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草根课题【“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应做到“七多”】
 

草根课题【“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应做到“七多”】

发布时间:2019-07-13 03:58:35 影响了:

  目前,“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已经成为最实用最有效也最适合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形式。要在小课题研究中真正做到小题大做、小题深做、小题精做,让小课题中做出大文章,必须努力做到“七个多”。
  一、多学习
  张大千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这句话深刻阐述了作画与读书学习之间的微妙关系,其实做课题也一样。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真正找到“幸福之路”,教师应该强化学习意识,培育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好习惯,把阅读、学习融入自身的职业生活中。教师学习的广度可以很宽,就从研究的角度说,我认为应侧重加强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学习。我们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应结合本课题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教育专著、专业理论书籍,以夯实在本课题研究领域内的理论基础,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认识课题。如“加强六年级学生自习课堂自主管理的研究”这一小课题,应加强四个层面理论的学习,一是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原理的学习;二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如魏书生班级自我管理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思想、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等理论的学习;三是当代教育理论主要流派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性教育、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的学习;四是学术刊物中发表的有关该课题已有研究成果的相关文章的学习。以上这些理论、思想对于深化我们的课题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着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说得极有道理。
  二、多合作
  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课题研究也是同样的道理,它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一个课题组需要由多人甚至十几个人员构成就是这个道理。小课题研究虽然“小”,但它也具有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一般特征,所以“合作”也同样不可或缺。因为合作与互助不仅可以通过共享信息,开拓思路,全局地思考问题,让研究更全面、更深入、更有成效,还能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有巨大地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教师之间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会让教育科研活动变得轻松有趣,生机无限,从而使老师们在研究中享受职业的幸福。当然这里的“合作”不仅包括了课题组成员合作,也包括与校内老师合作、与校外老师合作、知名专家合作。不过,在合作研究过程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的是,研究者应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尊重每一位参与者的付出,不能把合作的研究成果“独吞”,而应学会共享成果,同时“合作”应是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之上,是源自于教师之间内心的需要,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愿望,不受单位行政权力的影响,也不受团体意志外加,只有这样的“合作”才能使研究走得更远、更有生命力。
  三、多实践
  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于小课题研究是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是小课题研究活动的主阵地,所以它特别强调在教中研、研中教,要求研究目标与教学目标,研究内容与教学内容,研究过程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因此,小课题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方式,是教学任务和研究任务的合而为一,正所谓“教学即研究”、“课堂即研究室”。当前倡导小课题研究的初衷就是:让教师把研究始终定位在课堂之中,形成“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的良好氛围。所以小课题研究必须切实做到“基于课堂,为了课堂,在课堂中的研究。”做到小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要持之以恒地把课题研究作为教学活动这个整体的有机部分,时时做到“带题授课”,并形成常态化,那么小课题研究的质量自然不在话下。
  四、多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经验+反思=教师成长,这说明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应进行不断地反思,做好研究反思也是做实小课题研究的关键。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自我审视、反思与探索的过程。小课题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大都是采用行动研究法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其研究流程一般是围绕“困惑(问题)—设计—实践—反思”四个环节循环反复进行。从以上研究流程可以看出,反思就是对行动过程及效果进行回顾、判断、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或重新设计研究。它是行动研究上一个循环的终点,又是过渡到下一个循环的中介。
  做实小课题研究,研究反思应着重把握两个重点:一是把定研究成功的判断标准。研究反思要从三个方面把定行动成功的标准:①通过研究,原有的状况是否改变了。即原初的问题是否解决了。②研究结果是否产生了“副作用”。即是否出现了可能给人或行动带来一些负面影响。③改变的效果可否长期保持。即研究结果不是即时的。只有同时达到以上标准,研究才算成功。二是把准研究成败原因的分析路径。当行动未能带来预期的效果,应该从以下方面寻找原因:①问题界定适当吗?②研究设计有效吗?③研究实施正确吗?④资料收集齐全吗?⑤结论分析客观吗?只有对以上这些原因进行全面深入的反思,我们才能真正找寻到研究成败的关节点,从而引领研究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五、多融合
  教育科研是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或困惑为目的的创新性认识活动。教学研究是教师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目的,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主要途径的活动。两者都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在学校工作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教研主要关注“做什么”和“怎么做”;科研(主要指课题研究)要更关注“为什么这么做”。因此,在教研基础上有效提升教研的科研含量,以课题研究来深化教研活动,浓厚科研的教研氛围,使教研和科研有机融合,成为了当前提高教研水平、提升科研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应明确:平时的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是一种日常教研活动,但不一定是科研活动,只有上升到课堂观察的高度来进行观课和议课才可以说是科研活动;平时的教案、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是一种日常教研活动,但只有上升到教学课例研究、教学案例研究的高度才可以说是科研活动。在当前教育科研特别强调重心下移、大力倡导校本教研的背景下,作为小课题研究者应充分利用平时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本校组织的主题教研活动等等途径来开展课题研究,把科研有机渗透于平时的教研活动之中,实现教育科研与教研的有机整合。
  六、多收集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可以说,收集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其实,课题研究过程就是在研究、总结、资料收集梳理中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收集和积累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一些研究者确确实实做了很多研究性工作,但缺乏对研究过程的完整记录,以致造成了过程性资料的缺失,最终导致课题研究成果质量的下降。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课题立项之日起,就必须及时建立“小课题研究档案袋”,因为它是一项有效进行小课题研究自我管理的举措,是引领研究者做实做大小课题的重要措施。平时不仅要有意识地将课题计划、研究方案、研究过程记录、体会、论文、研究取得的成效凭证、阶段小结等材料及时放入其中,而且要善于对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归档汇总。这些收集来的过程性资料是小课题结题的一项重要依据,有些选题不错、成果也颇多的课题获奖率不高,与其材料的缺乏有一定关联。所以要做实小课题研究,材料的有效收集必不可少。
  七、多写作
  肖川教授说:“写作会帮你梳理思绪;写作会帮你深化认识;写作会提升你生活的品质,使你更具成就感。”可以说,写作的过程就是提升经验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从研究成果看,小课题研究特别强调研究成果的多元化,不仅强调要有实践上的创新和经验的先进性,同时也要有真实反映教师自己的话语系统,教师内心体验的、过程性的真实描述的鲜活文体。沈从文说过一句话很值得我们思考:“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里有一支笔,怕什么!”通过小课题研究这种科研形式就是要引导一线老师们握起“手里的一支笔”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自己的故事、写自己的感受,写写诸如教育随笔、读书随笔、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教学日志、个人经验介绍、专业成长感悟等等。其实多写写这些鲜活的文体,对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提升职业幸福感应该是有积极作用的。
  总之,只要真正做到以上“七多”,我们相信,教师小课题研究必将在校园里释放出浓郁的泥土芬芳,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注入活力,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插上翅膀。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