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片名翻译及定位】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片名翻译及定位】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07-15 03:47:10 影响了:

  [摘 要]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励志片,抨击了填鸭式教育和等级式教育对学生的摧残,批判了家长对孩子的独权教育,唾弃了那些追名逐利者,同时弘扬了友谊,讴歌了现代爱情。在片名翻译和电影定位上,有人说这部电影有什么不好,那恐怕只有名字译得太没味道了,有人则根据这无厘头的片名把它定位为喜剧片。作者认为在这两点上存在一定争议,故就此做出诠释,表明翻译和定位与电影风格统一和谐,极具在矛盾中求创新之良苦用心。
  [关键词] 片名翻译;电影定位;创新
   宝莱坞的电影通常是音乐片。几乎所有影片中都至少有一段唱歌跳舞的场面。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毫不意外地拥有唱歌跳舞的场面。“七分共鸣、三分感动、一分搞笑”,这部电影竟然不能用“十分制”来打分了。以嬉闹的行为抵抗印度的填鸭式的教育,不禁有了几分现在我们读书的不加思考地获得学位的意味;很有启发性。主人公的口头禅“一切顺利”鼓舞了朋友,不是因为这句话可以解决困难,而是因为记住这句话并不断地告诉自己要有勇气面对一切。
  在看完整部电影后,大家也许会对电影的名字很困惑。宝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位于印度孟买,是印地语中电影产业的别称,由此看来将影片翻译为此名很是风马牛不相及,而“三傻”又是断章取义,感觉翻译者只是在看本部影片时听到三位男主人公被重复地称作idiot(傻瓜),最终《三傻大闹宝莱坞》就这样被翻译出来了。说片名没翻译好,笔者一开始也是这样想,但仔细一想才明白了其中的玄机,因此不要说片名没翻译好,而是拘泥于常理的人无法理解罢了!片名的翻译与电影的风格与主题如出一辙,相得益彰,达到完美的和谐与统一: 创新地演绎老套话题,严肃地调侃社会现象,哭笑之间将理想与现实融为一体。
  兰彻、法涵、 兰俱,三个男孩是印度一所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他们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了这所著名的工科院校,每个人身上都承载了家庭太多的希望。兰彻是花匠的儿子,从小聪明好学,善良调皮,他代替小主人来这里上大学,任务是四年以后为主人拿回一张光宗耀祖的文凭,但是对于传统的以分数论等级、以分数定前途的教育提出了不满和抵制,引来了众多教师的斥责和刁难。法涵是贫困人家的孩子,他来这里上学的目的就是有钱让爸爸治病、让妈妈过上好日子、让姐姐可以有出嫁的嫁妆,由于压力太重,他胆小而谨慎,学习成绩一直垫底。而兰俱喜欢野外动物摄影,由于惧怕父亲的权威,选择了不喜欢的工程专业,学习成绩更是倒数。三个年轻人,各有自己的生活,各有自己的无奈,因有缘相逢在一所大学的屋檐下,共同分担着彼此的忧虑和不幸,以各种方式排解着内心的压力和处境,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剧中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兰彻的一句话,“学习就是为了应用”;法函的“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初二物理知识,我们都学过,只有他会应用。” 说出了教育和学习的本质,如果不是为了应用,学习还有什么意义?而目前我们的教育又走到了哪里呢?中国的应试教育,成了孩子论资排辈的依据。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就会决定孩子的一生。害苦了多少孩子啊!
  “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
  “爸,我做一名摄影家又会怎样呢?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子小一点,但我会很快乐,会真正幸福。”
  “学习是兴趣,工作是娱乐!”
  有多少孩子能够享受到这些呢?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不是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就是把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与孩子的前途连在一起,害了多少孩子啊!
  “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顺利’ ……”
  “今天我不请求上帝给我这份工作,只为这生命而感激!”
  “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让我们善待自己,善待孩子们,为了他们的健康、自信、快乐而努力!
  这部电影很巧妙地融合了很多因素,经历四年大学的男生们会有很大的共鸣。兰彻一个大学的新生,他貌似一个腼腆害羞的男孩,但他的第一天到来就给学长来了个下马威(虽然方式挺骇人的),接着是在院长“病毒”的致辞上让他下不了台,他的到来仿佛在平静的湖水里抛下了一颗石子,每个环节他都敢于突破常规。“病毒的鸟巢迎来了自由之鸟”。兰彻并不是出于想吸引人的注意,他真正地想自己去思考。他才思敏捷,口才杰出,反驳权威,用自己的方式演示给他人看“事实的真相”。终于有一天“病毒”对他忍无可忍了,他拖着兰彻上了讲台:“你以为你比教授都聪明吗,那你来上一课!”兰彻一言不发地在黑板上写了“法涵化”“来俱化”:“30秒钟你们定义这两个词。”下面的人努力地找,30秒很快就到了,但没有人找到。兰彻说:“我提出这个问题时你们有好奇吗,你们陷入了疯狂的比赛中,这样的第一有什么意义,这样增长的不是知识,是压力,而这儿是大学不是压力锅。”“这只是我两个朋友的名字,我不是在教工程学,是在教怎么教书!”
  在影片中兰彻和“沉默者”在这上面的矛盾最为犀利,“沉默者”是一个很执著于死板学习的人,他认为他的方法能给他带来想要的成功,而兰彻认为“四年的填鸭式教学能救得了你,但40年后你不得不和他xx”。在一次公众演讲中,由于兰彻捉弄了“沉默者”,让其脸面尽失,“沉默者”与兰彻打赌十年后再见面,比一下谁更成功。兰彻并不屑于这样的比较,他认为并不需要追逐成功本身,做个好的工程师自然就会成功。是的,“成功”这样的一个词本来就是一些已经拥有社会地位,财力、权力的人对的一种定义、标准。这样的标准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不是人人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但他们依然幸福。
  但我觉得影片最值得嘉奖的还是其不吝自嘲的精神。没有那些调侃与歌舞,剩余的便只有干巴巴的励志。自嘲也使得影片脱离了现实主义的调子,不会变成义正词严的空洞鼓噪,要不然,这个纯理想主义的空谈还真难于自圆其说。人人都知道兰彻说得极对,却也都知道他那一套在现实生活中将处处碰壁。已经浪漫化了的好莱坞影片《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yness)都还得展示主人公带着年幼的孩子无家可归,经过睡厕所、吃救济的低谷才能抓住机遇,终于奔向成功;《三傻大闹宝莱坞》将一个独行者的奋斗艰辛干脆忽略,重点完全放在理想主义的理论之上,没有调侃,不搞自嘲肯定行不通。片子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叫喜极而泣,没有半点压抑感却让人看后懂得去体会和回味人生哲理,不仅仅是教育的思考,还有父母、朋友、甚至成功。我们不是为了成功而竞争吗?我们追求高分、追求名次,学完后连最基本的动手操作都不会,试问如何学以致用,影片中在抢救莫娜生小宝宝而快速地动手自制所要用的工具,主人公兰彻为了朋友的滑稽事情让我们在乐中思考什么是朋友?最后的结局自己去看看就会明白: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剧情开始就是觉得搞笑 可是越来越觉得这原来是一部这么与我心灵接近的片子。电影中的经典台词——All is well,这句话总展现于整个故事中,包括最后唤醒那个刚出生的婴儿,有点虚构,但展现着一种心态,不过生活中不管发生什么能淡定地拍着胸口说声All is well,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不能“做自己”,总能说声“All is well”也是好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