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课题1金属材料教学设计【学生全程参与的《金属材料》新授课教学设计】
 

课题1金属材料教学设计【学生全程参与的《金属材料》新授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4-18 04:27:17 影响了:

  摘要:文章以《金属材料》新授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寻找实物、搜索图片、准备实验、制作PowerPoint课件并亲自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工具及语言表达等能力。
  关键词:金属材料;合金;性质;用途;合作学习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9-006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9.031
  一、教学设计说明
  [设计思想]
  “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新课程认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以此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
  合作学习是目前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较多的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近年来,我一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索应用小组合作教学的策略,针对不同的化学课型组织不同类型的合作学习形式,努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本课题是活动与探究和基础知识相结合的教学,在认知领域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但内容较为零散,由于教材自身的特点编写以叙述性为主,在教学中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空洞枯燥的印象,使学生一节课下来感到索然无味。所以我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寻找实物、搜索图片、准备实验、制作PowerPoint课件并亲自参与课堂教学,学生不仅仅是听课者、同时还是讲课者,这样的教学模式体现出较高的合作学习水平。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是在学习了碳和碳的氧化物、燃烧和燃料等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物质和现象之后,又一个与生活及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与学生的日常积累及其它学科的学习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实物照片、数据列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分析相应的用途;二是介绍合金,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某些更好的性能、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它们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本课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两课题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的教学内容如何落实到位,也会对学生学习其它元素化合物知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了解金属的一些典型性质及合金的特点,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过程与方法]
  1.由生活经验和对实物研究入手,学会了解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
  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培养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比较黄铜和铜、焊锡和锡的性质差异,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改良金属特性。
  4.通过图片材料了解一些典型合金所具有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感受到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通过我国金属材料使用历史的了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合金的特点。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根据合作学习小组的选择,教师稍加调整,将本课题内容分为八部分分配到组;
  2.随时倾听合作小组的汇报、意见和设想,指导他们的小组活动并对方案及时进行适当调整;
  3.与学生代表商讨课堂教学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内容的衔接等细节问题。
  [学生准备]
  1.合作小组准备:查阅资料(与钛有关的资料、新型合金的资料)、寻找实物(金属制品)、搜索图片(金属制品的图片)、准备实验(酒精灯、火柴、黄铜、铜、铁架台、焊锡、锡等)、制作PowerPoint课件……
  2.学生代表准备:与老师商讨课堂教学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内容的衔接等细节问题。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实录
  1.创设生活情境 引入新课
  【设计分析】一个新颖、精致的开头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课堂。本节课开头笔者从教室中的金属制品入手,让学生也谈谈来源于实际生活的身边常见的金属材料,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被深深地吸引、探究欲也大大地提高了。
  2.创设有序活动 构建规律
  (1)回顾金属材料使用的历史
  【设计分析】本环节是建立在学生留心生活、善于发现的基础之上,我于课前广泛发动学生,通过网络、报纸书籍等资料,收集关于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并由学生自己动手做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在课堂上交流、展示。这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他们自主发现、自我构建的过程。
  (2)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
  【设计分析】美国学者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理论,强调新的学习材料应与认识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合理的联系,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基于此理论,笔者借助讨论、合作、交流等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提炼头脑中已存有的金属物理性质的知识储备,将新知识的学习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学生从零散的感性认识能上升到条理的理性认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