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 掌上生活官网
 

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 掌上生活官网

发布时间:2019-04-04 04:56:56 影响了:

  一节好课离不开两个方面的支撑:一是教学设计,二是教师基本功。教学设计好比剧本,教师好比演员。有了好剧本,没有好演员不行;同样,有了好演员,没有好剧本也不行。由于备战省优质课评选的缘故,近期在课堂上听课的频率明显增多。听课时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现在很多年轻教师不会教学设计。乍一看,有人不以为然,教学设计有什么难呢?无外乎包括这样一些模块,即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等。但从教学一线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还处在低级的模仿阶段,无法摆脱教材的束缚,有的错把教材当做教案,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区分教材与教案的关系;还有人认为教学设计就是要提取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再按教材的内容或顺序按部就班地去设计就行了;还有很多教师简单地把教材中的案例或例子换成了自己设计的例子,就认为是好的教学设计了。实际上,“教材”和“教学设计”是两个概念,这样做只是一个低端的临摹,不能算做是真正的教学设计。
  没有一个教材和教案能适合任何学生。教师设计一节课,就是一次创造性劳动,教师应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设置合理的预期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从临摹到创新,是一个坎。过不了这个坎,就可能永远停留在临摹阶段;过了这个坎,就会产生质变,就会脱胎换骨,就会有一种超脱感。
  那么,怎样才算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呢,又应该如何撰写教学设计呢?
  走进教材
  走进教材就是要读教材,从“走马观花”到“下马看花”,读懂教材。在读教材之前,还需要对教材的性质有准确的定位。教材是什么呢?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体。读懂教材就是要把握教材的“序”,熟悉教材的“题”,吃准教材的“点”。教材的“序”包括教材册与册之间的序、整册内容的序、本节内容的序等。教材的“题”包括教材中的题目、教材中的案例或例题。教材中的题目大多承载着编写者的鲜明意图,尤其是以活动命名的章节;而对于每一个案例的内涵和关联的内容,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吃准教材的“点”就是要了解其重点、难点、本质,以及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其实,确定教材的重难点并不难,具有突出作用的内容就是教学的重点;大部分学生理解或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容易出现混淆的错误问题就是教学的难点。教学重点与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有关,教学难点与学生的认识有关。吃准重难点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和多读教参来解决。
  大部分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是由近及远、由点及面的过程。把握教材可以通过对课标或指导纲要的学习来提升理念,通过多读资料来丰富认识。读懂教材的过程又像是一个知识积蓄的过程,建议教师不仅要读教材,还要博览群书,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在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中,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其顺序为“明确任务需求”、“建立表格”、“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呈现报告”等。而通过学情分析,这个顺序已经不再适合高一的学生,因为学生在初中时大多已经会建立表格和分析计算,而作为知识点之一,制作图表又十分容易。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呢?
  走出教材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包括课后反思和课前反思。走进教材并且读懂教材后就应该走出教材了。走向哪儿去?当然是走向生活,因为知识来源于生活。这里首先要懂得反思一些基本问题 :我所教学科的价值是什么?这门学科要留给学生什么?留给学生永恒的东西又是什么?这才是教师要思考的本质问题或追求的目标。很多人往往容易被教材的知识点所困扰,把思考的重点放在了怎样寻找新颖的案例或例题上,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实际上,教材中的很多案例并非为教学量身定做,它本身也是来源于生活,进入教材后,才增加了一种所谓的“教学价值”。教师应该清楚的是,教材并不是我们教学的内容,它只是我们教学的载体。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隐藏在教材中,这说明教材的教学价值定位极具灵活性。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给教师们带来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空间。在浙江师范大学曾经听王基一教授说过,信息技术课不能只是给学生最前沿的东西,而是要教会给学生最基础的东西、永恒不变的东西,尤其不能只是停留在应用的层面上。是的,很多应用的东西甚至可以无师自通,或者通过学生以后的自学解决。而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才是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的。那么基础到底是什么呢?在用计算机扫描试卷时,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经过简短的培训,很快就掌握了扫描软件的使用。而很多数据的修改或查询却需要在SQL环境中进行,正是这个数据库支撑着扫描工作,我想这个数据库就是基础,就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
  当搞清楚了学科性质以后,接着就要具体到这一节课的性质了,那么这一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呢?知识,显然不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教学的重点。再回到前面“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中的例子,表面上看,教材从案例出发,带领学生制作数据源,再制作了一个图表。那么,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不可以说就是教会学生制做图表呢?显然不是,由于制作图表的过程没有什么难度,如果教师过多地在这个问题上纠结,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按这个思路下去,即使学生做出了各种类型的图表,也不能算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我们不仅要熟悉教材,更要了解学生。因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设计都离不开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那么本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呢?如果我们还只是停留在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表达意图的层面上,就好比刻舟求剑。因为学生的已有知识较滞后的教材已经发生了变化,昔日的知识点可能已经不在了。这里让学生体验图表的特点、学会用图表语言说话才是最重要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