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新时期应急管理工作思考 新时期学校管理的思考
 

新时期应急管理工作思考 新时期学校管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21 04:03:30 影响了: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各种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纷纷出现,使我国的教育改革出现一派繁花似锦的局面。特别是十六大报告中对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方针和政策、教育目标和任务等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路、新要求。结合新时期学校管理的实际,按照创新和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要求。本人谈一下关于新时期学校管理方面的几点思考。
  
  面对新课程,学校管理职能必须转变
  
  面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调整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重新构建学校管理平台,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实现管理职能的重大转变,已是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学校管理职能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
  1.由重视学校功能管理转变到学校的效能管理。过去的学校管理,主要是管理者从学校特有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人的社会功能出发,通过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各种教学组织形式、课内外活动等实现学校管理功能。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管理者把管理功能的目标转向到效能的目标。也就是说,从“应该做什么”发展到“为何做”和“怎么做最有效”。学校管理的目标管理、质量管理、教育评价都要以效能的大小作为管理行为的出发点。
  2.由重视部门优化管理转变到整体优化管理。过去学校管理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部门上,只要各部门、班组的工作搞好了,全校的工作也就自然好了。如果某个部门出了问题,学校领导就去解决某个部门的问题。这种管理虽具有分工明确、专业性强的特点,但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面对新课程实施,需要学校在课程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研究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关键时刻需要领导提供优惠条件,把它们当成重要部门来抓,让它们好上加好,更趋完善,而次要部门只要维持一定的水平,必要时要做出牺牲。这样做是为了整体优化,反对平均主义,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以合理使用,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教育管理中的规划论、决策论、对策论的基本思想。
  3.由重视学校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的职能转变到激发教职工强烈的工作动机、责任感和成就欲方面。过去的学校管理职能主要是计划、检查、总结三大类。其中对教职工的监督、检查是经常进行的。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不是靠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而是靠检查逼出来的。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早有精辟的论述: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面对新课程,学校管理不能没有监督、检查,而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激励教职工的自觉性和首创精神上,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和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以及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采用心理引导的方法,让教职工自己追求完善,由外部监督、检查机制,深化为内部自我激励机制。
  4.由重视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化、制度化为主转变为以权变思想为指导的灵活管理。过去学校管理十分重视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是对于例外事件或非常规性工作的管理重视不够。新课程的出现是一项新生事物,它的开发和实施存在着许多复杂多变的因素,经常会打破已经形成的秩序、平衡和稳定状态。学校管理者要能够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需要,随机制宜地展开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人与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以求得最佳的效果。
  5.由重视行政管理方式为主转变为行政管理方式与科学管理手段相结合。学校管理不能没有行政管理,没有行政管理就变成无政府了,学校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但是行政管理方式为主或行政管理至上势必会泯灭教师工作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是与新课程实施要求相背离的。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把教师作为科研对象,要把行政管理方式和科学管理手段相结合,运用教育调查、教育预测、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教育统计、教育实验、教育诊断之类的技术和方法。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寻求学校管理中的新方案。
  
  学校管理要在“新”上下工夫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和教育管理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学校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因此,做好新时期学校管理工作,就需要坚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
  1.要在管理思路上创新
  要变以往单纯行政管理方式向行政管理方式和科学管理方式相结合,变以往只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向思想政治工作和关注师生个体成长需要发展相结合,广泛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展育人活动。认真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把握学校管理工作发展的基本态势,寻求新思路,开辟新途径,构建学校管理、师生自我管理、共同发展的管理工作新格局,把学校管理工作做得更加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2.要在管理形式上创新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采取正面灌输与思想疏导,常规教育与榜样示范,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学校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结合,增强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本着“管理即服务”的原则结合师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友、健康、就业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热情周到的服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排除化解由于工作、学习、生活等诸方面,给师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给在校的贫困师生及时提供帮扶。同时,积极开展一些师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到情理交融、“润物细无声”。
  3.要在管理手段上创新
  要充分发挥现代化的传媒技术优势,加快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更新,尤其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影视教育的优势,把学校管理的思想要义变为积极、主动地正面宣传和传播的信息,开辟学校管理工作的新领域,使师生真正在“知”的基础上,达到“行”的效果。
  4.要在管理机制上创新
  首先要完善学校管理工作的领导体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原则。定期研究和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管理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其次,要理顺学校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要形成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以职能部门和专职管理人员为主,其他部门和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管理工作新机制。再次,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必须要有专项经费,来保证各项管理工作和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要定期对学校管理人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理论专向培训。最后,要健全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制订管理工作人员聘任条件和考核细则,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晋职相挂钩,同时还要在订阅管理方面的资料,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等方面给予管理工作人员政策上的支持。
  
  选拔任用校长要有监督约束机制
  
  随着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新老交替和校长聘任制的全面推行。将会有一大批新校长走上学校的领导岗位。因此,要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的高素质校长队伍,就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
  1.建立“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上岗制度
  首先要建立由地市教育局长任主任,主管副局长、人事科长、进修学校校长任副主任,其他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市校长培训中心。对拟选拔任用的校长人选要进行岗前培训,经培训后参加考试,不合格者或不按规定参加培训者不得担任校长职务,对经培训后,参加考试合格方可任职。其次,对在职校长,要严格按照《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中指定的:“在职校长每五年必须接受国家规定时数的提高培训,并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继续任职的必备条件。”第三,对不按《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参加培训的在职校长,由地市校长培训中心提出建议,地市教育局或县教育局将其免去职务。
  2.建立校长专门档案,为选拔任用校长提供一手资料
  要在各地市、县建立校长专门档案,了解每一位校长的综合整体情况。校长专门档案应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如年龄、学历、任职年限、个人简历、工作业绩、历年考评结果、学术研究成果、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参加培训情况、以及有参考价值的音像个人资料等。根据个人综合信息情况,对相似群体进行分类编组,来确定校长人选。
  3.要建立廉政监督制度
  对拟选拔任用为校长的人选,在正式提请党组会讨论之前,先与纪检部门沟通情况,征求纪检部门对其廉政方面的意见,上任后由地市、县教育局纪监对其进行廉政谈话,对其提出廉政要求,要建立和完善廉政档案,谈话记录要装入本人廉政档案。档案由地市、县教育局纪监部门负责管理。档案内容包括本人基本情况、住房、住宅电话、乘车、收入申报、礼品登记、重大事项报告、廉洁自律民主生活会自查自纠材料、年终廉政考核情况、责任追究情况、诫勉谈话记录,离任审计报告等。
  4.建立任期内诫勉谈话和信访问题函复制度
  如果发现学校校长在任职期间有不廉洁问题或苗头性问题,由地市、县教育局主管领导及纪监领导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或由主管纪监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向当事人就有关部门向组织做出负责任的说明,针对有关问题对当事人做出批评或建议。诫勉谈话记录及有关文字材料一并装入本人廉政档案。
  5.建立校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对离任或晋升的校长或主管财务、开发项目工作的校长一律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束后写出报告,送交被审计学校和离任或晋升校长本人。对在任职期间,没有执行个人收入申报、礼品登记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对有违纪行为的,由主管纪监的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学校校长应具有良好的人品素养
  
  校长是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全面管理学校工作。校长的人品直接影响着学校师生的人文文化的导向与建设,甚至关系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成败。因此,在选拔任用学校校长时,不仅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素养,而且要注重人品素养。那么,学校校长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人品素养呢?笔者认为,起码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人品素养。
  1.具有廉洁自律行正道的人品素养
  面对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面对“阳关大道”“人间正道”“旁门左道”“歪门邪道”,学校校长要加强政治理论和法制的学习,注重思想道德的修养,树立牢固的党性观念,要“立志乐道”,不被钱财所动心,不被名位所累及,不被美色所迷惑。要谨谨慎慎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一切以党的教育事业为重,每日“三省吾身”,反求“诸己”,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反省自己的思想作风。
  2.具有用权决策讲公道的人品素养
  学校校长要过好“权力关”,要坚持用权公道实属不易。因此,学校校长一定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树立“全局”“公仆”意识,在选人用人和奖惩时,不划“圈子”,“自克自省”,真正做到任人唯贤。在对教师的处理处置方面,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到按原则,按政策,以法办事,对事不对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师生的信赖,增强学校师生的凝聚力。
  3.具有诚信厚道的人品素养
  作为学校校长,如果讲诚信、讲厚道,学校班子就会团结,就会有凝聚力,就有战斗力,就会出业绩。但是,在学校管理方面,个别的校长不讲诚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具体表现为:表里不一,当面说好背后拆台;推过揽功,遇有教师求助能推且推,能躲且躲;会上不说,会后乱说;我行我素,对集体研究的事宜贯彻落实不力,甚至念“歪经”;随意许愿,充当“好人”。以上所述,从某一侧面反映出个别校长不讲诚信,不讲厚道的人品问题,应引起注意,坚决予以禁绝。
  4.应具有敬老爱幼讲“孝道”的人品素养
  孝敬父母,关心子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最基本的人品素养。“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作为校长,不仅要有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还要有家庭责任感。个别学校校长总以工作忙,应酬性事务过多为理由,很少过问自己父母、妻子及子女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试想,如果一个校长不能把自己的父母、妻子及子女挂在心上,还何谈履行“为教师服务”“关心师生”的宗旨,何谈能与教师与同事真诚交往?
  良好的人品素养,是学校校长的立身之本,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反映校长思想和道德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准。
  (作者单位:辽宁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