出并阐述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观点;与此同时,不仅世界局面动荡,不稳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加,而且我国还经历了国内种种严重自然灾害和国内外的突发事件,尤其是2002年的特大洪灾,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初南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和“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正是在应对各种危机和考验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不断深化和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时代要求。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