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全力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创新名城
 

[全力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创新名城

发布时间:2019-04-24 03:59:26 影响了:

  记者:去年以来,特别是市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南京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激活科技创业的“人才源泉”,释放人才优势资源的能量,在省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新一轮发展中,市里如何着力建设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这一战略选择将对南京乃至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
  杨卫泽:去年10月召开的市十三次党代会确定,南京将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型发展”的发展路径,全面聚焦“人才第一资源、教育第一基础、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紧紧把握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以发展创新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为主攻方向的第三次机遇,紧抓“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制度先试、园区先行”两大关键举措,全力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努力推动全市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之所以将建设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作为南京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选择,主要基于对南京现状的理性分析。南京与很多城市不一样,主要不是缺创新要素,而是缺创新活力、创业氛围,缺市场机制、创业主体。南京全面审视自身禀赋,充分转化和释放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扬长之举、关键之策。
  南京科教人才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亟待提升。一是创业创新推进合力亟待进一步强化。尽管南京高校、科研院所的教职员工和国防科工企业的干部职工占常住人口的比例全国最高,但是大量高校、科研院所和国防科工企业不隶属于南京,现实情况是这些科研单位与社会融合度并不高,协同创业创新关系不够紧密。因此,自南京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如何实现政府主导,协调各方;如何实现与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国防科工企业使命共担,共同推进,形成创业创新合力,催生科技创业成果,成为必破课题。
  二是科研成果转化率亟待进一步提升。尽管南京研发经费占GDP比例为全国最高城市之一,但与深圳等先进城市相比,南京较高的研发经费投入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显得不够理想。一方面,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不占优势。南京的研发投入比例不低,但总量不高。另一方面,研发经费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南京总研发经费中高校、科研院所和国防科工的研发经费占比为全国最高城市之一。而深圳38个技术开发中心、21个博士后工作站,全都设在企业;700多个研发机构,设在企业的占90%以上;在企业从事研发、创新的科技人员达7.85万人,占全市研发人员总数90%以上;近年,深圳的研发资金投入总额924亿多元,其中企业投入占90%以上;发明专利中,企业完成的占90%以上。从一定意义上说,南京的研发经费主要投向了创新研究,而深圳则主要直接投向科技创业。因此,就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发展状态。深圳PE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43%。深圳的中兴、华为在“全球PCT国际专利申请前十强企业”中分列第二位和第四位;“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十强企业”中,深圳占有五席,分别为华为、中兴、富士康、比亚迪、腾讯,包揽前三位。而前两年的调查显示,在宁高校70%左右的职务发明专利仍在“沉睡”,实现转化的应用技术成果只有40%落在南京。大量科技成果停留在论文层面,终止于实验室之内,或者说,没能在南京本地实现转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三是人才创业的局面亟待进一步加强。尽管南京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比例为全国城市第一,每万人拥有的大学毕业生比例也位列全国城市第一。但是,创业人才数量却很有限。以去年为例,去年南京毕业大学生25万人,在南京工作的7.35万人中,南京籍的有4.6万人,外地大学生较少,而7万多大学生中,仅有1568人自主创业。另外,大多数科研人员也没有走向创业。从现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结构来看,南京80人中只有10人为创业类,其他70人均为创新类,而苏州77人中竟有59人为创业类,无锡36人中竟有27人为创业类。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南京科教资源现实生产力转化率亟待提高的问题。
  记者:最近,南京招才引智力度空前。市里是如何在“高调”引才的背后,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促进人才政策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创业环境的改善?
  杨卫泽:总体看来,南京虽然人才总量巨大,但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端人才相对缺乏、引领产业发展的创业人才相对缺乏、产业发展的急需紧缺人才相对缺乏,这是南京人才结构的现实困境。因此,我们一手抓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进,一手抓区域科教人才优势转化,特别是通过大力引进国外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来带动各类拔尖人才、紧缺人才的集聚,来激活本地科教人才走上创业之路,来引领科技创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这就要求南京必须紧密结合城市特色禀赋和转型发展,不断创新接轨国际的人才发展特殊政策、特别机制和特优环境。经过广泛深入调研,去年底,我们研究制定了《国家级“紫金人才特区”创建工作方案》,坚持“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制度先试、园区先行”关键举措,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接轨国际原则,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着力建设“紫金人才特区”,为把南京建成高层次人才聚集、高科技产业发达、区域创新体系完备、创业环境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探索新路、奠定基础。
  根据创建工作方案,南京着力实施5项重点工程,积极推进10项政策创新。5项重点工程:一是创业人才“321”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和重点产业转型升级,5年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3000名,培养科技创业家200名,集聚“千人计划”创业人才100名;二是创新人才“300”工程。着眼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重点攻关突破,5年引进“干人计划”创新人才100名、高端创新团队100个和高端研发机构100个;三是双创人才“2060”工程。深化“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工作,加速大学校区与人才特区融合发展,按“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模式,规划建设20个大学科技园,按“产业技术研究院+学科型公司”模式,规划建设6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四是科技金融“111”工程。以政策创新为突破口,建立完善多元化、多级次投融资服务体系,覆盖扶持10000家科技创业企业,重点培育1000家科技创业企业,努力实现100家科技创业企业上市;五是人才安居“195”工程。按照拎包即住标准,5年内建设和筹集1000套专家公寓、9000套人才公寓、50000套青年公寓,形成400万平方米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10项政策创新,主要涉及人才评价改革、股权激励试点、产业和科技经费计划单列、返程投资便利化、进口税收优惠、自主创新激励、重大项目优先布局、人才行政体制重构、“南京蓝卡”全面升级、人才特别政治待遇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