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谨防班级管理中的“超限效应”_超限效应工作中启示
 

谨防班级管理中的“超限效应”_超限效应工作中启示

发布时间:2019-04-20 04:21:49 影响了:

  “超限效应”是一种刺激过多、过强且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被刺激者心理不屑一顾、极不耐烦直至讨厌或反抗的心理现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许多班主任由于工作方法不当或管理力度和技巧不够,往往会产生这种效应,这种负面效应直接影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这种效应产生的原因,及时避免这种负面效应的影响。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归纳出以下几种情况。蝉翼之论,权当抛砖。
  一、对“后进学生”的“喋喋不休”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学习较差的学生考试不理想时,为督促其上进,有些老师总是不停地唠叨:你这儿不对,那儿不行,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由于学习上的失败,这些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往往处于一种“难堪”的境地,自尊心受到挫伤,而此时他们又难免受到一些来自各方的刺激和打击。出于本能的反抗和自卫,他们的“神经”格外敏感,对周围的一切都持怀疑、警戒甚至敌视的态度。结果老师事与愿违,学生对“训导”开始是内疚,接下来是不耐烦,最后是讨厌和反感。
  很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总是由于大量的长处被突出的短处掩盖了,他们被部分教师视为“后进学生”。对这类学生,我们首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情,体谅他们的难处,使其内心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取得教育的主动权。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学生的优势潜能,多层面多角度地对他们进行激励性评价。比如:一般这些学生劳动好、文体好,热心为他人服务,教师就应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并利用其特点引导他们参加能展现自己长处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肯定,树立自信心,培养进取和成功意识。另外要尽量消除他们周围的一些消极因素,如家长的责难、同学的讥讽等,有意识地控制某些不利于他们的数据量化标准,如考试分数等,多方面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兴趣,改变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看法和动机。
  二、对“问题学生”的“穷追不舍”
  对某些犯错误的学生,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偏见,批评一次、两次不行,还要在大会、小会上常常以这些学生为反面教材,久而久之,学生必以牙还牙,致使教学管理走向被动。如此“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危害至深。
  “问题学生”的产生原因,既有家庭、学校和社会诸多外在的因素,也有其内部因素,即学生在成长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屈于外部诱因及内部动机冲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在不同的阶段会面临不同的矛盾和危机,只有正确处理好每一阶段的矛盾,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得到发展,否则就会出现不良品质。各种问题行为的发生有其心理和生理的客观必然性,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能无视客观规律,感情用事,否则会事与愿违,将这些学生推得更远。
  《国语》言:“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意思是说被堵塞的河流,一旦溃决,伤人更多,因此,治水的方法应该是开通河道,使之畅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裁断“问题行为”中的“合理冲撞”,对学生的“问题”不要盯住不放,而要积极保护、引导、发展他们的个性,避免伤害可能蕴含于其中的积极的一面。记得有句谚语:去除杂草的最好方法是种上庄稼。我们应多渠道、多角度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长期坚持下去,这类学生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从而变成“无问题学生”。
  三、对“灰色学生”的“视而不见”
  在一个班级里,总有大约五分之三的孩子,他们既不像“尖子生”那样思维敏捷,深受老师喜欢;也不像“后进生”那样惹是生非,引人注目。他们默默无闻,安静、腼腆、本分,就连老师对他们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成了被老师遗忘的“角落”。有教育研究者将这部分学生称之为“灰色儿童”,我们姑且称之为“灰色学生”。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灰色学生”并非绝对没有“色彩”,他们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教师较多关注的是“尖子学生”的培养和对“后进学生”的帮助,忽视了对他们的关怀。然而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中有些人由于家庭变迁、父母离异或个人生活的创伤,致使心理长期受到压抑,使他们变得敏感、脆弱,而教师的冷漠和同学的轻视又使这些不健全的心理品质得以强化。对这类学生,我们要多方面创设“舞台”,让他们有“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觉得在班级也有自己的作用。
  四、对“尖子学生”的“放任自流”
  尖子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们是班级的骨干力量,是各门学科的带头人,因而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家长的赞扬。日常工作中,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评价标准常常表现为分数至上,教师对他们偏爱,一味放纵,“一好遮百丑”。
  由于在班级中的地位特殊以及老师、家长对他们的纵容态度,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可能会骄傲自满、趾高气扬,再多的表扬对他们也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致使他们中的某些人逐渐养成了一些恶习:如虚荣心强、死爱面子、不敢正视甚至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直至瞧不起老师和同学等,成为班级管理的障碍。
  鉴于此,教育工作者要对这些“尖子学生”严格要求,决不能因其成绩优秀而无视、放纵其缺点。如不重视教育和加强引导,可能恶性膨胀,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对他们应高标准、严要求,一方面不偏爱、不护短,另一方面适时调整更高目标,不断激励奋进。
  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从心理上、情感上、理智上完全悦纳,其间如果老是重复,那种不耐烦、讨厌、反抗等心理就会高亢起来。为了避免这种超限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出现,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犯一次错误,只批评一次”,“有一次成绩,只表扬一次”,不要重复批评、重复表扬,更不要老账新账一起算。如果实在觉得有必要重复,可以灵活把握,换个角度、换个方法试试。
  教育工作是一门塑造人心灵的艺术,面对这些千姿百态的鲜花——学生,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地认识、准确地把握育人工作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学会高超的育人雕塑之技,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作品,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