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对中西绘画空间画法的视觉分析】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对中西绘画空间画法的视觉分析】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发布时间:2019-07-10 03:48:39 影响了:

  在中外美术史上,表现绘画空间深度的画法主要有西方的“焦点透视”和中国的“散点透视法”。其中,“焦点透视法”自西方产生以来,被世人普遍认为是表现自然真实空间的唯一科学的观察方法。他们把中国“散点透视法”中的“近小远大法”、“远近平行相等法”,排除在科学的观察方法之外。那么“散点透视法”和“近小远大法”与“焦点透视法”是否一样,也是表现客观真实的科学方法?本文通过实证性研究,运用视觉观测法揭示了“焦点透视”画法自身存在的缺陷,证明我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近小远大”等画法是真正的视觉艺术。
  一、空间表现的视觉实验分析
  笔者的实验是用一个直径为8厘米,宽度为1.5厘米的圆形物体(双面胶)为观察对象,观察者的双目视点与观察物体的半径心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在视距不同的距离上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观察者与物体的视距在355厘米的范围内,观察到的物体就是“近小远大”;当观察者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是355厘米时,圆形物体的前后两个面正好吻合,大小相等;当观察者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大于355厘米时,后面的面会逐渐缩小,被前面遮挡住了,呈现出“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这个实验基本可以证明画家的“近小远大”、“近大远小”、“远近平行相等”都是人的空间知觉。这是画家在二维画面上创造深度画法的视觉前提。
  所谓“近小远大”,是与“近大远小”相反的概念,是指两个相对的面平行相等的物体,在视觉上呈现出“近小远大”的现象。“近小远大”是一种近视距立体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与两只眼睛之间的距离有关,当观察一个立体物体时,由于两只眼睛之间相距大约65毫米,形成两眼视觉上的差异,两眼不相应部位的视觉刺激,以神经兴奋的形式传到大脑皮层,便产生立体知觉;二是与视网膜的结构有关,当物体反射光线经眼球瞳孔投射到视网膜上,由于视网膜的内壁呈凹球状,形成的正常视域是喇叭形;三是人与画面的角度有关,当画家与画案成90度角时,画案也呈现出“近小远大”现象。
  所谓“远近平行相等”是指两个相对的面平行相等的物体,在视觉上仍然保持平行相等,属于中视距立体知觉。但是,它与透视学上讲的“平行透视”有着本质不同。因为“平行透视”是指六面立方体的一个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方向。凡是物体与画面成平行的面,只有近大远小比例的变化,而没有透视上的变化。而远近平行相等知觉既没有近大远小比例的变化,也没有透视上的变化(如果有细微变化,也是人的视觉无法觉察到的)。这种知觉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以平行光线投射出来的图形没有远小近大的变形,即光源离物体越远,则光线间的角度就越小,距离为无限远时,光线就变成了平行状态;二是物体反射光线投射到视网膜中央凹造成的。
  所谓“近大远小”是指一个前后面平行相等的物体,在视觉上呈现“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大远小”的现象,属于远视距立体知觉。这一现象被转换、移植到二维平面上,就成为“近大远小法”。“近大远小”视觉,从现代绘画奠基人乔托发明“缩短法”以来,被许多数学家、建筑学家和画家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表现客观真实空间的唯一科学的观察方法,也成为写实主义绘画的基本准则。
  通过上述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人的视知觉是整体的,包含了所有可视深度,“近大远小”只是一种远视距知觉,并不代表全部视知觉深度。可是,现在的“透视学”把“焦点透视”看成是唯一的深度知觉,确定为“近视距”,掩盖了其他深度知觉的存在。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现代焦点透视是由人的单眼视觉造成的。经我的实验观察,用单眼观察物体(直径为8厘米,宽度为1.5厘米的圆形物体)时,视距无论远近,都呈现出“前面遮挡后面”的视觉现象。这也符合生理学讲的“单眼无法产生立体知觉”。可见,那些‘焦点透视”的发明家们却把人类都假设成为只长一只眼睛的“独眼龙”了,“焦点透视理论”自然就成为“独眼龙”理论。二是焦点透视是由假定“画面”造成的。作为“透视平面’的玻璃板,也称“画面”,不是我们实际作画的画纸或画布,而是我们藉以研究图形的假想平面。通过分析看出,现代透视学讲的“透视”根本不是正常视觉的“近大远小”知觉,而是有残缺的幻想世界。
  二、传统中国画空间表现是人的正常知觉
  对于传统中国画的透视,传统称为“远近法”,现代人叫“散点透视”。我国一些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画的透视具有“多视点”、“高视域”、“远视踞”的特点。这些观点都是建立在传统绘画理论和西方透视学的基础之上的,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缺乏实证性。本文通过观测法研究认为,传统中国画的空间深度表现完全符合人的视觉规律,理由有三:首先,传统中国画是双眼视觉,不是西方“透视学”讲的单眼视觉。战国荀子的《论蔽》中说“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唐代王维《画山水诀》中说,“远山需要低排,近树维宜拔进”。还有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三远法”认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等内容,都是画家双眼看到的景观。其次,传统中国画是视觉看到的全部景观,包括“近小远大”、“远近平行相等”和“近大远小”的全部景观。这种“全景式”视觉自然产生两种基本构图方法:一种是全景式构图,就是整幅画面有“近小远大”、“远近平行相等”和“近大远小”呈现,其中“近小远大”使画面前景树木、房屋和山石毫无遮挡,给人平坦、开阔,逐渐攀升之感;“远近平行相等”的中景山石宽阔、高大、有厚度,给人雄伟壮观之感;“近大远小”的远景逐渐变小,既可以是密布的山林,也可是飘荡的云海,更可以是江河平川,给人无限深远之感。“全景式”最佳的观察方法就是沈括提出的“以大观小”的方法,是对庞大自然的变通之法。另一种是选择片断式构图,或前景或中景或远景。这种构图有利于突出主体,表现重点。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突出中视距的高山,给人高大、厚重和雄伟的感觉。同理选择不同场景的构图,可以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情境和情感。再则,传统中国画是以“中视线”为轴心的。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物体的前后交叉点都落在中视线上,并不是落到地平线上。否定了“无视点”和“多视点”观点。“无视点”认为在传统绘画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人在自然中多角度观看视像的呈现,这些多角度视像在画面上找不到多点透视的视点和透视框架。而“多视点”认为“中国画的透视并不是一个视点,而是移动的多视点”。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欠缺之处,错误在于一方面用西方透视学的标准来认识理解、评价传统中国画;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新的依据,用幻想的眼光看待传统中国画。这样自然就会犯无根无据的错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