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优秀课改文章 课改中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
 

优秀课改文章 课改中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

发布时间:2019-01-15 04:10:26 影响了:

   [摘要]笔者以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是我们不应该丢弃的。教材中的任何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因而,教学生语文,不仅应该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还应该渗透着认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思想教育、人格教育等。
  [关键词]课改 语文教育 优秀传统
  
  语文到底是什么?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就是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因而,语言文字教学、听说读写训练是语文教育肩负的基本任务,这就使它具有明显的工具性。于是,近几年语文考试,特别是高考,作为政府行为,具有神奇的指挥棒作用:本着“工具论”编教材、出试题;更甚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工具性”,特地引进了“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进了“死胡同”。
  阅读教学呢?也是在“工具论”的误导下,尽量挤压了言语作品的情意面,专注于对其作品工具层面的肢解剖析,用冷漠的知识性分析取代了辩证的语言感受,用大规模的抽筋剥骨式条分缕析扼杀了语言的气韵和灵动。所以,语文课堂上这样的现象司空见惯:(1)本文有几段话?(2)这段有几句话?(3)分成几个层次?(4)某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各是什么?(5)这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好在哪几方面?(6)这个比喻的本体、喻体是什么?诚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言:好端端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肢解成若干习题,抠这个字眼,抠那个层次,文章的灵魂不见了。有些佳作名篇学生学过后对文章的脉络、作者的写作意图、文中思想闪光点竟然不甚了了,脑子里如马蹄杂沓,堆砌了许多字、词、句的零部件,这个知识点,那个知识点,用以备“考”。
  由以上论述已经看出中学语文教育的困境,那么,走出这种困境的出路何在?笔者以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正确出路。这才是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是我们不应该丢弃的,教材中的任何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因而,教学生语文,不仅应该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还应该渗透着认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思想教育、人格教育等。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在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质而提出的,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目标关于对待古今中外不同文化的要求,体现语文教育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纳西方优秀文明,体现语文教育具有全球性的文化视野以及语文学习与文化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要求“教材体现时代特色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文化,从其广义来说,是指人类有史以来一切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总合。以人教版7~9年级语文实验教材为例,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力图构建语文文化综合实践体系,体现了浓厚的人文色彩。这套教材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运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里的“生活”,应包括社会、自然及自我。以往的教科书主要体现的是“社会”和“自然”,而且很多选文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自我”这一部分就更显得薄弱了,这显然是不完整的。新编语文教材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来组织单元,打破了以往教材按文体、体裁组织的体系,构建了新的完整的人文体系。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程标准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融合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而在每个方面都体现出对文化的要求、对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健全人格的要求。如学生学习识字写字,就渗透了对人的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同样可以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通过识字写字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分别提出:“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所以,语文课改中并没有丢弃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只是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文化知识教育,语文教材汇集着人类文化中种种最基本的知识,诸如政治、经济、军事、历史等社会科学,甚至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语文教育应承担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育文化精神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它的目的是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综合性学习”无疑提高了教师教学的开放性和弹性。教学要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重视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和运用。语文教育成为一种泛文化的教育,语文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教师的学习要在继续保证学科专业知识这一“主食”的基础上,大力补充各科文化知识“杂粮”,成为一专多能、视野宽阔具有深厚文学功底和文化素养的“杂家”。
  推进课程改革,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的理念、教师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呼唤高素质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文化的积累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教育中的文化积累,应包括两个方面,一要重视教师文化的积累,二要重视学生文化的积累,只有师生共同积累,语文教学质量才能水涨船高。试想,语文教师不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注重文化的积累,甚至仅凭几本教参“打天下”,如此荒漠的文化心灵中怎能生长出枝繁叶茂的语文教育之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