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_中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比较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_中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9-01-21 04:09:41 影响了:

  中美高校都开展学生工作,相应地都有学生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在中国高校被称为辅导员(包括班主任),在美国高校则被称为student affairs staff/personnel,school counselor,advisor,cultural liaison teacher等。为了论述方便,在本文中统称为辅导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辅导员队伍都应当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然而,我国高校目前的辅导员工作成效并非十分令人满意。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其高校辅导员工作也走在世界前列。对比两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异同,从而更加清楚地了解中美两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优缺点,有助于改进我国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设立辅导员队伍的目的不同
  
  美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学生对心理、学习和职业等方面的辅导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应运而生。而我国辅导员队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设立的,最初被称为“政治辅导员”。
  美国的辅导员制度约有100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的教学、课程、硬件、管理等高等教育环节越来越完善,一些外围的学生辅导工作却跟不上,这些外围的工作包括心理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等,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就出现了。可见,美国的辅导员是随着高校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对辅导顾问工作诉求的时候才产生的。美国的辅导员制度主要承载着社会性要求,他们不需要对学生进行类似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般认为,我国的辅导员制度发端于1953年的清华大学,时任校长蒋南翔提出了设立“政治辅导员”的设想,政治辅导员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进行政治学习并管理学生事务。可见我国的辅导员制度是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设计出来的,辅导员制度除了社会性、服务性要求,主要是一种政治性要求。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也是必需和必要的。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可以看出,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还将进一步强化。
  
  二、对辅导员的准入要求不同
  
  由于中美两国辅导员队伍设立的目的不同,为了实现各自的制度目的,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自然也不相同。
  美国辅导员需要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具体而专业的问题,如心理、学业、就业等问题,从事辅导员工作就必须有相关专业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运用这些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不难理解,美国高校专门设立了学生行政等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来培养辅导员,此外还有辅导员协会举行辅导员从业资格考试及业务培训。目前,美国高校辅导员大都具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学生事务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部分岗位的辅导员还具有心理学、营养学硕士、博士学位。美国辅导员制度的设立是为了解决学生具体而专业的问题,因此对从业人员有具体专业要求是理性的。
  我国在设立辅导员制度时,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学业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要特别过硬,对所学具体专业则不作具体要求,这就不难理解我国辅导员的政治面貌必须是中共党员这一标准。既然不需要辅导员具有特定的专业背景,只要品学兼优、又红又专就行,那么选择品学兼优的高年级本科生做辅导员是最经济、最理性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高校没有设立辅导员相关的本科专业,是容易理解的。虽然我国的大学在政治学学科领域中设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但这个专业和学生事务管理相关性不强。目前,我国高校的辅导员来源复杂,原来以本校各专业本科学生干部、军转干部为主要来源,近年来主要选自高校的硕士毕业生,专业来源多样。
  最近有人对中美两国各14所高校的辅导员招聘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我国高校要求应聘者为中共党员,注重单一的学历证书和学生管理经验,有地域、性别和年龄等要求;美国高校辅导员招聘更注重能力,强调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经验,显示出更大的开放性和公平性。可见,两国最初的辅导员制度设置对现今从业人员的准入要求有很大的影响。
  
  三、辅导员内部的分工不同
  
  美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使其内部分工很细,不同类型的辅导员各司其职。我国高校的辅导员由于没有专业背景,内部分工也没有实际意义,所有辅导员的工作大同小异。中美两国辅导员的组织结构也不同:美国辅导员只接受分管副校长的领导,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工作;我国辅导员接受学校和院系两级领导,面向班级、年级的学生开展工作。
  美国高校的辅导员制度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而设立的。学生面临的具体问题很多,需要有专门的知识才能解决。需要指出的是,美国高校已经将学生服务工作与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分离开来,分别由不同的人员负责。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类似于当前我国高校的奖学金评定、宿舍管理、困难学生资助等,辅导员不承担这些工作。学生服务相当于我们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这些工作由辅导员承担。每个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明晰,从业人员有明确的专业背景,专人专责,包括全职的心理辅导员、职业辅导员、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以及部分兼职人员。
  从业人员有各自的专业背景,是美国高校辅导员进行内部分工的前提。这种分工的细化,有助于从专业角度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辅导员如果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就业等问题。比如,美国的心理辅导员有时要对学生实施“催眠术”,若没有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是不可能办到的。
  如上所述,由于我国的辅导员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也就无法像美国那样在辅导员之间进行细化分工。辅导员只能大事小事全都管,所有的辅导员职责基本没有差异。辅导员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这必然会导致角色冲突。
  当然,美国高校辅导员分工很细也有不利的一面。美国高校完全实行学分制,没有班级设置,辅导员面向全校开展工作。学生需要帮助时,先和辅导员预约,然后见面谈具体问题。从这一角度来说,美国高校的辅导员工作缺乏主动性,只对提出预约申请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不主动积极寻求帮助的学生也就无法受益。
  虽然我国辅导员内部几乎没有分工,但也因此带来了有利的一面。我国辅导员面向班级、年级开展工作,这有利于主动掌握学生的情况,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项管理工作,有利于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这种结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辅导员之间的分工也开始细化了。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分别安排不同的辅导员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指导。
  
  四、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不同
  
  中美两国辅导员制度设立的目的不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同,辅导员内部的分工也不同,这些不同造成了中美两国辅导员从业年限的不同。
  美国高校辅导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要求从事辅导员工作必须获得咨询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专业的硕士学位,中层管理职务还须具备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高校也认为,学生辅导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长期性工作之一,根据设定的岗位,辅导员可被聘为教授、副教授等职位。辅导员个人则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和自己的终身职业对待,具有强烈的职业归属感,因而辅导员队伍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辅导员工作虽然承载了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却未能像专业教师一样成为一种能够长期从事的职业。高校将辅导员的发展方向确定为两个方面:党政管理干部和业务教师。也就是说,辅导员的出路有两条:要么放弃所学专业,专心于学校党政事务管理;要么离开所辅导的学生,潜心于专业教学与研究。这种制度设计明确将辅导员定位为一种过渡性角色,很难培养辅导员较强的职业归属感,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
  
  五、美国辅导员队伍建设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
  
  从上文的比较分析中,可以得出改进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两点启示。
  一是辅导员除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美国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在学生的各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辅导员发展的动力来自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增多。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是美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最大特点。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设立辅导员制度时主要是为了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仍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但是大学生的其他需求,如心理辅导、学习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方面也应得到满足。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有可能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严重影响校园稳定,这不符合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要求。因此,围绕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努力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的正当合理需求推动和引领辅导员工作,应当成为我国辅导员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是应该对辅导员的专业有具体要求,使辅导员成为一种终身职业。美国不仅有专门培养辅导员的硕士、博士专业,也有辅导员从业资格考试,这保证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性。而我国辅导员选聘重政治素养,轻专业素养。辅导员没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一方面限制了辅导员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辅导员职业的发展。很多人将辅导员工作当做跳板,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可见,高校应设立相关专业专门培养辅导员,细化辅导员队伍的内部分工,使辅导员成为一种终身职业,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本文系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成果。)
  责编:赵 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